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刘翔的训练特点及近年来的参赛情况进行分析,论述了因刘翔成功给我国田径训练带来的改变,并提出未来一线运动员的训练趋势及训练特征,为教练员设计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厉智 《新体育》2009,(3):30-31
元月4日,陪伴刘翔去美国治伤的孙海平回到上海后,第一件事便是亲自辅导小弟子谢文骏训练。2月3日,他又带着谢文骏重返美国,让这位年轻小将做刘翔在异国训练的伙伴。这是否意味着谢文骏已经有了与同龄时的刘翔比肩的能力,意味着“刘翔二代”已经初露端倪呢?  相似文献   

3.
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赛前训练模式的训练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现代训练理论的角度对刘翔如何科学地备战奥运会提出一些训练学方面的思考。包括构建刘翔奥运会多年大周调控模式的思考,构建刘翔2008年奥运会年年度大周调控模式的思考,以及对刘翔2008年奥运会年度周期第二大周期的比赛期及其赛前中短期阶段训练调控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刘翔的成功再看"一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一鸣惊人,为中国的田径运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刘翔的训练较中国其他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由此对“一无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重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惊堂木     
刘翔引发现场混乱 4月12日,在北京某商业活动中,此前一直在上海进行恢复性训练的刘翔,作为形象代言人出现。这是刘翔在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之后,在商业活动中首次亮相。  相似文献   

6.
对刘翔多年系统训练运动时间学规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本力 《体育学刊》2007,14(3):95-100
从现代系统训练理论和运动时间的角度,对刘翔在2006年勇破保持13年之久的世界男子110 m高栏世界纪录的训练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2005年的非正常训练对刘翔2008年奥运周期的多年训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刘翔此次破世界记录并非是最佳的时间;刘翔多年训练中的竞技状态存在“一年高、一年低”的两年螺旋式周期性、节律性变化规律;刘翔这次破世界记录,是非常态因素非常态地集成出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7.
漫画角     
《新体育》2009,(3):80-80
春雪你好!我是刘翔最忠诚的“粉丝”,得知他手术成功十分高兴,听说他已经可以进行训练了,请问春雪,刘翔什么时候才能重返赛场?  相似文献   

8.
科学自信努力训练革新——中国田径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民族自信是伟大的力量,而迷信可造成对自信的巨大打击.刘翔、罗伯斯共同盖过了无数世界高手,而一人被视为薄弱民族的特例,一人被认为是杰出民族的必然表现,这显然是以迷信冒充科学.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展示出灿烂的进化现象,这是训练方法进化运动的表现.陈旧的训练方法,导致中国田径大面积落后;而胡鸿飞、孙海平从事训练革新,就出现辉煌的新星.克服迷信,钻研科学,这是中国田径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训练理论和运动潜能学的角度.对刘翔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勇破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的若干非常态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训练学的思考。认为刘翔的超人天赋和多年的科学训练,使他已具备了创造新世界纪录的内在竞技潜能.刘翔本次创造新的世界记录是多种“非常态”相关因素集成表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相对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跨栏项目特点,在调查、咨询部分优秀教练员和跨栏专家的基础上,结合刘翔平时训练内容和手段,确定影响刘翔竞技状态评价指标及权重,通过对刘翔的竞技状态评价指标数据的监控,可以有效地观察刘翔的竞技能力变化和发展,及时向教练员反馈与交流,为调控训练过程提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针对刘翔受伤及术后复出进行训练学分析。110 m栏项目技术特点和频繁的带伤参赛以及缺乏主动的恢复与调整是刘翔受伤的主要因素。跟腱伤术后积极主动恢复调整与科学训练让刘翔再次回到比赛跑道,并以"七步上栏"技术跑出12.87 s的2012年迄今世界最好成绩。从运动训练学视角对刘翔受伤、术后主动恢复调整与革命性的技术改进进行训练学分析,以期为我国这一运动项目更科学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翔作为中国田径史上的传奇人物,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退赛,再到2009年10月刘翔复出,引发出了"刘翔现象"。通过对"刘翔现象"的文化学剖析,一方面透视了观众观看竞技体育运动时心态的不成熟以及媒体和商家大肆炒作和包装刘翔,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体育在今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借鉴,有利于我国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信息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查阅有关刘翔训练与比赛的数据资料,联系训练与比赛的实际,收集刘翔的个性心理行为和激烈竞争中心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资料,求证刘翔对不同的赛事和不同对手的心理活动规律.可以肯定:刘翔110m栏的成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一定会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训练理论和运动潜能学的角度,对刘翔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勇破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男子110 m栏世界纪录的若干非常态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训练学的思考。认为刘翔的超人天赋和多年的科学训练,使他已具备了创造新世界纪录的内在竞技潜能,刘翔本次创造新的世界记录是多种“非常态”相关因索集成表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相对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5.
刘翔取得的辉煌成绩与孙海平教练先进的训练理念密切相关。在刘翔成功的历程中,孙海平教练坚持从专项化训练、高强度负荷训练、小周期训练、以赛代练、多因素组合训练以及结合运动项目和运动员个性训练等6个方面,来发展并积极实践其先进的训练理念,并紧跟现代110m栏发展趋势,其训练理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优秀110 m栏运动员跨栏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收集3名获得过奥运会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的我国新老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锦赛前7名等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李彤的跨栏步技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状态下攻栏的技术好于世界选手,但他栏间3步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能力明显差于对方;刘翔栏间3步跑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速度强于世界选手,史东鹏与世界选手十分接近,但他们的过栏腾空时间长,其原因分别是由于起跨角大,下栏距离长而引起.另外,史东鹏起跑至下第1栏的速度明显差于世界选手.分析出我国新老优秀110m栏运动员能走向世界的技术因素与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我国其他110m运动员所借鉴,同时也有利于刘翔、史东鹏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收集3名获得过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的我国新老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锦赛前7名等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李彤的跨栏步技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状态下攻栏的技术好于世界选手,但他栏间3步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能力明显差于对方;刘翔栏间3步跑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速度强于世界选手,史东鹏与世界选手十分接近,但他们的过栏腾空时间长,其原因分别是由于起跨角大,下栏距离长而引起。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新老顶尖110m栏运动员能走向世界的技术因素与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我国其他110m运动员所借鉴,同时也有利于刘翔、史东鹏今后能够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对2012年英国伯明翰国际田联特许室内赛60m栏决赛中国飞人刘翔和古巴跨栏名将罗伯斯的时间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刘翔凭借超强的加速能力,全程不断加速的特点,在起跑反应落后的情况下以较为明显的优势获胜;同时也表明,刘翔跨栏技术还有待提高,在伦敦奥运前对刘翔跨栏技术还可以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运用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刘翔与罗伯斯在伯明翰的60m栏室内赛的时间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刘翔八步改七步上栏成效尽显,比赛虽"胶着"但仍以明显优势取胜并独占世界短跨项目的第一集团。同时还指出:短距离速度性项目反应时固然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刘翔如果反应时能提高到罗伯斯的水平,并且七步上栏技术更为成熟,那么刘翔2012伦敦奥运会夺冠的可能性将会很大甚至再次打破110m栏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