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五步法     
绘画活动中,教师出示范画常常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束缚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此,我尝试不用范画,采用“引导观察———大家讨论———提出要求———幼儿创作———展览评议这五个步骤,引导幼儿把自己头脑中创造的图像表现出来,效果良好。幼儿的绘画水平、思维能...  相似文献   

2.
正一、让幼儿想画、敢画,支持幼儿的创作行为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总是觉得孩子画的不好,让孩子重画。因此幼儿每画一笔就会担心"我这样画行吗?老师会不会说我?"顾虑重重,无法将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因此,幼儿在创作时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充满激情地去创作,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教师应克服以成人标准评价幼儿艺术活动的倾向,欣赏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和水平进行的表现与创造。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以"我手画我心,我心飞扬"为研究的突破口,放手让幼儿在美术作品中表露个性化的情绪与情感,使幼儿得到美的陶冶。会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是我们研究和实践努力的方向,现形成了有效的经验和策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往往会打破成人有关美术创作的条条框框,创作出一些成人难以想象的作品,这种超常规的、独特的现象正是幼儿大胆的想象和神奇创造力的体现。正像加登纳说过的:"差不多每一个孩子到了3~6岁时,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都是极富于创造性的,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正是最自由的阶段。"根据孩子这一心理和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多元化的美术活动,形成了园本课程。绘画以其色彩的无限性及流动性,给了幼儿拓展艺术思维,激发想象力的极大空间。幼儿可以利用各种绘画工具以及各种不同的媒介与方式,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语言,创造各种不同的视觉作品。幼儿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成人眼里的废品变废为宝,成为一件件包含想象与创造的"艺术品"。在表现技法上,他们喜欢用笔简练、形象突出的作品。因此,教师们遵循高度艺术性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了解他们的欣赏习惯和心理要求,结合他们的实际,选择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大师作品来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线条,是牙牙学语孩子在笔和纸出现碰触时会接触到的,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是进行绘画的起始,并且是幼儿最简单的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运用绘画工具进行最简单的一个美术创作,线条中的粗细、曲折能表现作品的本质情感。幼儿进入大班,他们对线条的掌握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小班孩子在画小人时只会用单线画四肢,而大班的孩子就会用双线画小人,而且他们的形态各具特点,指导大班幼儿进行线描画欣赏时正是运用这一特点。通过大量的、错综复杂、曲折蜿蜒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自主性绘画的深入研究了解,我们认识到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幼儿生动形象的讲述,使稚拙的儿童画有了丰富的内涵。同时,幼儿在讲述图画的过程中。需要组织思维的条理性,提高言语表达的连贯性,进一步发挥想像力。可以说,通过说画提高了幼儿言语表达的概括性和逻辑性,而通过表达又提升了幼儿绘画的内涵意境,推进了孩子创作的联想能力。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孩子在自主性绘画中大胆说画,保证孩子绘画和语言的能力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7.
幼儿美术活动既能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又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引导是个关键因素.贴近幼儿心理,给幼儿创作创设宽松的环境,客观激励性地评价幼儿作品,丰富幼儿视野,积累经验,提高幼儿绘画技能,这些都对有效引导幼儿绘画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充满了对色彩的好奇。美术教学中也会发现,经常有些孩子喜欢画些黑黑的太阳、灰色脸的小人、黑暗的森林等有很多想象不到的灰暗色彩。孩子的画其实是反映他们心理状态的一面镜子,能体现其内心的想法。教师应当通过此来判断其性格,分析其心理,启发孩子自然流露内心真相,积极加以引导,使儿童绘画的天性得到充分的满足,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在每个幼儿园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肯定都有绘画。这是因为幼儿的天性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表达自己的心情。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绘画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性,能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绘画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以儿童画为美术特色,通过欣赏、创作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提高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以培养幼儿运笔的力度,鼓励他们大胆画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美  相似文献   

