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酒不仅是李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白创作的源泉,酒与诗构成了李白的艺术和人生,它们相映成趣,酒扬诗魂,诗增酒趣,酒中有诗,诗中有酒,离了酒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李白.  相似文献   

2.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酒不仅是李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李白创作的源泉,酒与诗构成了李白的艺术和人生,它们相映成趣,酒扬诗魂,诗增酒趣,酒中有诗,诗中有酒,离了酒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李白。  相似文献   

3.
李白写饮酒和关涉到酒的诗,占了他现存全部诗作约1/4,酒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和人生的组成部分,并且饮酒和写诗相得益彰。李白一生为什么对酒十分喜爱,在《月下独酌》诗里阐明了他的理由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苏轼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在他的诗集中频繁出现,其酒诗不仅表现了自身的各种情绪,还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探究其酒诗创作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传统诗酒风范的影响;二是由于其自身对酒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而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嗜酒成狂,有"酒圣"、"酒中仙"、"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诗酒文化,是他人生体验的最好记录。他一生用酒当墨,写下了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诗篇。一、酒色清亮,尽显自然率真之风采李白有一颗赤子之心,天真烂漫,晶莹透明。人生  相似文献   

6.
从意象角度出发,探究陶、李二人饮酒诗中酒象的异样性,进一步分析两人于各自创作中形成了怎样的诗酒风格、审美情趣和美学理想。同时,对二人诗歌酒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说明。二者均豁达开朗,追求自由境界。陶诗酒象平淡冲和,李诗酒象隽永飘逸;陶饮酒诗具有现实性,李饮酒诗具有浪漫性。由此,认识两者在追求诗意人生时所持的不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书画琴棋诗酒花”是人生的七件雅事。好诗是慢慢吟诵的,好酒是细细品味的。吟好诗、品好酒是一种美的享受。好诗与好酒在大唐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李白的诗歌古今中外无人能与之叫板,何故?其他人生命的水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一生与酒相伴,与诗相依。陶渊明在诗与酒中,蕴藏着忘忧情怀,隐含着率性真我,表达着释然超脱。从酒中品陶渊明的诗歌,对于了解陶渊明的人生轨迹、思想意识及其诗歌的价值观念、创作风格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生性嗜酒,终生以酒为伴,他的许多诗篇总是浸润着琼浆玉液的色香光影。离开了酒,陶诗就缺少了诗魂。陶渊明用诗与酒找到了人生坐标的切入点,成为中国诗酒文化中的一位过客。酒成了诗人与现实对话的媒介物,也成了诗人与现实抗争的“有效”武器,酒是诗人洒向田园的祝福,也是诗人“勘破红尘”的法器。酒,孕育了陶渊明精深的文化智慧。  相似文献   

10.
古典酒诗的生成有其内在的依据。一方面,古典诗中人生情愫的释放与渲泄与人的酒后之言结缘最深,饮酒与诗创作有一种天然的默契,不管是欣喜之情、超拔之意,还是渗透人生方方面面的忧郁情愫均可在酒诗中被确认。另一方面,人的醉境意绪与灵感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认同,醉境与诗之间有着特定的神奇效应。饮酒还塑造了古代人的化心理、价值观念、人格个性和审美情趣,由此而赋予了古典酒诗以独特的化品格:旷达、狂放、奇异、天真、风雅。缘于此,古典酒诗才日益显现出其不凡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酒诗特色鲜明,他的酒诗不仅表现了内心的忧伤愁苦,还展现出了自己面对忧愁苦闷时自我内心调节、自解的过程,直接抒写生活中的快乐与洒脱。东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及诗人五仕五隐的人生经历等因素,促成了陶渊明把酒诗的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内蕴丰厚、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从《诗经》始就有许多有关饮酒的诗篇,随后一直源远流长。可见,酒与诗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里开始,历代文人雅士大都与酒保持着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从以酒传情,以诗赠友;以酒助诗,诗美酒名;寄酒为迹,以酒浇愁所产生的诗歌都体现出文人雅士对生活、人生的独特追求。《苏轼诗集》中收苏诗两千余首,据笔者粗略统计,其中仅诗题或诗中出现“酒”字的便有四百五十余首,这还不包括出现了如醉、饮、酌、醒、酿、等这些与酒相关的诗。本文将以苏轼饮酒诗为探析的目标,分析苏轼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有名才子,是如何通过饮酒诗来抒发自己内心世界与仕途之间的矛盾,以及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晚明江南,园林作为一种承载人生追求的综合体,存在于文人生活之中。嘉兴词人作品对园林的抒写,反映了晚明文人特定的人生追求,即返归自然的居所追求,陶然隐趣的精神追求以及诗酒书琴的行乐追求。  相似文献   

14.
《诗经》以降,文士饮酒与赋诗渐趋融合,至李白而形成诗酒文化.李白在酒诗中,言志,会友,消愁,骋怀,其间散发出非凡的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及自由创造的情怀,诠释了他崎岖不平的诗酒人生,更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诗酒文化,同时对后世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唐代的饮酒诗,是唐代酒文化的折射。号称酒仙的李白,酒以诗名,诗以酒名,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弥漫着沁人心脾酒香的诗篇。诗与酒在他的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交响乐中最精彩的篇章,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酒文气度中体现出李白吟酒诗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酒的历史,与文学一样源远流长,甚至于更久远。有人曾撰联写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让"诗酒"并列"七雅"之中,可见诗与酒的缘分由来已久。翻开古代卷帙浩繁的诗卷,几乎页页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在那厚重的酒文化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与故事,一年四季皆有酒如诗。酒与文学似乎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不能说没有酒就没有文学,但没有酒将会令文学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7.
诗人李白和艾布.努瓦斯分别生活于中国大唐盛世和阿拉伯帝国黄金时代的阿巴斯王朝时期,两个人在性格、人生经历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又同样一生钟情于美酒。通过对他们部分咏酒诗的分析,可以看出产生这种盛世酒文化与诗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李白《将进酒》这首诗,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劝酒歌”,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能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对高三学生来说实乃一件幸事。“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咏酒的诗篇最能展现他的个性。我们正可以通过对《将进酒》的赏析,来感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现象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酒主要呈现出生命表现形态,诗属于其中的内核,诗与酒的交融审美特征就是醉,而醉又和西方酒的精神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一种心灵状态,向往着生命的真谛.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现象的美学,提出相关见解,旨在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文化的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八小时以外的人生需要精彩演绎。也许,我们八小时之内工作激情的缺乏正是由于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之薪没被点燃。——题记"看云不妨人去后,对花只恨酒来迟。"只有拥有了独享宁静的美丽心境,拥有了诗酒赏花的情致,才能拥有诗意的人生。也只有拥有这颗善感之心的人,才能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