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单基因遗传病试题主要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削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以及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的计算等方面。这方面试题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体现高考能力考查的最好的生物学科素材之一,这一能力考点始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正>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其中对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这一考点占有较高比重。本考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在复习时不容忽视。另外,对基因分离定律应用的考查较多,试题考查多集中在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常结合减数分裂和生活实际进行命题,或者是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或遗传实验设计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遗传变异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综合分析近三年各省市高考题,高考重点考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具体有以下主要内容: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如根据亲代表现型(基因型)求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②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工程。⑧生物变异与育种、遗传系谱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何淮 《中学文科》2009,(14):144-144
遗传系谱图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遗传系谱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性或隐性性状遗传的判定;二是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遗传的判定;三是亲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确定;四是遗传病发生几率的分析及预测.解该类题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遗传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解遗传题可以掌握以下解题技巧:通过对杂交后代中表现型的比例来判断生物遗传的显、隐性关系;根据后代中显、隐性个体的有或无,来判断亲代个体基因型为纯合子或杂合子;生物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遗传需要计算予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的比例确定;运用概率学中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来解决生物遗传中子代某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遗传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解遗传题可以掌握以下解题技巧通过对杂交后代中表现型的比例来判断生物遗传的显、隐性关系;根据后代中显、隐性个体的有或无,来判断亲代个体基因型为纯合子或杂合子;生物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遗传需要计算子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的比例确定;运用概率学中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来解决生物遗传中子代某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问题.  相似文献   

7.
翟贵君 《新高考》2007,(11):56-5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其中考查亲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的推断以及相关几率计算的题也不在少数,而且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掌握得比较好的话,利用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再借助一定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简化解题步骤,而且计算简便,速度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杂合子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解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明柏 《生物学教学》2007,32(11):55-56
利用遗传规律分析遗传中的实际问题,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往往能反映出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和严密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是考查学生能力较好的一种题型。结合下面例题,谈谈含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求自交后代有关基因型比例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9.
遗传题是每年高考生物的必考题型,其中遗传题中表格信息类题型常通过文字、表格等给定信息考查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推导,并要求计算相关比例,难度较大。基于此,以一道典型的例题分析说明遗传题中表格信息类题型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正>遗传综合题通常联系分子遗传学、变异和细胞增殖等内容,以基因互作、致死现象为背景信息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如遗传类型、显隐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图解表述、概率计算及综合推理等。1突破策略1.1遗传定律本质和假说演绎法遗传综合题解答的核心知识是遗传定律和原理的应用,如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表现型比例为3:1,Aa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表现型比例为1:1。多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遗传情况可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然后运用乘法原则进行组合即可,如(3:1)×(3:1)  相似文献   

11.
一、解答遗传题目的一般思路一般来说,解答遗传题目有两种方法:一、正推法.题目中一般会给出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或者表现型,以此推断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或者比例.二、逆推法.题目中往往只有后代的表现型或者基因型,要以此推出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综合比较来看,前者较为简单,而后者较为复杂,在高考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是后者.要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该根据亲代表型写出基因型的框架,并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特别是同源染色体上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完全相同隐性基因的个体,以此反向推导亲代基因型中未  相似文献   

12.
史朝龙 《教师》2014,(35):20-20
利用遗传规律中的实际问题,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往往能反映出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的严密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是考查学生能力较好的一种题型。本文论述了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连续出现了对遗传部分基因型表现型推测、概率计算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熟练掌握和运用分离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下面以高考题为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亲子代个体有关配子类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析,及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推断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组成和比例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数学概率的有关计算公式来突破,以便让学生提高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面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卢启元 《科学教育》2005,11(2):43-44
自由组合定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各地复习资料、模拟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其常见题型求基因型的种类及其比例、表现型的种类及其比例等。由于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到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情况复杂,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比较、判断、综合能力和熟练的数学计算能力,是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题目。如果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见题型没有一个好的解题方法,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6.
如果将遗传类试题求解分为三个步骤(前提、过程和结果)的话,遗传方式的判断是前提,概率计算求解是结果,而基因型的判定便是链接前提与结果的过程。基因型的确认既是简单问题的分析基础,更是综合类试题解决的切人点,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因此遗传类试题常常涉及亲、子代基因型的推导。由此可见,遗传类试题突破的关键在于基因型的推导。本文主要以高考遗传类真题及最新模拟考试题等为依托,就如何在给定的题目条件下顺利推断特定的基因型作一探讨,希望能为考生备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探究性实验设计思路的探讨,概括出探究性实验"由可见推不可见"的核心设计理念。由于基因型的不可见、表现型的可见以及基因型决定表现型这些符合实验设计的特征,决定了遗传推断与实验设计的统一关系。在分析、概括常染色体和性(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个体间基因型和表现型存在的必然关联后,结合探究实验的设计理念,可以较好地解决遗传推断的问题。本文最后通过对2011年全国各省市部分高考生物遗传题的举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实验设计理念在分析遗传推断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1写清遗传图解,直观反映现象遗传图解能直观形象地反映遗传现象,是判断、推理、解释和解决遗传问题的载体。做题时,首先要写清遗传图解,包括:左侧标注本行内容;运用杂交、自交符号、亲子代箭头理清关系;必要时标清父本(♂)、母本(♀);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表现型的比例;适当旁注说明遗传图解不能很好表达的或需要强调的内容。例如,解答豌豆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时,可画出遗传图(图1),遗传问题的流程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9.
<正>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高考对遗传基本定律的考查,历来是一个重点。其中,对F_2特殊性状分离比的考查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变通能力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F_2特殊性状分离比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仅供参考。1自由组合定律"变式题"类型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偏离正常  相似文献   

20.
黄子容 《广西教育》2012,(18):87-88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一般来说,当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许多高考遗传题中,F2的表现型和比例出现了很多变更,如表现型为两种或三种,比例为15:1或9:4:3等,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基因与性状之间不全是一对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