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39年12月初,刘少奇率中原局领导机关到达皖东后,立即指示王阑西筹备创办中原局机关报《抗敌报》江北版,他指示,这个报纸很重要。当时这个报纸对外以新四军政治部江北办事处名义出版。开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份报纸只能出油印版,但报纸出版后,仍在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后来由于有了铅印设备,出版了铅印报纸。随  相似文献   

2.
赵易亚同志简历赵易亚同志1917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农民家庭。从1935年秋开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经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介绍,于1938年2月进入陕西泾阳安吴堡青训班学习,先后任协理员、教育干事,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参军,先后任抗大一分校一大队三营十二队政治指导员;第十八集团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教育科科长;第十八集团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政治部宣教科科长;新四军三师九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新四军四师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中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山东兵团政治部宣教部部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后兼文化部部长、华东军区高级干部理论训练班主任等职。1954年10月奉命调北京,参加创办《解放军报》。先后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解放军报社总编辑、解放军报社顾问。1955年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晋升少将军衔。1985年离职休养。  相似文献   

3.
一、在革命的风暴中诞生《雪枫报》的前身是《拂晓报》。《拂晓报》,创刊于1938年9月30日,初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机关报,在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曾以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油印精美称著于敌后。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四师两万多人,遭到国民党顽固派汤恩伯、何柱国二十多万人的围攻。我军奋起反击,与敌转战三个多月,撤出了津浦路西豫皖苏根据地,向路东淮北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4.
这张照片是叶挺将军于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驻地拍摄的。叶挺将军随身携带的三件宝——手枪、手杖和照相机。他总爱拍些纪念照片,或送报刊发表,宣传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成长发展,或存作军史资料。正是由于他的这个爱好,先后有几百张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照片留在了人间。  相似文献   

5.
去年,南京军区某装甲师新闻报道工作与部队中心工作齐头并进,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前线》等军地报刊用稿500余篇(幅),50多篇新闻作品被报社评为优质稿,年底被南京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该师政治部主任王会能对新闻报道的关心支持和所做的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报刊,号召抗日,凝聚抗战力量,为抗日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抗战时期人民军队报刊作为党在军队中的喉舌,都“说”了什么呢?
  传播党的抗战主张
  抗战时期,人民军队报刊对于党的抗战主张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报道。第一,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八路军军政杂志》在发刊词中说:“巩固与扩大民族统一战线,是达到抗战建国胜利的总方针。”①《八路军军政杂志》在第一卷第二期,刊载了王稼祥的文章《回答破坏统一团结的阴谋》,揭露了汪精卫串通日伪,暗中防共的行为,重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②《前线周刊》的“工作指标为抗日第一,抗日高于一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第二,宣传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新四军《抗敌报》第33期发表的社论《武装自卫才是出路》号召苏北人民认清形势、奋起战斗、打走鬼子,全部军民不分男女老少都武装和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共同战斗。新四军《抗敌》杂志刊登的叶挺在新四军第二次参谋工作上的训词《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指出:“战争中参加的社会阶层的广泛性”,“在我们中国方面,当然更--求全民战争,因为敌人给我们的威胁,加于我们的压迫损害,是整个民族的。”④人民军队报刊宣传党的抗战主张,促进了军事战略的贯彻,促进了人民军队的抗战。  相似文献   

7.
除出版商、图书馆等对书评的重视,读者对书评的信任,庞大的书评队伍,完善的检索体系等外,美国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书评媒介亦颇引人注目。而在这个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组成的媒介体系中,书评报纸和书评杂志的历史尤为悠久,亦尤为书评研究者们所重视。一、美国书评报刊的历史沿革从范围、性质的演变来看,美国书评报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15年~1871年,杂志书评栏的开辟1815年,《北美评论》在美国创刊,它以每期两栏的篇幅刊登书评,从而揭开了美国书评报刊建  相似文献   

8.
郑健 《军事记者》2004,(5):59-60
在我军的报纸发展史上.曾出过一位外籍副社长——洪水。1937年12月11日.经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提议,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抗敌报》(《战友报》的前身)在河北阜平正式创刊。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报社主任(社长)。  相似文献   

9.
江小惠 《新闻知识》2006,(11):10-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长征中的报刊宣传,也创造了报刊史上的奇迹。在红军转战的万水千山,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党和红军各部队,办了一批油印的报刊。这些报刊及时宣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报道红军的作战行动和胜利,指导部队建设和群众工作,简洁明了,快捷高效,生动活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我们的报刊宣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正确鲜明的宣传导向红军长征中,党中央、中革军委十分注意报刊宣传工作,尽管条件极为艰苦,战斗十分频繁,红军军事领导机关和各部队仍主办了一批油印报刊。主要有: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办的《红…  相似文献   

