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标准》中还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本文就指导瑶族学生写有瑶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建议下,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表现出一个原生态的自我。一、强调写作的目标——生命的成长许多学生写作热情不高,写作水平低最根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标指出:"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会时常感觉学生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让文章带有真情实感呢?笔者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梁琳 《现代语文》2014,(4):125-127
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生命的表述形式应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开放原则:除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之外,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心声,让“人”融入“文”,让“文”包蕴“人”。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了达到作文教学的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强调以下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6.
写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的学生怕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老师怕批,因为学生的文章中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有的写,写得好,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素材日记可以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选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事实上,这样的一段文字告诉我们一条写作之路: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这段文字又不断提及"真挚""独特""真切""创意",意在说明写作是充满个性和创造的活动。同学们,当我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课标的理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何谓创新作文?我想,只要是学生作文灵活自如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就是写生活""说真话诉真情""吾手写吾心"。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创新作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对写作的实质就是学生写"个性作文".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常说命题和半命题的作文是"带着脚镣在跳舞"。这个比喻道出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束缚了学生的心灵的现实。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也就要求写作要放飞心灵,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做文章的主体,发挥他们写作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展示一个完全自我的空间。刚才说过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中出现的弊端,而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呢?一、在生活中流露真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因此,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他们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生活中大  相似文献   

12.
作文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史记",在高考作文中大多学生的文章干篇一律,缺乏个性,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不敢直抒胸臆,追求四平八稳,所以好多作文没有亮点,甚至装腔作势,无病呻吟。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要求学生要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感性体验中取材立意,写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突出作文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写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的学生怕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老师怕批,因为学生的文章中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有的写,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门艺术,得有鲜明的个性。只有放射出个性光芒的文章,才会有人的灵性与活力;只有回复写作原动力的写作,才能发挥写作本身应有的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要求: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倡导自由表达,鼓励学生走出应试作文程式化的阴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看到的却是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由此可见,体验是写作的基础,体验是写作的前提,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学生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感受的保证。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体验、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写作指导,使学生将自己的认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没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写作的本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学生个性化心灵和个性化行为的书面言语行为,最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写作目的的第二条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不夸饰,不矫情,体现求真求实的书面表达基本原则。那么,怎样进行叙事类记叙文教学呢?一、真情实感的流露必不可少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得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巴金坦承:"我不是用文学技巧,只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