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小常识     
【奏鸣曲式】西欧古典曲式结构之一,主要用于器乐曲。是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主要乐章(通常是第一乐章)的特征,也是“单乐章式的”歌剧序曲与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是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一生的创作数量浩瀚,种类繁多,在音乐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被尊称为"乐圣"。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后人将其作品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与《圣经》类比,誉之"音乐中新、旧约全书"。他的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部分采用奏鸣曲式写成,但也有非奏鸣曲式的,这体现了他对传统奏鸣套曲结构布局的突破,这对后来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贝多芬四首钢琴奏鸣曲非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这一结构现象的分析与研究,试图为丰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研究尽一些微薄之力,为钢琴曲的创作及演奏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熠 《文教资料》2007,(12):121-123
通过对奏鸣曲、交响曲的简述,结合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分析,说明了奏鸣曲在交响乐中的运用,认为这部作品中奏鸣曲式的运用更加确定、体裁更加完善,体现了奏鸣曲对音乐的统一与发展,也体现出人类理性思考在音乐实践中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的辩证观 ,该文指出贝多芬以辩证思维的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古典奏鸣曲和奏鸣曲式 ,它具体表现在贝多芬的主部和副部主题 ,具有真正的对比意义 ,它们不仅在调性和音调上对比 ,而且在音乐性格上对比、并置。主题的广阔发展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部充满了矛盾 ,紧张的戏剧性冲突成为了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各乐章之间不仅是对比并置的关系 ,而且音乐创作中戏剧性因素又使各乐章前后连贯呼应 ,音乐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莫扎特运用奏鸣曲式结构创作的相关技术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音乐小词典     
【奏鸣曲】Sonata(意)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十八世纪起指一种由三、四个各具特色的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曲,如钢琴奏鸣曲等。也指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  相似文献   

7.
<正>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协奏曲、管弦乐、戏剧配器、歌剧等,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可谓是贝多芬音乐遗产的重要部份。他所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永恒的艺术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是古曲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或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组成。其中,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主要依据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而流露出悠静与甜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8.
音乐小常识     
【序曲】Overture(英)序曲分:(1)歌剧、神剧、舞剧、电影等开始前演奏的管弦乐曲,内容常有暗示剧情的作用;(2)音乐会序曲。纯粹为音乐会演奏而作,只一个乐章,管弦乐作品。通常为标题性音乐,与歌剧、舞剧等完全脱离关系,而只是采用奏鸣曲式结构,用管弦乐队演奏的独立器乐作品。如《春节序曲》、《一八一二年序曲》等。【叙事曲】Ballata(意)欧洲古代泛指一种抒情的、叙事的,通常具有民间传奇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诗歌片段。十九世纪起,人们把采用叙事诗作为歌词,谱写成有钢琴伴奏的独唱曲称“叙事曲”。如舒伯特的《魔王…  相似文献   

9.
交响曲,即交响音乐。“交响曲”一词源于古希腊文“Syvrphonoia”,原意为“和声”,是同时发响的意思。人们经常把它喻为音乐之国的神圣殿堂。它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奏鸣——交响套曲),其曲式结构不一,典型的交响曲含有四个乐章,除此之外也有三个乐章、五个乐章、两个乐章甚至一个乐章等形式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10.
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中的"分"与"合"是曲式结构的组合原则,在长度短小、结构连接紧密的作品中,"分"与"合"的原则常给同一首作品带来划分不一的现象。以贝多芬第28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为例,探讨奏鸣曲式中的"分"与"合"。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C小调op.27No.2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的传统模式,以一种崭新的面孔展示于世人面前。激动思索带有幻想的第一乐章,充满痛苦与忧愁,轻盈、明快的第二乐章冲淡了第一乐章的情绪,一气呵成地把第三乐章中暴风雨般的火热激情推向了巅峰。在该曲的演奏教学中,应该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使演奏的风格准确反映作者的原意。  相似文献   

12.
《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具有音乐素材简洁、结构安排新颖独特、奏鸣曲式的拓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论述了莫扎特及他的奏鸣曲风格,并以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为例,具体阐述了莫扎特奏鸣曲的弹奏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以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OP57为主线,以古典奏鸣曲式的复杂结构为依据,从动机、转调、调性、曲式四个方面的创新来彰显贝多芬创作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郝梦 《闽江学院学报》2015,36(1):92-97,132
郭祖荣《第十四交响曲》是一部带引子和尾声的、副部主题倒装再现的、两个插部代替展开部的回旋奏鸣曲式构成的单乐章交响曲。乐曲引子部分的两个五音核心动机材料贯穿于全曲各乐部主题,形成同构异态,并按照引子核心动机二的上方二度音调布局全曲各部分的主要调性,从而实现引子核心动机对全曲的整体控制力。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以一种全新的样貌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下,它运用古典奏鸣曲式,却呈现浪漫主义情怀,而舒曼的奏鸣曲,可谓是这一时期奏鸣曲创作中闪烁的瑰宝,本文将探讨舒曼《g小调钢琴奏鸣曲》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略论钢琴奏鸣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钢琴奏鸣曲的由来及发展为主要内容,叙述了奏鸣曲由尚松,坎佐纳,组曲等演变成为古典奏鸣曲的历史,分析了斯卡拉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人的重要作品,及其分别对钢琴奏鸣曲式,思想,内容等方面所作的贡献,章的目的在于理清奏鸣曲的发展线索,同时也希望当前的音乐创伤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理念,从而表现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门德尔松一生中不断地写器乐的协奏曲,在所有的器乐协奏曲中,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0)是他的协奏曲创作中的高峰。这首作品,最能代表他一生为之奋斗所创作出来的新风格。第一乐章是快板,2/2拍,奏鸣曲式。莫扎特、贝多芬所建立的那种协奏曲的传统手法,以大段的前奏陈述主题,门德尔松在这支协奏曲里,只用了一个半小节的准备,独奏的小提琴便像早已准备好了似的,以那激情的旋律开始迫不及待地高唱起来。  相似文献   

19.
门德尔松《无词歌》作为一个小型器乐体裁为人们所喜爱,在48首作品中有几首创造性的使用了奏鸣曲式这一原本为大型器乐体裁常用的曲式结构形式。本论通过对其中四首作品的分析,以论证门德尔松作品中奏鸣曲式结构的"返祖"现象及其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艺术。分析了第一乐章基本的结构及演奏技法、作品的艺术意境以及做为弗兰克唯一的小提琴作品《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