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兴华 《军事记者》2013,(11):51-52
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证明.舆论战作为“第二战场”日趋凸显.其独特作战功能,成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戴冰  范大鹏 《出版经济》2002,(10):46-48
战争,这个几乎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伴随其左右的“政治现象”,是人类永远无法挥之而去的梦魇。对于处于战争中的人们来说,这个梦魇更是如此的真实;而对于我们这些从未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战争的恐惧却只能从那些参加战争的人的叙述或者艺术家们的描述中略有感受。哎,人真是种奇怪的动物!当我们能暂时、很轻松地躲开战争这个可怕的梦魇时,却又想去体验其中的那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赢得现代战争》:美前四星上将眼中的美伊战争维斯利·K·克拉克(美) 著青岛出版社2004年5月该书从海湾战争以来十年的美伊关系直到一年前的伊拉克战争的前因后果、布什政府的战争计划、期望与实际效果的分析入手,对“9·11”以来,布什政府在反恐旗帜下的强硬对外政策提出了批  相似文献   

4.
自美英联军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以来,全球媒体都采取各种形式与手段进行“快速报道”与“追踪宣传”,伊拉克军事报道已成为全球亿万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中的传媒战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和平 《军事记者》2003,(7):11-12,25
伊拉克战争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围绕伊拉克战争的传媒战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这场战争,既向人们展现了信息化战争的新景观,又创造了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历史的多个第一:它是人类有战争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的战争;它是参与战争报道的新闻媒体数量和记者数量最多的战争;同时,它也是全世界由于新闻媒体传播而受众最多的战争。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战争的进程,坐在家里就能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新闻媒体使人们与战争形成“零距离”。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在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中,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以往的机械化战争…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而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电视,又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越战是第一次通过电视展示的“战争真实的恐怖”,对此,西方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众放弃对战争的支持,媒介主要是电视要对此承担责任。这种观点在美国的政治圈内比较“流  相似文献   

7.
刘雅楠 《大观周刊》2012,(16):2-2,4
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面对的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为糟糕的局面,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泥潭,财政赤字节节攀升,国际声望每况愈下。依据现状,奥巴马总统改变了小布什执政期间的“单边主义”路线,将战略指导思想从崇尚武力的“政权更迭”调整为“巧实力”的软硬兼施。奥巴马政府依据美国现状对于军事战略做出如此重大的调整,其深刻的背景值得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8.
对于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来说,与“非典”的搏斗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对于众多的媒体来说,在打响这场战争的同时,还进行着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就是新闻报道战。从4月中旬以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媒体们开始集中大面积地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个可怕的病毒身上。一时间,从报纸到杂志,从广播到电视,从网络到短信,各路诸侯纷纷辟出大量版面和时段对“非典”进行近乎于信息爆炸式的广泛报道,并从各个角度吹响了向“非典病魔”宣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开战以来,“宣传战”始终是整个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战双方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许多国家都宣称对这场战争实现了首次电视直播,媒体的国际传播似乎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威力,但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无论自己身边还是其他国家媒体所展示的,很难说客观真实地表现了战争的  相似文献   

10.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早成共识;并因此使记者在群众中享有颇高的威望。而记者还有另外一面,则尚少提及———那就是:记者还堪称“无枪之将”。如果记者的这一面得以宣扬,既能加强记者自身的激励,又可进一步光大记者的形象。为“无枪之将”提供佐证的,莫过于最近的阿富汗战争了,因为那里同时进行了一场“新闻战”。阿富汗战争,已经被称为“新型战争”、“反恐怖战争”、“第四代战争”、“灰色战争”、“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令世人目眩。而同时进行的“新闻战”,则也不乏激烈壮观,其样式不仅带有自己的特色,而且…  相似文献   

