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笔者在法国学习与研究的经验来看,当代法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认知基本上停留在他们对中国某些特定的文化器物(艺术藏品)与实践(气功、中医、风水等)的喜爱上。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大多围绕着所谓的“传统”而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片面化和简约化的做法,逐渐地将中国文化置入一个狭窄的范畴,使之成为他们认知中国的文化底版。  相似文献   

2.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0,(8):63-63
万万不要让法国年轻人觉得中国文化只局限于杂技、熊猫这类很肤浅的东西。年轻人想要了解的是当代中国文化,应该推广中国的流行音乐和电影,我想法国年轻人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04,(10):64-64,F003
1999年和2000年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在互访的时候共同确定举办中法文化年。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了文化年获得巨大成功;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的文化年正在进行当中。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潘荣昌 《文化交流》2009,(12):57-58
2004年应法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我随浙江省文联代表团出访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八国。在文化交流考察过程中,既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又领略了西欧各国的浪漫风情和旖旎风光,品味着欧洲文化经典的魅力。在同法国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艺术是无国界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谢和耐 (JacquesGemet)先生于 1 92 1年 1 2月诞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 ,青少年时代在阿尔及尔接受正规教育。 1 942年反法西斯战争开始 ,投笔从戎 ,1 945年回巴黎 ,入巴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学习汉语 ;1 948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实验学院。 1 949— 1 950年间为法兰西远东学院的成员 ,1 951年进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在 1 955— 1 976年间 ,曾先后任高等实验学院的研究导师、巴黎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黎七大教授 ,1 975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主持“中国社会和文化史”讲座 ;1 976年出任享有…  相似文献   

6.
浓厚的阅读传统 比起奉行保守主义的英国文化和奉行民族主义的法国文化,德国人对世界、对人本有着更多的自觉意识和反省意识,其文化传统也显得更为博大、纯朴和深沉。在这个疆域和政权分裂多于统一的国度,阅读传统让文化生活远远高居于政治生活之上。德国的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均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7.
肖长华 《文化学刊》2016,(4):123-124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当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需要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其作用、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米兰 《职业圈》2010,(31):15-15
2010年10月,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世界经济和文化研究中心、欧洲教练拉术学院等存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共同举办“首届国际企业文化高端论坛暨国际企业文化最新学术成果中国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了“‘十二五’加强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推出组织(企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白鲁恂(LucianW.eye,1921年10月21日-2008年9月5日),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一生致力于政治学研究,是国外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山西汾州,父母是在华传教士。从小在中国长大,后回美国,就读于著名的卡勒顿学院(CarletonCollege),并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他曾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任职。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事实表明,虽然1883-1885年中法之间冲突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但法国企图侵略全越,打开中国西南门户,确立在远东的地位却是自19世纪下半叶法国金融资本逐步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后,法国政府或隐或显一贯推行的战略意图。这与法国的国情、文化历史传统、欧洲其他国家的制衡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都有密切关系。法国对越南和中国的战略目的既有相关性,又有区别。中法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双面影响,使得中国西南地区的半殖民地化进程和近代化进程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2,(5):14-14
陈娜在《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从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离开与世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自己的文化,是不可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也不可能成为处于世界主流地位的文化的。当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放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结构和企业存在发展的命运中加以考量,进一步提高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4,(5):24-24
正当地时间4月17日至22日,"视觉中国?瓷上敦煌"中国陶瓷艺术展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行。此次展览以"过去—现在—未来"三大板块,展出了老、中、青三代93位中国优秀陶瓷艺术家创作的135套(件),共计1353件作品,集中展现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面貌,完成了陶瓷文化、敦煌文化、佛教文化3条中华文明线在当下的完美汇聚。本次展览受到了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界人士、评论家、艺术爱好者和巴黎当地观众的高度关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0,(4):185-185
伍世文在《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指出:各文化要以各自方式对社会建设有所作为。西学应以其在民主、自由、人权、理性与科学等方面所积淀的深厚资源。对国人施以相关的知识与素质培育;反思现代性文化方案,为我国的现代性事业提供借镜,而非“西化”中国。  相似文献   

15.
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根本精髓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体系.在企业新旧文化与思想的冲突与交融中,只有勇于革新旧文化与思想的企业,才能使企业的文化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体系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2,(6):191-191
唐娟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民族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这种文化变迁的原因既有外来因素的影响又有自身因素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传播与创新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也渐渐得到了提升体现在节日文化上,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国际化了,许多西方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先后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可现如今那些传统节日国外逐渐大受欢迎的情况下,在国内却出现了冷的状态,政府部门和知识精英在大力倡导,而民间却十分的平淡,中国的传统节日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而洋节在中国却大受欢迎。这些问题是现在阶段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自身文化系统的变化所带来的,这也是传统节日文化变迁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职业圈》2008,(4):19-1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这个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成立企业文化教研室,后虽因系部调整而不存,但是企业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学院十几年来一直开设企业文化及其相关课程。2006年9月企业文化教研室又再度成立。2007年学院企业文化本科班第一次招生。为了提高学院企业文化教学和科研水平,2007年12月学院决定在企业文化教研室基础上成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为了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渗透和侵袭,无不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对外塑造和传播本国的文化形象。英国、法国、韩国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做法,成为其提升国家形象的手段。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未来,有必要认真探讨,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路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文化的物质形态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硬平台,公路文化的制度形态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领域,公路文化的精神形态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栽体.只有在加强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多地融入公路文化概念,把公路文化当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背景,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活.  相似文献   

20.
叶志铃 《职业圈》2014,(33):41-41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置身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外,传统文化蕴含着深邃而丰富的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解决「义」和「利」的矛盾、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