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位老师事后告诉我的故事。看得出,她在反思也在求助。我于是成了耐心的听众,倾听也是一种帮助。 她正在组织孩子们摆一些盆花,花是学生自己养的,校园生活里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盆自己的花。不小心,两个学生碰到了一起,一位学生的花盆摔在地上,破了,便哭起来。老师出于责任,让另一个孩子当场道歉,可是固执的孩子不肯,原因在于他不是故意的,而且老师有点过于严厉,孩子仍然没有道歉。  相似文献   

2.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她讲完就完了,我一直记到现在。因为我的朋友讲故事时用的是第一人称,所以,为了忠实于她的风格,下面我用第一人称讲。她当时讲这个故事给我听是为了让我了解我所处的环境,现在我重复她的故事,是因为我发现可能并不是一两个人面临这样的环境。"我大约有六年没有见过他了,在朋友的沙龙上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坐着。那个沙龙上全是文化名  相似文献   

3.
琦,是个幸福的女孩,我这样认为!“在亲人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我的舅舅了!”琦眼中充满光彩地说道。“他比我的父母对我还好!除了舅舅,就是外婆了!”“那你的父母呢?”“呵~我的父母?都不知道排到第几位了!”……我无奈地笑着,对她的生活并不了解,所以也不好发表什么言论,只有倾听,加上微笑!刚刚开完家长会,琦把她的舅舅叫了过来。散会,回家。一路上琦很不开心,觉得自己对不起舅舅。我看出了她的心思,但是没有什么语言,还是用我自己一贯用的方法,让她一个人想,一个人悲伤!从悲伤中总结,从难过中长大……我们走到车站,不知怎么的,说起了家人,她…  相似文献   

4.
雪人     
《家庭教育》2006,(12X):32-32
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虽然整个故事并没有一个字,而只有一些用彩色铅笔勾勒的图画。曾经有人追问过作雷蒙,为什么《雪人》没有一个宇?他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让雪人开口说话,主人公不说话,其他人就没有必要说话了。但尽管不着一字,我们还是从彩画中读出了一个温馨的故事:男孩堆的雪人梦幻般地活了。他被小男孩邀请到家里。雪人对一切都觉得新奇。他戴上小男孩妈妈的草帽……第二天早上,男孩起床醒来,发现阳光照射进了房间,他飞奔向家门外,看到的却只是融化的雪人,只留下那顶帽子……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堆起雪人,雪人却化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情景似曾相识。但每个人读到。却会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或是富别。或是梦幻。也或是温暖……  相似文献   

5.
聆听D.J.     
也许是自己从小学习配音的缘故,对于声音特别敏感。关于音色的评论亦能侃侃而谈。一部电视剧,一部动画片,一首歌,一个故事,一次讲演……这也便造就了我喜欢听广播电台节目多于看电视节目。因为广播节目可以让我专心倾听,尽情体验,认真学习,从中获得自身艺术的拓展空间。晚上,我做完作业,将耳机塞入耳中,闭上眼睛,深呼吸中休息一番,准时聆听每晚10点档的“欢乐调频”。很喜欢这档节目的主持人———盈枫。她的声音自然、平和,融入到温柔的夜里,不紧不慢、一字一句地向你倾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她不会因为某位明星特别走红就播放他的歌。在…  相似文献   

6.
我百无聊赖地看书。当我翻开其中一页时,六个不起眼的铅字刹那间震撼了我的心!它背后的故事,几次让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暂不提这六个字的出处,先请听听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时的纳粹集中营里,关着一对母女,妈妈是女儿的惟一亲人。在那死神相伴的日子里,小姑娘的笑使人们充满了希望。可是不久,妈妈被一群荷枪的士兵拉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妈妈呢?”小姑娘不知道这一切,只好问大人们。“她……”人们哭了,“妈妈去找爸爸了,她会回来的,孩子。”于是小女孩不再哭了。终于,她听到了红军坦克的轰鸣——可是此刻,坟场上已挖好了活埋用的大坑……人…  相似文献   

7.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给个馍馍哄下来。”我一直觉得这首童谣就是说女儿的。这只已经上小学四年级的“小老鼠”,如今,你仅仅用馍馍是哄不下来了,还要时不时被她教育一番。前段时间,女儿为自己没有电动车而闹脾气。为此我们娘俩已经干过多次“仗”了。我拿老掉牙的故事去教育她:有一个人为自己没有鞋子而烦恼,当他走到街上时,却发现有人竟然没有了一双脚。这故事很有启发性,这说明了……没等我把中心思想归纳完,女儿就开始反驳:天下没有鞋的多了,没有脚的人也多了。如果他们仅仅满足于双脚,而不想要鞋子,要衣服,要房子,那不是要贫穷…  相似文献   