10.
孙泽君 《成才之路》2012,(14):90-90
正儿童的绘画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能力。婴儿通过哭闹、笑容和身体的摆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幼儿的画和婴儿的表情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情绪、心情的一种方式。而有些家长和老师却以好坏来评价他们的画,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画来判断幼儿的性格气质。幼儿的涂鸦从最早的乱涂乱画开始,家长和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如果幼儿时期孩子的画就被否定,那么将会影响幼儿的自身发展。只有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内容,才能真正带领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11.
<正>工作以来,我接触了小、中、大班的幼儿,发现几乎每位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即使个别孩子害怕画不好而导致的不喜欢画画,这种情形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有了引导或鼓励,这种担心害怕马上会转变为想要画好的信心。同时,绘画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昔日的幼儿绘画教学通常是以教师示范操作、幼儿模仿练习为主的,这样的形式不要求幼儿自己动脑,只要求他们看着  相似文献   

12.
高万存 《学周刊C版》2019,(17):168-168
线条画是幼儿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随时就能进行绘画的一种绘画方式。在美术课上幼儿表现出对线条画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线条画可以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用简单的画笔表达内心的想法。学习线条画,可以满足幼儿爱涂画的天性,促使幼儿养成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还可以挖掘幼儿的绘画潜能。幼儿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创造力是很大的,所以培养幼儿对线条画的兴趣是引导幼儿走向绘画方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不应过多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14.
张丽 《成才之路》2014,(21):66-67
小班阶段是幼儿进入学生生涯接触社会的起始站,他们都是一张张无瑕的白纸、一块块未经雕琢的泥,淳朴天真。幼儿们都喜欢画画,但是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园是以艺术为特色的幼儿园,为此专门设计了课题研究,在实证调查、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小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的方法。一、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 观察是绘画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绘画活动积累素材。小班期幼儿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画什么即结果并不感兴趣,所以我们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要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环境条件,带他们参观、发现、认识,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的兴趣。如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颜色,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让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观察是幼儿学习和创造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重视对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美的每一瞬间,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让他们从更真实的角度、更小的细节去观察事物,无疑会对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答:可以先在家中进行,画一些简单的物品,如茶杯、玩具、花瓶、学习用具等,再往后可画家中一角,如房间一隅、厨房一隅,也可利用节假日带上画板到公园写生,做到寓画于乐。我们提倡幼儿画写生,主要目的是让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深入到更广泛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描绘,把对事物的各种感受在绘画中表现出来,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分析与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孩子的绘画和绘画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指南》艺术领域的前言部分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同伴和老师经常会看不懂孩子的作品,嫌孩子的作品画得乱糟糟的,一点儿都不像。36岁的幼儿正处于象征期,他们只是通过图形符号表征世界,就像角色游戏中幼儿用一根木棒表征一匹马一样,尽管不像,但满足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愿望。当孩子的绘画作品被同伴看不懂时,教师要根据《指南》的教育理念,深入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分析幼儿之间的对话内容,采用有效的观察应对进行教育策略跟进,真正尊重幼儿的艺术创造与表现。  相似文献   

17.
王珍 《贵州教育》2012,(19):19-20
美术活动是幼儿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反映幼儿特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通过正确的组织和引导,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意、培养大胆创造的思维习惯。传统的美术活动中教师示范、幼儿跟画,使得美术活动成为了单纯的技能训练,并未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作用。因此,我开始反思,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积累创作素材、迸发创意火花,如何让幼儿积极。  相似文献   

18.
<正>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一关键。成人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标准、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幼儿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这样孩子们画出来的作品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一、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培养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  相似文献   

19.
爱涂爱画是幼儿的天性,在每个幼儿的身上,都有美术创作的欲望,他们用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渴望。绘画,是幼儿早期生命的律动,是他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美术活动能够充分发展幼儿市美力、观察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前幼儿虽然没有城市孩子见多识广 ,也没有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都市生活。但在他们童稚的目光中 ,仍然憧憬着五彩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了幻想的年龄阶段 ,幼儿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而绘画最能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通过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 ,又使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开发。绘画创作是离不开想象的。“创造”与“想象”从来都不分家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 ,而想象不是凭空乱想 ,它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根据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而展开的丰富的联想。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