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济部长指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这样宏大的任务,怎样落实到我们学校的管理当中呢,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体会从以教师为本的角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视为核心,学校的管理者要科学地调动教师、依靠教师和发展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教师们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以“教师为本”管理的精髓是:彰显人性的光辉、创造职业的价值、开创教育.  相似文献   

3.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位的,任何脱离了人的需要的发展都是没有意义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就教育而言,其发展观的全部要义更应是以人为本,这是由教育的本质规定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同时也在一线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笔者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就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抓手.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以坚持"以人为本"不放松.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高校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高校人性化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是理论需要的必然,如何在高校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很好地贯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高校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实施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德智体美教育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慧 《江苏教育》2015,(11):21-22
现代社会,需要生命自觉;教育现状,缺失生命自觉;教育本质,呼唤生命自觉。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与追求在于唤醒个体的生命自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而学生的生命自觉来自于教师的生命自觉。所以教育首先要唤醒和培育教师的生命自觉,将"唤醒生命自觉,促进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用"生命自觉"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因教育的存在而存在,学校管理因学校的存在而存在,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应指向对教育本质的实现,体现教育的本质诉求。论及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首先厘清教育的本质。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是这样论述教育的本质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台湾著名教育家黄武雄也在其扛鼎之作《学校在窗外》一书中阐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要形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对发展核心的新概括,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人本管理—教育科研管理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科研的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核心和发展方向,是塑造创新型教育者的成功妙法,是提高教师的生命价值的科学管理方法。所谓人本管理,它是对管理对象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较高层次的管理,是指在教育科研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充分调动教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科研获得效益的最大化。一、入本管理的基础--满足高层次"需要"需要是指有机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全部心…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与大学本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切价值的最终取向是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本科教育的根本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本科教育,理念是培育全人,使人既有人性又有灵性;目标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途径是大学文化整体育人;方法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孙国芳 《考试周刊》2013,(91):148+89-148,89
<正>坚持以人为本,是要把人作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它随着人学的研究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渗透到高校教育及管理各个层面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活动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各种需要作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人文关怀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尊重人的本性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基点.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学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而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因此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凝聚人,使全体教职工能够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管理促进高职院校的管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度管理是刚性管理,强调以规章制度管理和约束人.文化管理是柔性管理,强调人性化元素.文化管理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管理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文化组织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是高职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文化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先秦原始儒学极具价值的思想,是将社会和谐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孔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难以实现的.柏拉图的和谐社会排斥个人选择等级的自由,压制个性的发展.奥古斯丁以上帝的至上性、普遍性消解了个性、人性.空想社会主义试图给予人们以人文关怀,但脱离了现实的物质基础,人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给我们指出以人自身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论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非常人性化的发展观,是在和谐中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与科学发展观一样,共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强调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展示了和谐的精神境界,彰显了公正的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人性意蕴,给当下职业教育带来很大的启示,职业教育要实现教育观的转型、教学思路的调整等,才能够得到真正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言言 《成人教育》2009,29(8):61-6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必须尊重和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必须强化尊重意识和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本质是强调"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正确认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职工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需要从师生关系、育人环境、人文精神教育、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等角度,"以人为本"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两课"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一是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形成"以情化人"的教学思想;三是培养"统筹育人"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