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指向性、培养模式具有工程实践性、培养过程具有“产学研”协作性、培养内容具有专业领域性等培养属性,然后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为例,探讨了“以用为本、产学研协作、校企联合” 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与先进制造技术相适应”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之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培养经验,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的性质决定着其教学有别于其他形式的研究生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显著提高二者成正相关和采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有效性,这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近几年教育部加快了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步伐,丰富了研究生教育类型,逐步改变了长期形成的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国家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当年招收5万名,2010年增加到11万名。工程硕士是目前国内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也是工科院校招收的主要专业学位类型。如何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抓住机遇,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面  相似文献   

6.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26所“特需项目”高校为调查对象,以项目《中期考核总结报告》为主要文本,调查分析了这些学校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特色。调查表明:“特需项目”高校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为起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找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应用型高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等多方面初步形成了适合校情的培养特色。指出这些高校在招生就业和实践环节、服务需求与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并对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做法:明确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国际素质;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精心设计培养环节,建设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培养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同时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浙江万里学院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 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用”四阶段递进式、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即研究生入学后,经过企业见习、理论学习、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等四个阶段的培养,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探索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是构建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应用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能力养成;加强"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估机制,这是提高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