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晨曦  李劭强 《传媒》2018,(11):82-84
在高校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趋势下,如何实现运营创新,不断考验着高校宣传者的传播实战能力.本文以"南广人事"公众号为例、以"类人际传播"的视角审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宣传工作,探讨了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孟迪 《青年记者》2016,(24):38-39
2016年,腾讯公司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指出,超过9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6成以上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另外,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号超过1000万个,公众号日提交群发信息超70万条,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而高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因其受众群体特殊、传播内容独特等特点,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追捧.各高校团委纷纷建立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平台,推送信息提供服务,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本文对“山东师范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服务用户、贴近用户的新媒体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的输出呈爆炸式增长,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重要的宣传平台,出现了许多"爆款"文章和相对应的热词.本文以全国十所高校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调查,确定高校微信热词,通过对热词的分析,发现其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琰  吴宇轩 《传媒》2021,(16):11-1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直属单位,负责《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媒体的建设管理.作为纪检监察主流舆论阵地,其定位是全面阐释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成效经验,打造信息发布、宣传教育、舆论引导、政策解读、监督举报、互动交流的平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是新闻传播中心"报、网、端、微"传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微信公众号自2016年1月1日上线以来,定位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权威信息发布、政策宣传、纪法教育、舆论引导等职责,发布内容具有权威性、原创性和独家性等特点.截至2021年7月,公众号粉丝量超过480万,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之一.在2021年6月举办的2021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播方式的演进,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流的传播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新媒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新媒体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深受青年学生们的喜爱,逐渐成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当今高校最主流的传播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也逐渐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微信订阅号在高校宣传、日常管理、学生服务等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微信公众号为例,站在受众需求的角度探讨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应如何明确定位与构建板块,从而提升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谭春林 《编辑学报》2021,33(5):549-552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科技期刊的订阅渠道为"被动传播",导致中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弱.基于微信公众号运维的具体实践,本文分享3点经验:首先,利用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社群协同技术推动期刊的"主动传播",以扩大对期刊品牌的宣传;其次,策划视频直播活动,打造科研垂直领域的"四者"(编者、读者、作者、审者)微信社群,4群联动实现精准阅读、拓展稿源;最后,利用微信生态的传播策略提升期刊活跃度、公众认知度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即时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在每天推送的文章下面通过点赞或者评论来表达自己.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附加功能对人际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国书坊"为例,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璐 《传媒》2016,(23):54-56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针对手机用户的一款社交APP,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时代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对微信公众号的品牌营销是目前业内讨论的热点."订阅号"和"服务号"将微信的传播方式从人际传播领域扩展到群体传播领域,由点对点的传播变身为点对面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服务号"主要是企业推广服务的平台,"订阅号"主要针对个人,成为草根意见领袖展现自我的自媒体舞台.  相似文献   

9.
袁静 《传媒》2021,(15):56-58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类信息的需求逐渐上涨,健康传播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丁香医生"作为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健康传播的实践者之一,通过注重内容生产与传播、加强互动反馈与定制化服务等运营策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健康传播为切入点,探讨"丁香医生"公众号的成功之道,并为微信公众号如何做好健康传播做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微信公众号在定位上应该突出服务、互动和专业性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加强微信公众号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微信公众号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多个维度对江苏省49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基于微信传播指数WCI对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进行统计排名,最后提出了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增强实用和个性化服务、增强互动功能、注重内容营销的建议,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为更好地建设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微信公众平台以其传播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迅速成为高校传递信息与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基于对武汉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分析,结合对其他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观察研究,认为微信公众号在校园新闻生产、传播和反馈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特点及传播现状、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总结提出一些发展策略,以期为同性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出有借鉴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妮 《新闻传播》2023,(16):68-70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凭借其时效性高、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当下,高校团属微信公众号作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普遍存在功能发挥不足,内容影响力、传播效力较弱等问题。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法,以湖北省5所高校团属微信公众号为主体,就高校团属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及其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得出,高校团属微信公众号应优化内容服务、强化互联网思维、建立高效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辰 《传媒》2021,(19):49-50,52
"书单来了"是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在阅读类公众号中颇具影响力和传播力.本文通过分析"书单来了"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和传播策略,及其推文的选题立意、文字风格等内容特点,综合呈现其公众号运营的精准定位、个性化内容、人文关怀式互动及媒介整合传播等要素,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媒体传播和阅读类公众号运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的传播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作用。作为安徽艺术学院"AHUAC博闻雅音"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的负责人,作者就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如何提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高校运营者利用校园微信平台弘扬传统文化、构筑校园文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数量持续增长.报纸、广播等开通微信公众号已成常态.在如今网络短视频和网络直播越发红火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利用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实现突破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结合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传播策略及影响力,以期为其他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菁瑛 《视听》2016,(11):122-123
随着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崛起,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了传播信息的新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交方式。微信不仅优化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态,还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机制。新媒体时代,对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来说,利用好、发挥好微信公众号来有效建设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体现。对于微信公众号来说,所有的订阅者都是"用户",保证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创作出符合师生视野期待的内容,提高推文的阅读量和转发量,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谢卫红 《今传媒》2016,(8):73-74
随着智能手机等的普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功能进一步凸显。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多元化及竞争趋向白热化的今天,高校品牌建设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如何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品牌形象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本文从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平台定位,加强团队建设,注重互动反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使平台在高校品牌形象传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