11.
王亮 《当代传播》2003,(3):79-81
战争舆论战略,是指一定国家组织或政治集团对有关影响战争成败的大众议论所做出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它随战争形态的变化而变化。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世界战争形态发生了显变化,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美国的舆论战略也随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向。主要表现为奉行更为积极的威慑舆论战略,采取更加成熟的新闻管制政策和实施“非线性”的心战舆论战略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和平年代的军事记者,到战火纷飞的前线采写战地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到军事演习场去报道,这恐怕是军事记者最兴奋、最难得的时刻了。  我所经历的海上大演习和台海军事演习,就为军事记者提供了“走笔沙场赋军威”的极好机会。敢于涉足“军事禁区”关注“军事热点”  提到军事演习报道,有人总感到会泄密,不好搞,不敢涉足问津。当然,军事报道不能不注意保守机密,这是自从有党的军事报道以来都要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人类自有战争以来,敌对双方对军情都有个保密问题。然而,有史以来大的战争却都有文字记载。就拿海湾战争、科…  相似文献   

13.
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几乎完全是由于新闻记者的原因而引起一场战争的事例,历史上是鲜见的。十九世纪末的“美西战争”被人们称为“新闻记者的战争”,又因为《纽约新闻报》主办人赫斯特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此次战争又被称为“赫斯特的战争”。赫斯特的时代正是美国新闻史上所谓的“黄色新闻”时期。新闻界以各种各样耸人听闻的、虚构荒唐的新闻来吸引读者。他们对每一件新闻都要加以渲染,以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关于非典的报道很多。在报道非典疫情突然发生的情况时,新闻媒体用词各异,有的使用“爆发”,有的却用“暴发”。 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的解释,“爆发”的意思是“(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例如发生战争。而“暴发”的意思之一是突然发作,例如“山洪暴发”。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5,(7S):23-23
1939年5月,发生在中蒙边境的诺门罕战争,是二战初期一场对二战战局有重要影响的战争。交战双方,一方是苏联和蒙古军队,一方是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战争持续了5个月,以日本关东军惨败而告终,被日本陆军省称作“日本陆军成军以来首次惨败”。著者松本草平作为一名参战战地医官,较真实地记录了这次战争的惨烈及经过,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自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反战派和拥战派的论战,主要是围绕战争的目的和动机展开,但一直纠缠不清。政治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民主和自由就能解释的。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和动机肯定是为了其国家利益,没有哪个国家会仅仅为了民主和自由,不惜冒天大的政治风险和生命的代价,去拯救别国人民。尽管如此,这场战争必然摧毁萨达姆独裁政权,客观上解放了伊拉克人民。” 广东 汪瑜  相似文献   

17.
《新民晚报》的“新民随笔”栏目开设以来,几位记者勤奋写稿,文章越写越好,文笔也越写越老练了。最近读到两篇感到很不错。 一是《春天的悲剧》,入笔处似乎说的是春天到,精神病患者屡屡发病,造成了一些悲剧,然而笔锋一转,又联系到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违反联合国宣言,悍然发动战争,像疯子一样对伊拉克狂轰滥炸,某种意义这又像是一种“战争精神病”。这一联  相似文献   

18.
徐强 《青年记者》2006,(12):34-35
战争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热点。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常常不惜血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调动最优秀的人员,运用最快速的机制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战争报道是现代新闻媒体争抢的一个“制高点”,被称之为“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可以说,战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最近世界发生了两场“战争”。一场是中国抗击“非典”的“战争”,另一场是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两场“战争”都对档案产生了影响。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使档案工作者走开,相反地给档案工作者提供了拓展业务的空间和展示自己的舞台:许多地方的档案工作者投身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见证了历史;一些地方挖掘馆藏,编辑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档案提供给有关方面,发挥了档案的资政济世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发出文件,提出要求,及时将防治“非典”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齐全、完整地收集起来。档案工作者积极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先后发动了四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战争期间,同时打响了一场场激烈程度不亚于正面战场的“新闻大战”。随着战争硝烟的远去。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