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指南。在该课程绪论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充分探讨交流,全面了解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从必要性、教学设计和体会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俊 《科教文汇》2010,(22):21-22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特色以及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加强素质教育、把握教学重点和加强教学实践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董玉节 《科教文汇》2011,(19):21-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指南。在该课程绪论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充分探讨交流,全面了解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从必要性、教学设计和体会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叶朋 《科教文汇》2010,(29):22-2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二为一。本文重点阐述两部分内容融合的必要性,两部分融合遇到的难题:教学内容原则抽象且缺乏体系、教学学时有限难以合理分配、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影响两部分融合。  相似文献   

5.
肖寒  饶波化 《科教文汇》2014,(10):34-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现代传媒教学法、学生演讲法、案例教学法等。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式教学法、现代传媒教学法、学生演讲法、案例教学法等。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防灾科技学院思政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3+2"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推广实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此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金慧 《科教文汇》2013,(35):8-8,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生的必修课,目的是使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法制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文侧重探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的内涵、设计思想、课堂实践、课外实践两种教学模式论述,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鲜明厚重的历史性、与时俱进的教育性。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想提高其教学实效,可充分借鉴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切实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推动课程革新与教学进步。  相似文献   

10.
许敏燕 《科教文汇》2014,(8):41-41,48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现“去本质化”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表现为实效性遮蔽政治性;在教学主体上,表现为实务性高于政治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实用性替代教育性。回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本质属性,就是回归其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评价范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指向等方面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和修养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显示教师丰富的知识魅力,展示教学艺术魅力,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154-154,15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课程改革后由于多方原因给任课教师带来教学的困惑,从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拓展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创新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等方面入手对于开展该学科教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涂歆 《知识窗》2011,(6X):63-64
教学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具体课程教学的需要,有效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特点、教育教学需要及拓展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价值,将拓展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进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5.
陈伟 《科教文汇》2009,(21):74-7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系列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并不能完全照搬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伏晓春 《科教文汇》2014,(25):34-35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基于具体课程教学的需要,有效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特点、教育教学需要及拓展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价值,将拓展活动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形式的改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进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上好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考察了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效果。研究随机选取了南京某大学2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班级(实验组),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知识的教学干预,并将干预效果与另外2个未接受干预的班级学生(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初的生命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得分差异均不显著,但是实验组在干预之后的生命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发现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研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宠 《科教文汇》2008,(13):21-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适应新形势需要,如何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增强其实效性,这既涉及教学内容的处理,也涉及教学情境的优化问题,本文拟就这两方面对其教学改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