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令人瞩目,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旅游业发展中环境恶化,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以及旅游开发中的无序发展,非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旅游环境管理开始受到重视.其中,旅游景区环境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微观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景区利润的获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景区和景区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了重新定义,分析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内容,并从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角度分析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实现途径,力求为旅游景区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智慧旅游管理,要面对复杂的景区开发环境和满足大众旅游需求,了解各大城市在发展旅游经济上存在的区域性问题,对景区发展方向进行智慧旅游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基于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本文从智慧旅游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的发展路径,旨在充分开发智慧旅游信息技术和旅游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3.
旅游生态安全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近年来由于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景区对旅游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引发了旅游开发与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旅游生态安全的问题,制约了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前人对生态安全研究为基础,针对山西省旅游发展中及其景区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开发中景区旅游生态安全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人们日常需求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市场的繁荣,给当地景区带来重要商机。旅游纪念品作为传播景区特色和景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开发设计水平代表了当地旅游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其销售利润也是景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邢台市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可利用资源和开发类别等角度进行了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绑架旅游的概念、特点,并以广西红水河丽湾景区为例,分析了绑架旅游开发的条件,并根据景区实际提出了"绑架旅游"产品开发的构想,以期为相关地区和景区旅游规划开发的实践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滨海旅游是当今现代旅游发展的主潮流,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一大旅游项目.泉州湾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好,但开发层次低、规模小,还没有形成整体开发.文章从分析环泉州湾中心城区建设与环湾滨海旅游开发入手,通过对泉州湾滨海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泉州湾滨海旅游产品系统开发以及旅游景区空间布局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原始生态旅游圈以"寻源"、"探秘"为主题,充分发挥与湖南桃花源、神农架、武当山太极养生旅游圈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十堰南部山区的旅游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武陵峡、桃花源核心旅游产品,打造以女娲神话文化、上庸古国文化、桃源隐逸文化相衔接的观光、养生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竹山堵河源、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九道阴峪河峡谷等原生态景区,与神农架大九湖景区对接。以"吃在竹溪"为重点,开发建设竹溪"三贡文化"、竹溪菜等旅游产品,以及大仙山、鸡心岭、朝阳宫等特色文化景区。以诗经文化为重点,把房县打造成"诗祖故里·诗歌圣地"。同时,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统筹领导和规划,打造自驾游示范区,重视十堰特色地域文化在饮食和旅游商品开发中的作用,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制定生态文化旅游规范,保证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临沂水资源丰富。近几年已开始对主要河流进行了改造和旅游开发,但是对市区滨河景区的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对滨河景区进行旅游深度开发既是临沂旅游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自身特色的需要,也是适应旅游产品创新和升级的需要。对,临沂滨河景区进行旅游深度开发,首先要在核心区域建设标志性景观,打造城市游憩商务区;其次要丰富水体旅游产品,提升城区旅游吸引力;注意营造亲水空间,实现游憩和旅游功能一体化;同时,要重视水文化和历史文脉的挖掘。提升滨河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还需扩大旅游宣传,加强市场营销以及完善交通网络等。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探讨目前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旅游景区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重点论述了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洞庭东山旅游景区开发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东山旅游资源的组合与开发现状初步划分了东山旅游风景亚区,并分析了东山旅游亚景区的区域条件、客源市场、地域结构和景区特色,提出了东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对维护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南阳武侯祠为例,利用面积法计算出其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现状为旺季高峰日超载,旅游淡季严重弱载,景区整体处于弱载现状.由此,提出一系列解决资源闲置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延长旅游旺季时间、开发新景区景点、增加景区吸引力、加强景区监测工作保护景区环境,对其更好地进行旅游规划和持续开发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对策:制定并落实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完善湖泊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标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天气预报、水下障碍物、游客容量等安全信息管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报警与救助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原崛起的背景下,河南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河南具有一流的旅游资源,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问题很多,突出表现在旅游景区上。景区是旅游产业的龙头,本文首先构建景区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系统分析了河南省景区开发的资源优势和现状问题,最后提出了河南省旅游景区开发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万春林 《都江学刊》2002,14(1):11-15
章通过对虹口乡旅游资源类型与客源市场的分析,结合旅游景区开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虹口乡旅游景区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法》的正式实施推动了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变革创新。文章对《旅游法》中关于旅游景区治理方面的相关条例进行整理,从旅游资源管理、景区环境管理、接待服务设施管理、游客引导管理、景区收入管理和景区安全管理等6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法》对旅游景区治理的影响,并对其实施背景下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变革进行了探讨,构建出适应《旅游法》治理要求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在陈述景区和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咸安区刘家桥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本市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在旅游开发中起着很好的宣传作用,许多景区正是依靠文学作品而名扬四海,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参观。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也发挥着作用。重建古建筑时可以借鉴相关文学作品,模拟文学作品的景观也可以成为旅游开发的一大热点。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对旅游产品有着很好的定位作用,有助于提高其文化内涵。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学作品,是景区开发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闻名于世的自然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低碳旅游的兴起为景区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了景区低碳旅游开发的格局,为低碳旅游开发的实施和深化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景区资源是景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景区的资源精华,也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旅游资源培育的必要性、原则以及培育内容等多方面对景区旅游资源的培育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景区旅游资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其资源培育质量,突出资源特色,从而提高景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及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原因,提出了青海省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原则,并就青海旅游景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