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传媒产业面临着新的媒介生态,尤其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让新闻网站也切身体会到了发展的危机感和变革的紧迫感。原创团队,这支地方新闻网站里不断壮大的网络记者队伍,在如今“人人都是记者”的传媒生态下也在摸索创新。从报道手段到传播途径,顺应全媒体潮流,打造App、手机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挥网络媒体原创整合报道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许宸 《视听界》2013,(6):112-114
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网上论坛、微博、微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改变了既有的媒介生态。手机等无线终端与网络的结合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渠道,它们以个性化服务、低门槛介入、双向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中节节胜利。由此而引发的“全民记者社会”、“自媒体时代”将当前中国带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媒介化社会。在此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观众被急剧分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我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由于现代通信移动、互联的特性,新闻传播呈现出实时性、浅阅读、碎片化的特点,新闻稿件的编审原则和选用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制定全媒体背景下新闻选稿必须坚持的一些基本原则,显得重要而迫切.笔者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稿件的编辑选用,只有坚持真实、原创、实用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项原则”,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引领正确的舆论,在百舸争流的传播格局中为媒体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徐丹 《传媒》2024,(3):37-39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播格局和传媒生态。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工具,成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支撑之一。本文基于短视频生产与传播案例,分析主流媒体的短视频生产模式与传播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的格局和传播形态.各媒体形态间的融合不仅表现在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在表现形式上也互为借鉴取舍.本文以微博为代表的“微评论”对当下媒体表达方式的影响推动为契入点,从对台广播的内容角度,探讨以“微评论”“事件反应迅速、表达简洁鲜明、强调互动沟通”为特征的新闻评论表达方式,在当前对台广播宣传中的语境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动了新的传播格局的形成.融媒体的不断发展,也营造出了新的传播生态.新时期,在融媒体视域下我国媒体传播生态格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传播主体导向出现偏差、传播内容出现异化、传播媒体生态失衡等,而在这种背景下,对融媒体视域下的传播生态格局提出再思考,以用户为导向,实现融媒体的发展,并以免费资讯为基础,构建良好付费体系,最后,以监管全程为准则,规避社会各种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是业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全媒体,通常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访编辑,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媒体形式。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在改变1.传播主体在改变。新的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8.
葛明  邵旭根 《传媒观察》2013,(11):56-58
微博时代、微信时代,很多事件中的旁观者、当事人都成为记录者,各种视角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传播出来。媒体人使用微博、微信,建立广泛的职业社交网络、更为快捷有效的信息源,得以有效拓展报道自由度。双“微”时代,正在改变纸质媒体的新闻流程,甚至其操作理念也在酝酿着革命性的变革。本文试图从新闻实践层面,探寻“微”生态下纸媒突围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颖 《青年记者》2020,(11):4-5
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互联网个体用户成为关键因素近年来,媒介技术变迁,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个体用户成为中心,专业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公共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公共传播机制重新建构,公共传播是通过传统媒体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面对不特定人群的开放性传播,它的传播主体既包括大众媒体,也涵盖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0.
朱可江 《新闻前哨》2013,(12):41-41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的格局和传播形态,以微博为代表的"微评论",推动着纸质媒体改变表达方式。从2012年开始,《三峡日报》在一版开设"三峡微评"专栏,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作出迅速反应,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情理交融,起到了微言大义,引领舆论的特殊功效,可谓小中见大。"三峡微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王祥 《传媒》2017,(15)
高校校园媒体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是转型工作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在分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园媒体平台融合发展、校园媒介协同创新、校园亚传播圈用户分类引导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付沛沛 《青年记者》2017,(29):83-84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微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它以更短小的篇幅、更及时的分享、更精准的受众、更个性化的内容形成了微传播时代的核心特征,急剧改变着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而在众多“微媒体”中,微信受到纸媒等传统媒体的青睐并为其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究纸媒借力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突破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朱小妮 《传媒》2017,(24):58-62
继2011年"政务微博元年"后, 2013年"政务微信元年"到来,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凭借社会化媒体快速、便捷、平等的交互特性,迅速成为政务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的传播载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政府执政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政务"的电子政务模式迅速渗入公共生活,成为执政党社会治理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带来了媒体格局深刻裂变,传统媒体正经受着来自网络的全面挤压。而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媒体迅速崛起,正在深刻影响着信息传播格局。微时代的到来,其即时性、互动性和平民化的特性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使网络舆情的产生、发酵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在这种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能够在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主战场发挥舆论影响力,就必须与新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新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全新的自媒体时代,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人际传播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微博和微信是当下最热门的自媒体应用,它们丰富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娱乐方式和交往手段,更是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人际传播。本文基于对微博和微信使用状况的考察,试图分析微博和微信如何改变了人们的人际传播?对二者的改变又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盛,深刎地改变着传播的形态和维度,单向、扁平的传播生态系统已变得互动、立体,传统的媒体格局也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17.
沈世纬 《青年记者》2016,(22):50-51
当今,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舆论场正迅猛崛起,全媒体时代已大踏步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场景犹如一个严肃的新闻殿堂,媒体是居高临下的信心中心,人们正襟危坐地洗耳恭听.而移动互联时代,新闻传播的场景则如一个娱乐场,受众可任意挑选自己中意的内容和场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媒体由于垄断话语权而独领风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多元、多变、多样,已成为舆论生态的新特征.少数传统媒体在优胜劣汰中退场.“传统媒体的冬天已经来临”,有人发出悲观感叹.  相似文献   

18.
胡小川 《传媒》2016,(5):60-62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爆炸性扩张,以大众传播为主导迅速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指的是运用数字设备、高新技术达成信息传播目标的新媒介,具有模拟性、超文本、数据性等特征,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与方式.新闻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有所改变,重构传播格局,优化媒介生态,新闻不再是特定时段、特定版面、特定电视频道的专属性内容,在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体环境中均可浏览、传播、制作新闻.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新媒体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自媒体、新媒体深受大众关注,直接改变了当前信息传播形态和媒体舆论格局。因此,优化信息内容,积极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丰富传播形态,适应全新传播生态,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全媒体平台,就发展成为当前传统媒体适应媒体融合环境的应对举措。研究以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为基础,分析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新变化,结合融媒体时代传播规律,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