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婷 《传媒》2017,(17)
当前,在娱乐节目统领市场的环境下,众多的选秀、冲关、歌舞等真人秀节目甚嚣尘上,而由央视重磅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一改往日综艺节目的路数,不过分追求眼球经济,而是安静地为观众讲述一段经历、诉说一段情、朗读一段文,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节目.该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3分,不禁让人惊叹节目文字和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金妍 《青年记者》2017,(17):66-67
近几年,电视荧屏上不断涌现的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一道新景观.这类节目立足汉字、谜语、故事传说、诗词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各个视角形态不断地为观众献上一道道视觉大餐,既悦目更润心,为热闹喧嚣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引入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3.
雷莹 《传媒》2018,(7):49-52
由于长期以来媒体市场激烈的竞争,我国国产综艺呈现出追逐经济利益、忽略文化思考的亚健康状态,节目内涵不足、复制率高等问题频出.近几年,在媒体市场变化和传播效果反思双重作用下,综艺节目的人文意识慢慢觉醒,开始尝试将节目的内核转向对"社会化"和"人性化"的思考,深度审视当下社会问题和受众需求.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7年,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有影响力的文化综艺,这些综艺在情绪体验、文化传播、心灵鼓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积极的传播效果,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一种文化产品。那么,在竞争的市场中如何勇立潮头?农业节目的独特性又是什么呢?就在于其独有的中华农耕文化特性。这是农业节目区别于其它节目的重要标识和符号,是农业节目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在电视市场中竞争的软实力,也正是农业节目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节目核心竞争力,必须准确地捕捉并充分体现节目的独特文化品质。一是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节目思想性节目思想性是节目的灵魂,是节目的核心体现,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1日,凤凰台首播的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开创了中国.群口"谈话节目的先河.它融合了国外的节目形式.又适时地适应了中国当前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的市场相对开放的局面.这篇论文旨在通过<一虎一席谈>浅析谈话节目中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市场类服务节目,是广播改革的产物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几乎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如金融、证券、期货、劳务、房地产、文化等。市场,连结着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连结着千家万户。那么,广播的市场类服务节目该如何着手才能吸引听众,充分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更多元的技术支持,节目制作也走向了新台阶。随着节目市场的饱和,节目类型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全球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文化会谈节目走到观众面前,同时受到观众喜爱。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文化会谈节目的普遍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原创文化节目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 就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总体格局而言,原创文化节目尽管在数量和市场价值方面不及娱乐类综艺节目,却从未远离观众的视线.近年来曾先后出现了三次原创文化节目热:2005年前后,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百家讲坛》引发了全社会读历史、品经典的热潮.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重新点燃了中国语言文字热.在其带动下,《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国色天香》《中华好故事》《最爱是中华》《Hello中国》等一大批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节目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商业化的浪潮下,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为媒介根据自身的优势合理配置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在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媒体为快速获利,对传统文本生产进行颠覆式再造,对传统文化进行消解、重构. 我国脱口秀节目市场现状 我国脱口秀节目市场的开拓主要受益于美国,1992年《东方直播间》的开播标志着我国首个电视类脱口秀节目的诞生,2004年播出的《东方夜谭》是我国首个成型的脱口秀节目.  相似文献   

10.
王媛 《新闻爱好者》2011,(12):112-113
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华 《新闻实践》2009,(7):72-74
优秀频道战略要转化为市场优势,节目配置和编排乃关键所在.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只有战略、构架、执行和文化都堪称优秀的企业才能保证在长时期的竞争中基业常青;同样,在电视频道竞争中,频道战略、构架确定后,频道的节目配置和编排是其优秀战略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作为节目与观众之间纽带的节目主持人,其作用更为凸显.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电视节目文化格局,审视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力现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主持人综合素质、完善主持人选拔管理制度和转变主持人自身定位等提高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品牌营销已成为传媒市场化运作以来电视营销的主要渠道.本文认为,处于广告经营高原期的省级卫视应当不断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开展社会活动、发挥名人效应、发掘文化内涵等方式打造省级卫视的节目品牌,从而推动省级卫视广告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偶像选秀节目最早从韩国引进,一经引进便在中国引起一片热潮.随着节目层出不穷,其内容同质化使大众逐渐审美疲劳,一时之间其缺乏文化内涵和商业化过度等问题也难以改变.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偶像选秀节目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文章以《披荆斩棘的哥哥》为例,从建构独特符号、多维度创新、打破年龄禁锢、丰富文化内涵等角度破局.  相似文献   

16.
姜乐虹 《青年记者》2017,(14):59-60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音乐类型繁多,形式多样,各省区市地方传统音乐都各有特色,展现形式、内容等都有差别,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宝藏.电视媒体由于受众面广、能传播图文声音等特点,成为传播音乐文化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近几年来,从中央电视台至地方台都兴起了音乐选秀、歌手比赛等声乐节目,很多声乐节目都被打造成了电视台的王牌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收视率高的节目多为流行音乐类的,如央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等电视台的节目,很多地方台的声乐节目表现一般,无法很好地传承地方音乐.  相似文献   

17.
周强强  潘怡彤 《传媒》2021,(4):72-74
综艺节目和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节目的文化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语境下,综艺节目存在同质化倾向严重、过度娱乐化等问题,而《一路书香》节目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丰富浑厚的内容表达,成为业界文化创新的一个全新研究样本.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综艺节目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节目形态,以更好地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温雅欣 《传媒》2017,(23):60-61
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将主要市场聚焦于成年人身上,对少儿市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少儿节目特别是少儿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比较稀缺,远远满足不了少儿的实际需求.而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为代表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和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为代表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井喷与跟风,导致市场疲软和受众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湖南金鹰卡通频道、北京卫视等借鉴这两种综艺节目中"少儿"与"音乐"的相关元素,开发出了《中国新声代》《音乐大师课》等非选秀的少儿音乐类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展现了少儿的童真、童趣与歌唱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收获了较好的市场回报.但是,节目也存在电视被神圣化、参与者形象符号化和少儿成人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醒岚 《今传媒》2011,(10):78-79
按"季"播出是美国商业电视在充分掌握观众收视规律、消费规律基础上,成功运用心理学提高收视率的策略之一。但由于市场、政策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季"播理念在我国电视市场的本土化显现出与观众的约会意识不强、节目创新能力弱、节目编排缺乏连贯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印度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文化市场也日趋活跃,印度电影、电视、广播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印度电视少儿节目市场。一、世界知名公司进军印度少儿节目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