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追星族”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在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加入了“追星族”的行列。“追星族”,追根溯源本来是一个从港台地区引进的词汇,本意是指崇拜明星的人群。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偶像,为了自己崇拜的明星,会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热情和身心。这是一个不受或少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阶层限制的、以对明星的共同崇拜而联结成的既松散又息息相通的特殊的群体。虽然“追星族”是外来词,但进入中国大陆后,迅速地生根落户,并且以难以预料的速度繁衍生息,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大。随着我国社会经…  相似文献   

2.
校园追星族     
当前,一大批明星像阵阵强劲的旋风刮过,随着这一阵阵旋风,一个崇拜明星、追逐明星、模仿明星的特殊群体——“追星族”便应运而生。“追星族”中歌迷“发烧友”占了绝大多数,而歌迷中阵容最大的则要数中学生了。 由于中学生具有好新奇、爱模仿等心理特点,他们把自己喜爱的歌星,特别是一些港台歌星视为“青春偶像”,对歌星的崇拜程度决不亚于其他歌迷。他们从搜集歌星的照片、磁带、“档案”到模仿歌星的发型、音调、  相似文献   

3.
我是主角     
我是90后,但不是“非主流”;我喜新厌旧,但不是“拜金族”;我有崇拜的人物,但不是“追星族”……想到这里,即使用再多辞藻修饰自己也逃脱不了我只是世上芸芸众生里一颗渺小的沙子。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生中追星族也不少。有追影星、有追歌星、有追体星的。他们个人兴趣爱好不同。追的也就有所不同了.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崇拜这些明星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国争光。把明星做为自己奋斗的楷模了。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这个社会,“新”与“旧”已经不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了,有时甚至还可以相互转化。破旧立新,新陈代谢,精明的生意人就从“新”与“旧”的相对论着手,找出了发财的新道。发财新道之一:明星旧衣专卖店。在这个娱乐制造快乐的年代,“追星族”对明星的崇拜程度可用两个字概括:发烧。这种“发烧”有时候甚至会引出一些“疯狂”之举,好莱坞女明星苏西公开出售明星的旧行头,就引来了不少“追星族”争相“疯狂”购买。当时,身处娱乐圈的苏西看到,“追星族”对明星的狂热追逐,完全可以滋生出一项大产业,而且不用多少投资、不费什么成本,就可以赚…  相似文献   

6.
蚂蚁追星     
追星是当今社会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据说,在中国已有很庞大的追星族队伍。这些追星族对心中偶像那种疯狂的热情,那种不吃不喝的执著,那种虔诚的崇拜实在让人惊奇。近日,兰州那个“超级粉丝”震动了全国。13年来为了一见偶像刘德华,她做尽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壮举”,包括放弃学业、放弃交友、放弃工作,全力投入做一个“职业追星专家”。她的举动实在令人费解。更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7.
明星的烦恼     
阿T是个最新派的影视明星,虽剃了个光头,但十分受女影迷的崇拜。他演出时,场场爆满,场场火热,因此十分受“CCTV”和“MTV”的支持。可是,这也给他带来了烦恼,就连上街吃早点也难吃成,总是有影迷围着他要签名。这天,他想了个绝妙的办法,躲开了一大群“追星族”。阿T在家里打电话购买了假发,又从柜子里取出墨镜,穿了套过时的西装,终于逃过了“追星族”的千里眼,他不禁为自己的创意感到自豪。走着走着,忽然飘来一阵花香,他急忙转过头,竟看到了一枝令人迷恋的花:它一身淡紫色的花瓣,显示出高雅的形态;微风吹来,它的叶…  相似文献   

8.
读者俱乐部     
《教育与职业》2004,(22):63-64
漫画王复羊《多种身份》漫画家朋友:你是个彻头彻尾的追星族吗?你有与明星交往的故事和照片吗?你会用自己的笔墨把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绘画出来吗?你不想借我们开辟的这个《追星角》托付给你心中的“星”几句寄语吗?什么?你不是追星族?哦——,别骗你自己喽!还是快把你心底那个佩服  相似文献   

9.
小小发烧友     
小小发烧友五年级的孩子,也出现了小小"追星族"、他们买港台歌星贴画,铅笔盒上,书的封面、封里,到处是影星人头仔。家访中,也常常看到学生用明星照装点自己的天地。我并没有恐慌,这是社会上追星现象在学校的正常反映。他们不同于社会狂热追星族,那些青年人崇拜歌...  相似文献   

