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摘撷英     
文摘撷英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由来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呢?原来,景山学校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60年春创办...  相似文献   

2.
“三个面向”与创造性人才培养──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昌林,王琴媛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而提出来的。从空间上看,不仅着眼于全...  相似文献   

3.
1983·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面向”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发表15周年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理论的提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挥毫书写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六个大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平同志著名的精辟论断:教育要“三个面向”。 一九九三年教师节,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李岚清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北京五月十一日电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最近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学习。叶剑英的题词是:“青年先锋时代楷模。”邓小平的题词是:“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李先念的题词是:“学习张海迪的顽强奋斗精神,投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而向现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提出.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题名20周年。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景山学校决定:特邀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稿,今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开辟中国教育的新航道》一书;9月15日,与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纪念大会;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纪念“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国际论坛;与“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组联合举办“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经过恢复调整,已走出了“文革”的阴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时刻邓小平写下这一内涵极其丰富的题词,显然不仅仅是对某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表已将一年了。我体会这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方向。 作为中小学教材工作者,我学习了“三个面向”的题词,重读了《邓小平文选》中的有关论述,体会到邓小  相似文献   

10.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5年过去了,回眸教育战线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肩负跨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重温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我们愈加体会到“三个面向”所蕴含的重大...  相似文献   

11.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这个题词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和关怀教育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坚持和发展。它极大地鼓舞了教育战线的广大职工和坚持教学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明确地指出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个题词,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指示,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五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这个题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战略指导意义。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则是这个题词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 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题名20周年。 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景山学校决定:特邀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稿,今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开辟中国教育的新航道》一书;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纪念“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国际论坛;与“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组联合举办“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为北京市景山学校的题词。“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三个面向”题词,领会其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把一个崭新面貌的教育事业带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7.
李岚清阐述邓小平教育思想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不久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对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了系统阐述。李岚清指出,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工作发表过一系列独特而精辟的见解,形成了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的富有时代特色的邓小平教...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重温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倍感亲切,振聋发聩,愈加体会到“三个面向”所蕴含的重大而深远的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战略指导意义。“三个面向”的题词言简意赅,既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从战略高...  相似文献   

19.
学校党组织要率领教师落实“三个面向”向21世纪进军北京景山学校崔孟明,范禄燕邓小平同志1983年国庆节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为了进一步落实“三个面向”的题词,学校党组织...  相似文献   

20.
去年九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这一精辟的科学的题词,为我国教育改革确定了基本的准则,指明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