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人格力量的培养及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重视人格力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格力量的培养是一个渐进及教化过程,人格力量在思想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增强人格力量,提高素质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格力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其高校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将在其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身正为范",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人格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志趣、人生选择将产生重大影响,教师人格始终与教育构成有机的整体而影响受教育者,教师人格是一种教育影响,它既具有社会价值,又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动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加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内容。应当关注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因而每一个教师应当注重自己人格背景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由教师的理想情操、智慧才华、意志品质等人格特征构成.一名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应当追求以自己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陶冶学生.乌申斯基说: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事业心、道德表现,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它在日常生活中所放射出的光辉将给学生的成长之路点亮灯盏.  相似文献   

5.
郑周轮 《考试周刊》2013,(22):24-24
<正>人格,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行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魅力,指成熟的能够吸引人的力量。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教师个人成熟的并能够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力量。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指语文教师在人格方面表现出来的"很能吸引学生的力量"。就其本质而言,她是语文教师内在素养和禀性的总和,是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感、习惯、意志、气质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语文教师必须充满人格魅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当是: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 一、德能正其身教师应是学生的人格楷模,教师的影响在于做出榜样.教师的道德示范就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人格力量,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手段,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身立教"可获"其身亡而教存"之效.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现代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平时工作及与学生交往中,展现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教育结果。故而,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从教师人格魅力构成、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人格魅力三个方面谈一谈。一、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元素1.优良的品格。面对学生时,教师应不严厉、不暴躁,待人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人格的四个规范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启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思想素质、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精神风貌、认识水平、授  相似文献   

10.
秦林  王鼎益 《考试周刊》2013,(61):166-168
"中国梦"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要为人师表,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就必须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教学是一种用人格力量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教师要守道崇德,与时俱进,全面贯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出中华民族迫切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李艳升 《甘肃教育》2014,(15):66-66
正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索、去求知。而在学生"我要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教师正确的"导"。这一过程中的"导",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放任自流,而应该是"引而不发"。具体而言,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导",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1.调整一份心情,收获一种期待。教育是一种期待,教师总是期待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期待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应以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13.
一、角色规范 1.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师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养人的活动中,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最好的"教科书",具有动力和导向作用,学生常会在不知不觉间处处模仿或认同教师.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威信与教师的人格力量相互作用,成为教育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内涵和构成既具有公共性和稳定性,又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化倾向;教师的人格力量具有权威价值和潜教育价值,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的人格力量及潜教育价值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由于在"心理场"中占据主动、支配作用,使得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和长远的.只有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赵誉涵 《考试周刊》2014,(66):177-177
<正>一、中学课堂教学现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表现为重"教"而不重"育",重"教"而不重"学",多"唯理性教育",缺"情感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知行分离,人格畸形发展。只关注中学生的智力培养,而忽视情商培养,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合格人才,应具有基本的人格素质、知识修养、健康体魄和健全心理,既是有高智商(IQ),又有高情商(EQ)和行为能力(BQ)的现代人。新课标的三维目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生再造的"第二次诞生",初中时期语文教材的编排非常注重对人格的教育、培养. 一、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人格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道德、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使其发展成为生动活泼的过程,而其核心是人格发展.语文方面的素质涉及人的耳、目、口、手、体、脑、心."耳、目"属于汲取信息的能力;"口、目、体"属于输出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脑、心"属于人格的发展.无论是汲取信息,还是输出信息,最终是为了发展人的思维认知结构,发展人的健康人格,前者是目的也是手段,后者是终极目标.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师理想的人格彰显着一种无形魅力。它是一名优秀教师所要毕生追求的修养与修为。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其综合素质及个人修养感染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教育力量。这是一种较为隐性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量。本文诠释了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及重要性,全面论证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所在班级的管理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魅力就是"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种主观体验。教师的魅力是一个系统,由职业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等组成。要做一名有魅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修养、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一、用"心"教书,升华教师的职业魅力笔者认为:"用嘴教书,是把教师的工作看作一份职业;用脑教书,是把教师的工作看作一项事业;用心教书,是把教师的工作看作一门伟业。"所以,用"心"教书,是教师的职业魅力。要做到用"心"教书,就要在"三个认真"上下功夫。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和保证,要做到"五备"。一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师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鉴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无兴趣、厌学等情绪.实践证明,教师的自身人格力量,是克服学生上述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人格力量,即政治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的综合表现,即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然而真理的力量通过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