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型:综合欣赏课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目的: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欣赏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音乐内涵,懂得音乐要素与乐曲情感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导入课题1.听《四小天鹅舞曲》进教室。问:刚才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四小天鹅舞曲》)想一想这四只小天鹅的心情怎样?(开心、高兴)2.听《场景》音乐比较乐曲情感的不同。问: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一首乐…  相似文献   

2.
春天来了     
年级:小学第四册教学内容:歌曲《郊游》欣赏《嘀哩嘀哩》(人音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演唱《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在学会歌曲后能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郊游》。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点击课件,播放音乐《嘀哩嘀哩》,迎接学生进教室。2.与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3.谈话引题:春天在哪里?大地的景象有什么变化?1.引题:这么美的春天,你最想做什么?2.点击课件,播放歌曲…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一、喜欢聆听进行曲,能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二、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在军训期间列队行走时用什么来统一步伐的?(口令)如果没有口令,还可以通过什么来统一步伐?(音乐)你觉得怎样的乐曲或歌曲可以用于行进中?能举例吗?2.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请学生伴随音乐的节奏踏步走,体…  相似文献   

4.
年级:职高幼师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舞曲及其种类,了解其相关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并以视、听、唱、舞、奏等参与———体验的手法,多方位感受舞曲的曲调、节奏及音乐表现风格。2.通过即兴舞蹈展示,提高学生音乐再创作能力与整体配合协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对舞曲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及运用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面具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范例法、启发法、演示法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法、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运用曲例:《匈牙利舞曲》、《蓝色…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 .通过变奏手法的简单应用 ,让学生了解在同一首乐曲中进行变奏 ,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2 .通过课外收集变奏曲和在课内对《闪烁的星星》即兴变奏及表演 ,培养学生多元性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3 .巩固口风琴吐奏法 ,能运用气息的连断来表现变奏后的情绪变化。教学重点变奏手法的基本运用及运用口风琴的吹奏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教学具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小军鼓、节奏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Calkwalk软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范晓宣MTV音乐《铃儿响叮》进教室 ,并做律动。二、复…  相似文献   

6.
陈彩彩 《儿童音乐》2010,(10):78-80
案例背景:这是一堂六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瑶族舞曲》。这首欣赏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瑶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我的教学设想是:先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来初步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绪,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来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秋》教案     
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3.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比较、总结音乐与文字、美术等姊妹艺术在表现“秋天”同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听及对生活的观察产生联想、想象,进行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表演。2.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音乐、美术、文学三者在表现“秋”主题共性与特点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秋的精魂、秋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3册第三单元———《伏尔加船夫曲》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2.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重点:1.把握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和歌曲的主题思想。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教学准备:课件、磁带、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两种不同的情绪1.欣赏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图片,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提问: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是…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较为枯燥无味、了无生趣,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这些艺术带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其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那将会是充满了活力和情趣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了许多充满童趣的童话和文情并茂的散文、现代诗歌及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等作品,且很多课文都配备了精美生动的插图,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将语文与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有机结合,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语文与音乐相结合,渲染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音乐,或配乐朗读,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学生们可以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朗诵、感悟、体验,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从优美的乐曲中体会课文的内涵,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在教学《山中避雨》这一课时,我适时播放二胡曲《渔光曲》、钢琴曲《命运》及小提琴曲梁祝》选段,学生们都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这些乐曲中。通过欣赏这些乐曲,学生理解了作者对二胡的偏爱,同时,认...  相似文献   

10.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激发人的灵感,鼓起人的勇气。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适当的音乐手段,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创设艺术氛围,创设审美的物境和审美的心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曲目,是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假使们我们不去打仗》这首小诗时,我首先播放了《国歌》。这支在中国革命史上永远闪烁着战斗光芒的革命歌曲,表现了当时民族危机的深重,唱出了团结战斗的意志,这与《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一致。当学生们听得热血沸…  相似文献   