8.
邂逅小女孩     
又看了一遍《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不禁有了走进故事中去邂逅她的冲动。走进故事中,我一定会买下她所有的火柴,让她可以安心回家过年;走进故事中,我一定要送她一件棉衣,让她不再害怕寒冷;走进故事中,我一定要送她一双棉鞋,让她不用光着脚在雪地上走路;走进故事中,我一定要送她一个火炉,好让她有持久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雪带着美丽的笑靥又一次悄悄地来找我了.当我伸手去摸它时,它却幻化成了我心里的一个微笑.望着这漫天飞舞的精灵,我闭上眼睛回忆起往事. 记得那天大雪纷飞,妈妈为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她用温暖的大手拉起我冰冷的小手,带我到了户外.她没有陪我玩雪,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在雪地里翻腾、打滚,看着我把雪捏成一个个圆圆的小球,然后扔出去,看着我的笑容变成一朵雪地里含苞待放的梅花……妈妈那温暖的目光让我感觉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但我却琢磨不透她的心思.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妇人身着一件已经有20年历史的粉红色花裙子,沿着河堤向他走过去。她那灰白的卷发被一顶带面纱的礼帽遮盖住了。在他的眼里,她在雨中磕磕绊绊向前行走的样子,就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她走得很慢,每走几米就会停一下,凝视着河面。河已经被雨水吞没,水也变成棕色。接着,她将手放到右耳旁,好像是在倾听什么似的。她听到自己疯狂的喊声:“我来了!我听到你了!我来了!”  相似文献   

11.
愿望     
这是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妇人身着一件已经有20年历史的粉红色花裙子,沿着河堤向他走过去。她那灰白的鬈发被一顶带面纱的礼帽遮盖住了。在他的眼里,她在雨中磕磕绊绊向前行走的样子,就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她走得很慢。她每走几米,就会停一下,凝视着河面。河已经被雨水吞没,水也变成棕色。接着,她将手放到右耳旁,好像是在倾听什么似的。她听到她自己疯狂的嘁声:“我来了!我听到你了!我来了!”  相似文献   

12.
母亲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文友小余给我讲了他的故事——我很小就没了母亲。整天酗酒的父亲几乎就没有管过我,我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候的家是冰冷的。我很少看到父亲,我也讨厌见到他,因为他醉酒之后经常打我。我遇到现在这个母亲,缘于我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次郊游。就是那次郊游,我病了,发高烧,只好暂住在乡下的一户农家里。农家的那位妈妈特别好,一共照顾了我六天。那六天,我得到了长大以来最温暖的爱。她看我的眼神,是那么慈祥,那么温和,我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像受到温暖的爱抚,熨帖无比。我走的那天,她告诉我,她是我母亲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让我管她叫姨。我才明  相似文献   

13.
土壤,是地球上成分最复杂的存在之一。她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世间万物无一例外的终点。从一粒种子无声的发芽,到不知多少年后的落叶归根,大地女神用她神奇的力量催生了一个个不断轮回的传说与故事。而我们也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听着这些温暖的故事渐渐成长。于是你以为你了解这片土地了,因为她只是如此安静地躺在你的脚下,但是盖亚却露出温和的笑,她想告诉你,关于土,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4.
我不知道这封信要写给谁.其实,我不想写给任何人,也没有谁愿意试着去倾听.我固执地用了信的格式,我需要的只是用笔尖在纸上划出痕迹,需要一个动态的姿势.因为我不想凝固,一如我不想出声.……  相似文献   

15.
我不知道这封信要写给谁.其实,我不想写给任何人,也没有谁愿意试着去倾听.我固执地用了信的格式,我需要的只是用笔尖在纸上划出痕迹,需要一个动态的姿势.因为我不想凝固,一如我不想出声.……  相似文献   

16.
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别样的早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小琪,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子。那时,我在一个私立的贵族学校教书。小琪长得高高的、胖胖的、头发短短的,和男孩子一样。家境非常好,却没有亲情的温暖。她的父亲已经50多岁了,曾经有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在上课时,我心血来潮,顺便出了个题目:《我为语文老师画张像》,“要求学生运用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的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没想到,学生除了抓住了我的不苟言笑.严厉这几个方而来写,我在学生笔下再也没有其他方面特点了。有一个同学则不同其他的同学:她生病了,我把她送进医院,当时她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我在医院照顾她打点滴直到深夜,有这样一个细节:她一直非常怕打针,当护士拿出针头时,她已经吓晕了,我用微笑鼓励她,并轻声安慰她:别怕,别怕……她在作文中写道:“当不苟言笑,平时严肃的林老师,在我被护士的针头吓晕的时候,他突然向我微笑一下……原来他是会笑的,还有他亲切的话语,我顿时什么也不怕了……”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个以书为友的小男孩儿,名叫马丁。他住在哪儿,这倒没关系,或许就住在维也纳,或许在纽约、罗马、斯德哥尔摩,或许在芬兰或西班牙的一个小山村里。马丁和祖母住在一起,祖母待他可好了,好就好在她常给马丁讲故事,谁也没有祖母的故事讲得好听。在那漫长漫长的冬夜,每天干完活儿,她就坐在壁炉旁,一边织毛线衣一边开始她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啊……”或者“那时你还太小,不记事儿呢,听着,故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一、课文简说《用心灵去倾听》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心灵之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篇幅很长,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文章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  相似文献   

20.
孤独的红伞     
雨在下着。我和一位朋友撑着雨伞在路上走着。我看看朋友,她今天的神情似乎有些异常。当走到岔道口时,一个扎着红蝴蝶结的女孩挽着妈妈的手从我们身旁走过。这时,朋友的眼睛突然湿润了。我不知道她看到这情景为何会如此伤心。她平静地说要给我讲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那天晚上。一个小姑娘将爸爸临终前买给她的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