10.
赵征 《新闻前哨》2002,(12):11-12
一、为什么要拍摄《新四军》湖北是新四军的老家,是当年新四军的主战场之一。新四军建立的第一个军部,就位于汉口的大和街,即现在的胜利街。新四军的历史是我党我军光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时代赋予我们电视人宣传老一辈的革命家,记录革命历史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拍摄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原突围》,突出表现了以先念同志为代表的中原军民顾全大局、甘于牺牲、英勇突围的大局观念和牺牲精神。而整个新四军的历史,则是一部以弱抗强、以小胜大、坚韧不拔、英勇奋斗直至最后胜利的英雄史诗。拍摄《新四军》,弘扬“铁军…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我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和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党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参加创办或主编过《新社会》、《人道》、《新青年》、《前锋》、《向导》、《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共产》、《红色中华》等重要报刊。1920年秋到1922年底,他受聘为北京《晨报》驻俄特派记者,回国以后,又长期负责中央宣传工作。在领导报刊工作和具体的编辑业务屯,瞿秋白积累了丰富的报刊活动经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报刊思想体系。鉴于学界对瞿秋白的报刊理论疏于整理,故本文在梳理瞿秋白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报刊编辑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抗敌剧团是新四军成立最早的部队文艺团体之一,为新四军的宣传与文艺工作做出过巨大贡献.目前关于抗敌剧团的研究较为薄弱,虽然有关新四军戏剧运动或者淮南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研究都提及了抗敌剧团,但是专题论文尚未见到.[1]有鉴于此,本文对抗敌剧团的成立、发展及其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潮报》是抗日战争年代新四军一师地区颇有影响的地委级报纸。在当时大后方西安举办的油印报展览会上,同新四军四师地区《拂晓报》等得到很高评价,并曾介绍到国外去,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伟大毅力与克服物质困难的最具体表现”。新闻研究所报刊史研究室方德同志带领几位研究生,从1982年起访问了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十多位《江潮报》老同志,收集该报史料,并交该报原总编辑徐中尼执笔撰写。徐中尼同志曾先后在南京召开了有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参加的在宁《江潮报》老同志座谈会,在扬州召开了部分当年读者的座谈会。1985年写成初稿,送有关同志核对补充。原稿较长,本刊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14.
一、《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及《万国公报》等的科技、地理、历史和新闻专栏在中国的报刊史上,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而同步的,这也反映了报刊专栏与报刊本身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史可查的中国最早的定期报刊应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相似文献   

15.
盐城·1941     
盐城,因盐而置县,因盐而"兴"城。历史的车轮驶入1941年1月,在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刘少奇、陈毅在此地重建新四军军部。今年的1月20日,为纪念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70周年,中共盐城市委、市政府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盐城曾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这段光荣的历史盐城人民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16.
位于江苏盐城市区的新四军纪念馆兴建于1986年,是目前全国唯一全面系统反映新四军从组建到发展、从巩固到壮大光辉历程的综合性纪念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江苏五大重点纪念馆之一。由反映新四军抗战为主题的主展馆、新四军人物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和重建军部旧址4大部分形成的主馆区,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馆藏新四  相似文献   

17.
朱煜 《贵州档案》2003,(4):34-34
繁昌保卫战 新四军第三支队在策应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后,在皖南前线开始对敌作战。新四军军部和东南分局进驻皖南山区泾县云岭后,军部和第三支队协同皖南特委,开辟了皖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11月8日至12月22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谭振林等领导下在繁昌进行五次保卫战。繁昌位于芜湖至铜陵一段长江的突出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为了保障长江通道,占领了沿江一线的据点。而新四军把繁昌作为联系江北与皖南的跳板,是皖南军部的屏障。第一次,1939年11月8日,  相似文献   

18.
刘亚 《新闻世界》2013,(8):190-191
《新疆日报》报刊广告是新疆报刊广告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反映当代新疆报刊广告发展历程,本文以1979—2009年间的《新疆日报》的商业广告为研究对象,力图全面系统的梳理该报广告数量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唐玉 《新闻世界》2010,(5):104-105
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伯循,字诱人。他是复旦大学的筹备创办人之一,是中国近代书法家、著名报刊活动家、教育家。本文以于右任在《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上发表的评论为蓝本,从报刊本身和报刊从业者双重角度,解读这位"报业泰斗"的报刊自律观。  相似文献   

20.
《新华报》是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机关报,也是新四军军部的机关报。该报发行于新四军活动区域,遍及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浙江等省,是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很有影响的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