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网络直播因真实性强、反馈快、互动性高等特点,让拥有巨大粉丝量的网红电商看到了一个销售的新途径——直播销售。笔者在文中将网红主播销售类传播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分析网红主播在直播销售过程中的传播行为,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务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9年被定义为直播带货元年,网红直播带货的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受众被这些网红所影响.基于此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网络红人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网络直播进行整理;通过个案研究法探究出直播网红在今下如此盛行的驱动因素和社会影响,最后得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直播现象在2016年呈井喷式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 3.0 移动视频直播时代。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然后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受众分析以及场景融合几个方面探析网络直播现象,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网络传播的引导与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4.
2016年被认为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而2017年网络直播平台却迎来估值3亿的光圈直播倒闭的消息。作者从分析网络直播受众和盈利模式入手,指出省会城市电视台介入网络直播平台之路径——保持权威性,坚持本地化,突出专业性。  相似文献   

5.
2016年,被称为我国的"网络直播元年",在新媒体环境下,火热的网络直播带来了信息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主体的变革。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正在悄然影响着播音与主持行业的发展态势和构成格局。网络直播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袁丽媛 《青年记者》2017,(11):67-68
2016年11月发布的《2015-2016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提到,发展如火如荼的移动网络视频直播成为关注热点,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成为移动视频直播用户.①2016年被称为网络视频元年,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下面,笔者对移动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特征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7.
黄妍 《传媒》2017,(13)
2016年可以被称为直播元年,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参与的传播形式,全民直播时代正在到来.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直播门槛低、操作便捷,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卖弄噱头、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现象较多,主播水平良莠不齐,许多主播游离于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色情、暴力、低俗等内容频繁出现,极大地危害了媒体生态.为了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力图使网络直播在监管和自律中规范发展.在这一政策下,回归内容本位才是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硬道理,网络新闻直播也需要积极创新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红"能够流行开来,除了缘于技术层面的媒介演进外,还受到了围观式的传播情境、议题的社会勾连、受众文化消费与认同的符号逻辑等的影响。鉴于当前网络场域中"榜样权威萌化""网红"日趋成为一种文化常态,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网络女性主义、狂欢围观传播情境、认同的生产与表达等多维度地对"网红"传播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9.
2016年可谓“网红元年”,关于“网红”的热点新闻从年头一直红到了年尾.动辄上亿元的估值或收购,“网红”们的吸金能力让人感叹.直播的兴起,也让“网红”风行一时.这一年,都火了哪些“网红”?哪些人会成为“网红”?“网红”经济会是个泡沫吗?(新华社,2016年12月27日) 关于“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的未来,老早就有人发出疑问:“网红”还能“红”多久?“网红经济”还能走多远?而罗辑思维和著名网红刚酱的“分手”,更是引发人们对“网红经济”是否可行的直接质疑.  相似文献   

10.
马宁  阮一婷 《传媒》2021,(10):55-56
当前,以电商、真人秀、游戏等直播为代表的传播形态广受关注,网络直播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发展至今,用户规模已突破六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普及应用,但以主播为焦点的舆情事件也层出不穷.在以直播平台、MCN机构、网络主播、商业企业以及监管机构、协会组织等为主体的网络直播数字文化传播体系下,有效的自律他律已成为网络直播发展需要从数字媒介素养、社会协同共治等方面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红作为时代产物应运而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变化下,网红也随着受众的需求而不断改变.作为引导受众的意见领袖,不仅需要颜值,还需要才华,创新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高级配置.从传播学的角度,本文简洁明了地介绍了网红的整个历史发展,浅谈了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红现象,分析了当下社会的网红趋势走向.全方面多角度探析了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下遭遇严峻"挑战"及如何"逆流而上",来更好地发展自身和服务受众.  相似文献   

12.
兴起于2016年的网红直播,不但成为娱乐企业的营销主战场,而且趋于多元组合,依附于大数据和精准推广的网红直播在信息愈加公开化的现代社会更加为用户所接受。近几年网络直播的营销正在向着更理性化、更重体验化、更具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网络直播平台近几年的营销模式对比和网红产业链经济概况,对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指出直播营销在未来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发展的井喷之年,网络直播平台的迅速崛起,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观.有些平台在直播中不断捞金,有些普通人因直播而成为网红,直播界惊喜不断,现象级产品层出不穷,新闻界也因此看到了网络直播的价值所在,网络直播被业界视为新闻界的下一个风口.但是,这个风口该如何利用,如何和新闻实践有效结合,现有的尝试明显不足,仍需进一步探索.今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移动融媒体新闻平台——央视新闻移动网正式发布上线.此举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是中央电视台推进媒体融合的战略举措和重要成果,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央视新闻移动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界开始将直播作为一个重要战略纳入日常的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将"正直播"作为一个卖点,力图在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实现新闻报道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媒介融合时代,移动互联设备的更新重新定义了新闻现有的传播模式和生产方式。新闻直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移动终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新闻直播的固有模式,进一步颠覆了新闻直播的概念。在2016年这一"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移动直播以破竹之势席卷互联网,引起了新闻媒体尤其是一些老牌传统新闻媒体的极大重视。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专业新闻机构主动进行创新转型,适应传播生态的变革,将新闻的权威性和主流地位拓展到移动新闻领域。同时,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网络直播作为一个媒介融合的过程,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从移动新闻直播的定义、传播模式和生产方式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分析媒介融合环境移动直播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的主体角色不断丰富,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到网络节目主播、自媒体人、草根主持人、网红主播等。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主持传播主体也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变化与需求入手,通过对"知识网红"在名片效应与人格魅力、信息整合与知识垂直细分化、内容深耕与产出的延续性方面的优势梳理,得出"内容+服务"模式、"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化运营"、"知识网红"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主持传播新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中的角色定位,理清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主体的职业概念和行业属性,拓宽主持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6.
李琳 《视听》2016,(12):88-89
目前学界对于网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商业领域,侧重探讨其经济价值,心理学角度的探究则比较少。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入手,探究网红现象背后的传播者心理、受众心理,解析网红火爆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融媒体时代,为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提升网络新闻直播的竞争力,研究其内容与传播的优化策略。【方法】针对网络新闻直播的特点和融媒体环境下的原则,从内容、主播素质、影响力和受众互动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结果】通过优化网络新闻直播的内容,提高新闻主播的素质,增强网络新闻直播的影响力,增加受众互动,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结论】在融媒体时代,采用新的观念、思维方式和高效机制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媒体传播环境是必要的。通过优化网络新闻直播的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是网红爆发元年,网红经济也随之火热发展.文章梳理相关文献与数据报告,总结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进化历程和发展特点,并重点通过国内外网红管理模式对比,详细阐明了网红经济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白丽媛 《青年记者》2017,(19):41-43
2016年11月8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融合大幕拉开,正式从“读者时代”迈人“用户时代”.试水全媒体的首场活动就是“网红记者直播”,在长达9小时的直播里,共有17名来自采编一线的“网红记者”通过直播镜头展现了融媒体背景下的媒体人日常. 数据显示,截至8日当晚19时,直播页面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24小时客户端上总计有48万人次观看,活动当日,浙江新闻客户端总新增用户数同比提升56%.  相似文献   

20.
网红是2016年重要的流行文化之一.沈阳清博团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第一财经等学界和业界组织在2016年度相继发布了网红大数据报告,媒体也对网红现象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新浪微博是网红舆论发酵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平台上用户发布的状态或评论包含大量的情感信息或观点,对于网络舆情监测至关重要且含有巨大的商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