11.
年级: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册)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音乐知识:音的强弱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学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音的强弱知识处理歌曲。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大堂鼓、小粉笔头教学过程:学生活动1.学生听音乐作拍手的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您好!徐老师您好!1.学生回答:第一次强,第二次弱。2.学生听辨。学生寻找、模仿生活中遇到的强和弱的声音。学生观察老师敲击大堂鼓,在大堂鼓发出的音量大小不同时,鼓面上的小粉…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课堂上你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你将发现学生中蕴涵着无穷的创造力,教师自己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如果你能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有体验的问题走出教室,你将发现你已经把学习数学兴趣还给了学生,你的课堂教学将充满活力。近年来,我在构建学生主广东教育2003年第2期体参与数学再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的教材、开放的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是我们以代数下册P.14例9为背景,通过“类比———猜想———证明”这一数学发现的最基本模式,让学生从整体去领悟和积累数学原始…  相似文献   

13.
缪旭晨 《现代语文》2006,(12):71-71
一、创设情境,饶有兴趣中学 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此话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时,课前先将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画像,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歌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等场景图片,让学生置身于音乐之都。课一开始,我播放了贝多芬的名曲《命运》,并投影了课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欣赏课中适当地、恰如其分地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就能把音乐欣赏课上真、上活、上美。在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多媒体分别播放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然后利用多媒体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通过教学实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具有模仿性和不固定性。在教学苏教版《狮王进行曲》时,为了帮助学生听辨音色,理解音乐,听懂音乐,我从游戏入手,特意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脚印。其游戏规则是:1.巨大的脚印象征着狮王。当学生听到钢琴的低音区模仿威武雄壮的狮王时,请学生用大脚印表示,并随乐曲旋律在黑板上粘贴狮王行走时的脚印。2.红色的脚印代表狐狸。当学生听到钢琴弹奏的音乐渐渐明朗时,请学生贴上红色的脚印。3.许多小脚印代表其他不同的动物。当钢琴弹奏由低音区转向高音区时,请学生再贴上这些小脚印。4.渐强符号代表狮王的吼声。当…  相似文献   

16.
一、课名:《春雨交响曲》二、类别:完全研究性艺术课三、完全研究性艺术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围绕创设《春雨交响曲》的艺术情景开展研究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2.引导学生去收集、查找、选择、自制打击乐器的资源,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及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去探索和创造春雨交响艺术形象。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艺术实践能力。四、完全研究性艺术课前准备教师:1.网上下载有关雨中情景及下雨的各种声源。2.收集能表现一定艺术形象的声源,打击乐《鸭子伴嘴》音响等。学生:备用一些通过网上查找或大自…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一册第四课教学目标:1.聆听、演唱小动物歌(乐)曲,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2.参与歌词编创,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3.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伴奏。教学意图:以童话故事为主线,以编、唱、打、演为手段进行教学。教学准备:钢琴、课件、动物头饰、打击乐器教学过程:第一步:音乐童话故事导入听音乐《三只小猪》进教室。(放课件)师: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音乐童话故事: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只猪妈妈,它有三个孩子,一个好吃懒做,长得白白胖…  相似文献   

18.
《红领巾》2010,(6):14-14
《二泉映月》《梁祝》《常回家看看》《巴比伦河》……当一个4岁儿童弹奏这些名曲时,你也许不会觉得惊奇,但如果这名4岁儿童双目失明,并且能无师自通地将仅仅听过几遍的音乐,用电子琴流利地弹奏出,你一定会惊呼:“天才!神童!”  相似文献   

19.
正古典音乐乐曲优美,无歌词,非常适合我们进行教学尝试,他能给予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如何把抽象、高深的古典音乐作为音乐教学内容让幼儿去感知和欣赏呢?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作者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梁祝》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因此本人尝试让幼儿把对音乐的感受与联想借助绘本故事使古典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因为适合幼儿的绘本贴近幼儿生活,情节简单,画面生动形象,更能引发幼儿的共鸣,把乐曲旋律与引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听、说、读、写的练习。练习,要在精讲的基础上进行,要让学生能在课堂内有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课堂成为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阵地,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去设计课堂练习呢?具体地说,设计练习时必须坚持以下“五性”:1.激发兴趣如《荷花》一课,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在讲完第四段后,设计这样的练习:录音播放恬静的音乐,渲染荷花静态的美景,让学生听录音,想象“我”变成一朵荷花,并以“我是一朵荷花”为题说一句话,学生对此很感兴趣。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