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圣叹(1608—1661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以《水浒传》、《西厢记》为典型作品,运用评点的方法,对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文艺欣赏、美感效应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美学见解。总结金圣叹的小说美学思想,对于我们评价金圣叹的历史贡献和研究中国美学理论发展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自胡适和鲁迅认为金圣叹以八股文的作法评点小说后,这便成为一种定评。但从金圣叹本人学习举业以及其接触《水浒》的过程人手,再仔细探究金圣叹的自我表述,实际上,其不是以时文的眼光去评点《水浒》,而是试图以评点《水浒》的眼光去阅读时文。而《水浒》评点中时文作法的加入应是金圣叹应对新的读者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胡适和鲁迅对于金圣叹的论述都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有关,并非严谨的学术观点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咏月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很多。如大家熟悉的对联: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论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中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相似文献   

4.
一 史家常在金圣叹是反动文人还是启蒙思想家的层面考察这一历史人物,且争论激烈。本文试图从“读书人”的意义上陈述金圣叹概貌,并认为读书人有政治观点,参与过政治活动,但不等于他是职业政治家和职业革命家。读书人的社会价值,主要看他的思想个性对历史、对今天有何意义,判断的方法应当是抓观点、抓观点的成因和学术方法,而不应该断章摘句,与历史文献作简单的比较。 金圣叹是中国十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文艺批评家,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为瑞。圣叹是他的别号和评书时用的笔名。金圣叹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苏州府长洲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遇难,死时五十三岁。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的小说美学思想在中国小说美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儒释道思想在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中的体现,分析儒释道思想对金圣叹小说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金圣叹对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与超越,从而探究金圣叹小说美学思想的形成渊源。  相似文献   

6.
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圣叹是我国封建社会较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所评点的《水浒传》,很早就在国内流传,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对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观点,长期以来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近几年来,在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工作中,有些人提出应该予以重新评价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历史地具体地来研究一下金圣叹是怎样评点《水浒传》的,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观点,也有利于清醒理解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学批评的实质。本文试图就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批评观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指教。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一生才高行僻。他留给后人的主要著作是他用毕生心血评点的“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其中最能够代表他的思想观念、阶级意识及艺术成就的是他评点的七十四《水浒传》。因此这本书也就成了后人评价金圣叹历史功过的主要依据。可是,对于金圣叹在《水浒传》评改中去其忠  相似文献   

8.
关于金圣叹删批《水浒》及其中主要人物宋江的功过是非,六十年代初期曾经掀起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在目前学术理论逐步趋于活跃的时刻,此问题重新提出来。这对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文艺作品、文艺形象,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理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做为一个《水浒》评论的爱好者,认真阅读了周学禹同志的《试论金圣叹所谓“独恶宋江”说》一文。我以为,周文关于对金圣叹“独恶宋江”的评价,自然可以看做是一家之言,持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有关金圣叹文学创作理论的论述并不多,然而却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民国学人借助中西方多重视角对金圣叹的创作理论做了系统化的整合,伯精的《金圣叹文艺论释》以文艺心理学的理论为统摄,韩庭棕的《金圣叹底文学创作论》则以传统的理论话语为依托,他们殊途同归,还原出了金圣叹关于整个创作流程的理论.民国学人对金圣叹文学创作理论的系统化整合对当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金圣叹的研究先是集中于对其政治思想的评断,即他腰斩《水浒》、对《西厢记》中情欲的大力歌颂,以及《杜诗解》中所表现的忠君思想研究,判断其究竟是反动文人还是民主斗士。继而,鉴于金圣叹对《水浒》、《西厢》的评解形成了小说、戏曲评点的完备格式,又对金圣叹的小说、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而对于金圣叹的诗歌理论,较少  相似文献   

11.
钱谦益《列朝诗集》叶小鸾传是据叶父绍袁编《午梦堂集》摘编改写而成,所谓"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即指苏州金圣叹。其于三十岁左右时,频繁扶乩降神于吴中,与吴江叶氏有着密切交往。有关事迹在《午梦堂集》之《续窈闻》等篇目中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晚明的金圣叹活动和江南士风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沉吟楼诗选》影印本之末,有一篇“虞山俞鸿筹”所撰“读后记”。俞鸿筹的言论,多源自陈登原《金圣叹传》,并存在不少以讹传讹或语焉不详的问题;其中有关文字,经过《金圣叹全集》的标点,更是放大或增加了俞氏的错谬。本文对“读后记”所涉各条史料逐一予以考论,兼议《全集》对此文的标点失误,并对俞鸿筹其人有所探究。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的《水浒》评点之所以很大程度上超越前人,根本原因在于评点思路的转变: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受史传影响,长期以来的评点者多站在读者角度从外部对其进行人物品评、事件议论与思想升发;而在金圣叹的评点中,由于对"文"、"事"观念的辨析,形成了对小说文学本质的重新定位,从而"由其文而测其意"、"由其意而观其法"、"由其法而言其效",走上了与前人截然不同的评点道路。这种评点方式以作者的创作意图为解释根源,有利于深入探寻作品的文学特征、作者的创作技巧和文本的内在肌理;但阐释者的固有观念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往往存在偏差,这也导致了评点中的一些曲解和误读。  相似文献   

14.
金圣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评点蕴涵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他从批《西厢记》的“圣叹”文字中表明文学解释是一种“自我理解”行为,必然带有读者的理解视域.但在他那里,这种理解视域不是封闭的,而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中保持开放性.金圣叹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上升为对人生意义、人类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引领.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的分析评点 ,阐释了小说的四大功能和价值 :反映社会现实 ,批判时弊的功能 ;发抒创作主体情感的功能 ;感叹人心 ,激励向善 ,惩戒丑恶 ,警醒世人的惩劝教化功能和自娱娱人的审美愉悦功能 ,因而证明了小说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金圣叹对小说功能的认识 ,达到了他那个时代所可能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独恶宋江”的态度是贯华堂本?水浒?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历来研究者多从文艺学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作为有着强烈刺世情怀的文人,金圣叹结合时代背景对旧本?水浒?中的宋江形象做了一系列的改动和评议,流露出对晚明时代的强烈不满,这也为金本?水浒?注入了社会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金本《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明清时期传奇小说评点的最高峰,也将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之风推向高潮。金本《水浒传》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不同时代读者的热烈追捧,不仅在国内风行三百余年之久,在国外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而究其能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是与金本《水浒传》有利于传播的一系列特质密切相关的,即英雄《水浒传》的确立,金圣叹独特的个人特质及匠心独运之小说评点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用"画"来评点《水浒》,既与中国文论与画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史有关,又与明中后期时代氛围有关。从金圣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及"水浒"意与象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金圣叹将"画"、"水浒"、"自身"三者同构在一起,这也是其用"画"评点《水浒》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曲亭马琴史传类读本小说的成熟,和以《三国演义》为最高成就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演义》的忠义主题和经典故事桥段,被直接吸纳进史传读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叙事中。在金圣叹、毛宗岗、谢肇浙等小说评点家的影响下,曲亭马琴突破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叙事模式,将"虚实相伴""真幻结合""因文生事""以文运事"等叙事观念相融合,创造了全新的历史演义类小说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体现出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思想,金圣叹、毛宗岗父子、张竹坡都是最重要的评点家。金圣叹无疑是做出最大贡献的一位,他对《水浒传》的评点,开创并确立了评点的范式,而且这种“范式”并非只是外部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叙事思想,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念,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创作及其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金批《水浒传》的美学蕴涵是丰富的,从叙事视点可以透视他的叙事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