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主要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以"数控机床和零件"为载体,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了"认识数控机床、观察分析数控车床、观察分析数控铣床、观察分析加工中心、阶梯轴的编程与加工、带螺纹轴的编程与加工、手轮槽的编程与加工、凸模板的编程与加工、基座的编程与加工"等9个项目,25个学习情境,67个工作任务,并对其中的"凸模板的编程与加工"学习情境进行了教学单元设计.  相似文献   

2.
《模具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整合了数控铣床操作、手工编程、UGNX自动编程和加工工艺等内容,体现了模具制造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反映了个人职业成长历程,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对模具专业课程,从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改革的实践,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模具加工行业岗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校已有两届《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专业的中专毕业生。从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我们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上仍存在某些不足。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虽然较好,但综合运用各门课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强。如《数控编程》这门课,学生编制的程序语法正确,但语义并不十分正确。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对数控机床的机、电基本概念不甚清楚,当机床不能执行学生编制的程序或机床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只能采用关闭或重新启动计算机、给机床断电或急停等解决方法;用数控原理、电气电路和编程的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和数控设备的更新换代,企业对各层次数控技术人才的素质需求逐年提高。2010年9月,我们对数控机床、化工、造船、模具等制造业重点企业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民营和外资等企业数控技术人才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基本分为3个层次:“蓝领层”“灰领层”“金领层”。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基本以“蓝领层”为主,需要数控人才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高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先在课堂上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方法,然后通过实验课或者实训课要求学生完成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忘记了理论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只能面对机床而无从下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在老师的讲授和指导下既完成了理论学习,又完成了实际操作,提高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数控机床加工编程》是高职高专数控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对于高职数控专业学生来说,数控机床编程以及实际的加工操作对学生很重要,特别是对学生就业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高职多数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不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单纯的上理论课程时,很多理论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而单纯的进行实训教学时,学生又只会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如果能改进教学方法,把《数控机床加工编程》课程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效率都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数控编程与操作》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严格。通过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萋,明确行业要求和标准,执行生产纪律规定工艺生产环节,让教师主动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提升精确加工的控制方法和加工质量,把校企合作在课程上进行良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谈数控技术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数控化,对机械制造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要求,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采用实物模型、实践操作、计算机辅助、实验分析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CAD/CAM技术等能力,高起点的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加工和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专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中级管理和操作人才,要求数学教学应带有职业技术教育的个性.几年来,我们参与了用现代教育观对中专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本文浅谈我们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螺纹加工是零件加工工艺中常见的工序。随着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要求数控机床也应具有螺纹加工的功能。在介绍数控车床、铣床及加工中心上螺纹加工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SINUMERIK数控系统加工不同螺纹的各种编程方法,工艺特点和机床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图》课作为上科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中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八十年代的旧模式,而没有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尤其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情况很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对该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下就如何改革该课程谈谈自己的设想。一、充分认识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正确理解《机械制图》课的性质和任务中专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身体健康、能上岗顶用的、具有潜力的应用型人才,工科中专是培养技术员。在这里,要注意是“应用型…  相似文献   

13.
<正>一是根据分段培养目标和职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制定教学大纲。以"数控加工工艺"课程为例,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效能的前提。因此,学校在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教学大纲时,应根据"3+4"分段培养目标——"具有数控技术方向专业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运用,数控车床程序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在数控机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了解洗、车削加工对刀及循环上机调试、螺纹车削程序调试与加工以及综合车削加工,本文通过对不同指令的分析、采用主程序调用子程序的编程方案的实施以及在实际运用中刀具对刀的方式,系统阐述了数控机床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数控程序的编程法则以及刀具对刀的设置,论证了在数控程序调试教学中的要点以及重难点,得出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子程序调用可以在数控机床教学和生产带来安全与便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数控机床加工中,椭圆曲线的程序编制方法相对比较困难,就椭圆曲线的数控加工编程进行研究,提出根据企业已有工艺设备条件和零件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分别采用四心法逼近、宏程序、自动编程三种方法编程,已通过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数控专业教改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来,我校对高职数控专业进行了教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有几下几点。一、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我们提出高职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生产一线,从事数控加工、数控一般编程、数控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数控加工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下列基本能力:①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②数控一般编程能力;③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能力。还应具备下列专业综合能力:①普通机床的使用能力;②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③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④CAD/CAM/CAPP软件…  相似文献   

17.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中级技术人才.鉴于它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它与社会生产的联系较为紧密,对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因而当前职工中专校的办学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管理体制上,由于多数职工中专校是  相似文献   

18.
《信息的编程加工》是对前一部分教学内容《信息加工概述》的承接,主要描述一个编程过程,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让学生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一门机械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基础知识,能够在零件测绘、设计中给出加工精度要求和具备机械零件常用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能。结合独立院校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针对我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具体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插花艺术是农业中专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园林美术和花卉学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的插花制作。文章根据农业中专的培养目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插花艺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适应社会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