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13-13
<正>7月25日前后,微信推出的一项"新政"广泛吸引了网民"眼球":在微信公众号每篇推送文章的标题下方、发布日期的右侧,可以看到实时阅读数,而在文章末尾,则可以看到点赞次数。从此之后,在活跃度和粉丝数量上"造假"的公众号将无所遁形。不过,腾讯为何要给微信公众号"挤水分"?微信本次改版将阅读数和点赞数公开,实际上是将公众账号的活  相似文献   

2.
从2012年8月腾讯开放微信公众平台起始,媒体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2015年1月19日晚11时许,一个名为"学习小组"的微信公众号,突然转发了名为"小道妹子"的微博发布的消息:今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现身云南鲁甸灾区。这则消息文字简单,但随文发布的四张照片中,有一张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镜头,距离拍摄者不过两三米远。近距离...  相似文献   

3.
从2012年8月腾讯开放微信公众平台起始,媒体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2015年1月19日晚11时许,一个名为"学习小组"的微信公众号,突然转发了名为"小道妹子"的微博发布的消息:今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现身云南鲁甸灾区。这则消息文字简单,但随文发布的四张照片中,有一张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镜头,距离拍摄者不过两三米远。近距离发布领导人信息、内容,时而卖萌时而有料,表达方式轻盈活泼。短短  相似文献   

4.
朱建华 《新闻前哨》2014,(12):70-73
自腾讯推出微信公众号以来,不少行业都试图通过开微信公众号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希望直接加强与受众联系。数据显示,2013年11月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200万个,每日新增8000个;而到了2014年7月,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升至1.5万个。为全面了解微信公众号状况,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以周为单位,选取武汉地区微信公众号,通过技术手段,先后进行了四次数据统计。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腾讯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可以说,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其中25.4%的用户关注了认证媒体,所以各类媒体都不得不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与利用。那么媒体怎样才能做好微信公众号呢?本文试着从对媒体公众号20强的分析中得出一点结论。1.微信公众号与纸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微信自从发布至今,用了4年多的时间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全球拥有超过11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公众号作为微信的特色项目,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丰富性,给微信增添了生命力.微信5.0版本中,公众号被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然而,“腾讯新闻”公众号并不属于订阅号或服务号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内置插件,直接显示在好友消息列表之中,每天群发2条消息.另外,其聊天界面底部也没有自定义菜单的项目,这些都与订阅号和服务号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动态信息     
正腾讯落实"微信十条"首批处置357个违规公众账号8月29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业界简称"微信十条")发布后,腾讯公司对照规定要求开展自查自纠,近日向国家网信办报送第一批微信公众账号处置名单。据悉,"微信十条"发布以来,腾讯公司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全面梳理,并  相似文献   

8.
自2011年1月21日第一个微信版本发布,截止到2013年1月15日,腾讯宣布微信的用户已突破三亿。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在微信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开放式的自媒体平台,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言三个类别的内容。由于申请条件相对宽松,微信公众平台的持有者有将近200万人。根据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在《2013年微信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2.52%的用户将订阅公众账号作为使用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陶霞 《新闻世界》2022,(7):43-46
全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是党媒需要深耕的领域之一。微信公众号想要吸引公众关注,增强用户黏性,提高平台影响力,必须不断推出契合时代需求的新闻产品。本文就党媒如何运营好微信公众号提出七“度”观点,认为党媒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讯息要有高度、有准度、有速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尺度、有亮度,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使用微信公众号对微信用户进行科普宣传和公众服务。博物馆在设计微信公众号时需预判其目标用户,统计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确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目标,并通过钻研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功能,搜索微信公众号可二次开发的新软件,收集微信公众号用户的使用感受和诉求,对账号进行不断修改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微信公众号的建立,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接轨的重要性标志,也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军的关键性举措。本文通过对微信矩阵的特点介绍,将其应用在"上海发布"的微信公众号中,解读目前"上海发布"微信矩阵的构建模式,同时,以符号学理论切入,分析"上海发布"官方的微信矩阵所构建的城市形象的积极影响,提出打造"上海发布"政务微信矩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上海发布"微信矩阵提出进一步的构建策略,并认为通过微信矩阵塑造"上海发布"的品牌形象,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倩 《青年记者》2016,(20):92-93
自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号及公众平台系统以来,传统媒体纷纷抢滩试水,使其快速成为大众新闻信息获取和分享的主要平台.①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为纸媒的微信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2月,腾讯宣布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正在测试,为传统纸媒的微信运用描绘出更美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平静波  郭征 《传媒》2018,(15):26-27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经过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通讯工具,现已成为连接人、服务、商务的平台.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1000万,日群发超70万条消息.腾讯《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账号数达8.46亿,直逼9亿大关.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中,订阅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占比47.8%,说明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公众号是其日常微信浏览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力应用的背景下,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研究了图书馆微信账号订阅号的发布内容与扩展功能以及服务号的服务模块、基本功能和特色服务。认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存在数量少、信息单调、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应当在转变观念、多元化发布信息、拓展服务功能能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12年8月腾讯开放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媒体陆续成立自己的公众号。报纸微信公众号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有很多改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根据报纸微信平台分类传播、融合传播、互动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找出当前报纸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其问题有即时性不够、创新性不足、互动性不足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新路径的两个建议,即建立新媒体团队和观察微信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腾讯微信4.2版本于2012年7月正式推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无法主动添加好友,只能被他人添加为好友,通过认证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被搜索,其主要功能定位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和一对一交流.  相似文献   

17.
现今社会,信息渠道日趋多样化,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电视媒体如何能在互联网的高速信息传播中立有一席之地,成为众多传统媒体人不断探索的方向。2011年,伴着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无疑给传统媒体提升信息发布速度以及和用户沟通创造了一个非常简单快捷的平台。随着微信订阅号的普及、功能的完善,如何更好地利用微信营销来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新论摘编     
<正>传统媒体微信运作六要诀1、运营者同理化。即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的运营者必须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能够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组织内容等。一般来讲,传统媒体应该高度重视年轻用户尤其是"90后"用户,最好的方式就是让"90后"来运营微信,因为他们天然的和用户之间没有代沟。2、打开靠标题。根据腾讯2014年底的数据统计,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19.
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目前国内炙手可热的社交媒体。2015年6月,腾讯公布微信月活跃用户突破6亿,目前微信平台各种公众号已有上千万,第三方开发者20万。在传播和运营中如何借鉴微信的经验,并因势利导借助微信的力量实现突破,值得纸媒经营者思考和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集"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历史发布文章,对公众号的管理运行和信息服务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期间能紧扣社会热点发布信息,同时能发挥良好的沟通桥梁作用、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并就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效益和应急信息服务能力提出6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