10.
超级追星族     
在如今这个网络遍布全球,明星铺天盖地的时代,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网虫,还有一群令人啼笑皆非的追星族。注意!咱们班的超级追星族闪亮登场了!这位重量级的人物姓马芳名一个靖字,自号“小柏芝”。显而易见,她最崇拜的那位大明星当然是“玉女掌门人”张柏芝了。  相似文献   

11.
时下,漫步校园,每每听到一首首时髦的流行歌曲,耳畔总会有中学生那稚嫩的嗓音和着歌曲响遍校园的角角落落。问及何以“津津乐唱”,答曰:我就崇拜这歌星。勿庸讳言,校园中确实活跃着一群追星族,不惟歌星、影星、球星……凡大红大紫的明星,皆属崇拜之列。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新中国就有了第一代传播学意义上的追星族,他们受港台明星的影响,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留长头发。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影、电视等传媒的快速发展和娱乐业的繁荣,明星的形象渐渐深入人心,青少年中开始出现狂热的追星族。他们所追的影视明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  相似文献   

12.
缘何不见“教星”来?张连平当今中国,群星灿烂,歌星、影星、笑星、体育明星……一个个光彩照人,成为人们崇拜的偶象.以至于还出现了一个什么“追星族”。“追星”而成为一“族”,足见其人多势众。许多青少年对“星”们崇拜得五体投地,其迷恋、痴情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社会舆论由批评“追星热”到“追星族”,说明这个“热”和“族”,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个“关注”,应该是对碱子们——其实是对全民族身心健康的关注;应该是对高雅音乐艺术事业发展的关注。这个“关注”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在批评这个“热”和“族”时,在关注音乐事业的发展时,有人仅看到一点点表面现象.有人认为,那一些把港台歌星作为心中的偶像去崇拜、鼎敬的中、小学生是真正的“追星族”,“追星”的热浪也是由他们掀起来的。一些报、刊还例举了不  相似文献   

14.
常听同学对我说:瞧,××歌星,人家人长得帅,动作酷,他是我的偶像,你的偶像有这么帅,这么酷吗?尽管我也是“追星族”,但我开始崇拜一个偶像却是从一首歌开始的。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卷子发下来了。看着卷子上那鲜红的“59”分,我一下子觉得五雷轰顶,眼前一片漆黑。忧虑、自卑、失  相似文献   

15.
这篇作文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文题与内容不相符。就这篇作文的内容来说,较为合适的题目应是《我的老师》之类,而现在文章的标题却是《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因为其中有“那样”二字,就不单是写一个教师就能切合题目的了,因为“老师那样的人”,可以理解为类似老师的那种人。须知,“我最崇拜老师那样的人”和“我最崇拜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浅论流行音乐的美学意义韩明昌自八一年代中期始,港台的流行歌曲就一度又一度、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着大陆歌坛。一部分青少年对此如痴如醉,港台的歌星们成了这部分青少年崇拜的偶像,故被戏称为“追星族”。对这种现象,电视小品中讽刺过,理论界也探讨过,但多是从思想...  相似文献   

17.
崇拜宣言     
“女士们.先生们,我崇拜的人是我自己!” 嘿嘿.你没听错,我就是崇拜我自己。 创业靠资本,崇拜也需要有理由。  相似文献   

18.
读了广州白云师范学校《我看“追星热”》中几位同学的发言,颇有感慨,也想来凑凑热闹。我觉得,对于一名中师生来说:“追崇明星偶象,实在是不可取。因为,我以为,“追星者”其实是为了逃避自己的现实,去虚幻某种“真实”。比如你拜倒在刘德华脚下,一心履其成功之路,难说不是幻想为了放弃神圣的讲坛。过多地崇拜明星而成为“追星族”一员,让明星的光芒遮没自己的生活,把所有的爱与精力全献给某明星,从言行举止上模仿,思想感情上追逐,  相似文献   

19.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人类对智慧是很崇拜的。古代希腊人就把智慧尊称为雅典女神。文艺复兴以后,许多有识之土也极为尊颂智慧。例如,黑格尔就把智慧称之为“理性的机巧”。他还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人类利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中。他写道:“理性是有机巧的,同时也是有威力的。理性的机巧,一般讲来,表现在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它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①如果用唯物主义观点,把黑格尔说的“理性”,理解为有理性的人,有智慧  相似文献   

20.
现在称追星族为“fans”,来自拉丁文fanatics,意思是“对神的崇拜所导致的疯狂”。台湾作家余光中说,fans译成“粉丝”很贴切,因为“丝”体现了群体性。同样是仰慕,“知音”只能是少数,而“粉丝”必须是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