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木桶理论"的精髓在于,木桶中的有效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旨在引导学生不仅全面发展,还要求每一位学生不能落后。一、运用"木桶理论",针对学生"短板",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会犯一些错误,出现一些问  相似文献   

2.
许多参差不齐的木板拼凑成一只木桶,装入水后,水平面最终取决于最短的那条木板的高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原理".如果把一个班看作一只木桶,那么班里的学生就是组成木桶的那些长短不一的木板;如果把学生看作一只木桶,那么他们的能力或素质就是组成木桶的那些长短不一的木板."木桶原理"对我们的日常教育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应用"木桶原理",应把握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木桶理论"是指木桶水容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理论对木桶的容量大小来说是正确的.但这个物理上的容量理论用在教育上,去评价学生,培养人才就是不正确的.现在我们仍有些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中用这个理论去要求学生,把它作为评价学生甚至当作衡量人才的尺度,把学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当作组成木桶的木板,由此推断出一个学生的最终能力和成就取决于他最无能为力的那门知识和技能,而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就像木桶最长的木板一样,对木桶的容量毫无贡献.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发现他的闪光点,而是紧紧盯住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发现他的闪光点,而是紧紧盯住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总挑学生的毛病,只喜欢、偏爱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对那些在学习上有欠缺,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不屑一顾,看成是"差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使人才的培养只能按一个模式进行,不能使人人成才,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职校学生,只有打破差生的思维定式,才能有相对客观的"公平公正"。要提升班级管理效果,抓班级差生有时比抓班级优秀生更有效。这就是"木桶原理"的逻辑,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那块。在班级学生管理中,应和学生保持合适的距离、把握好对学生关爱的尺度。  相似文献   

5.
"木桶理论"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短",要善于"短中见长",要善于弥补"短处",要善于创设"长短互补"的氛围.只有这样,班级这个"木桶"才会增大容量,班 级才会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孙鸿斌 《班主任》2005,(5):47-47
近年来,有一种"木桶理论"比较流行.这种理论认为: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该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因而,要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关键在于如何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短板加长补齐了,才能提高木桶的盛水量."木桶理论"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相当多的事物中,存在着与"木桶理论"相类似的情况."木桶理论"强调克服缺点、弥补薄弱环节、发挥整体效应,在学校管理中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这种"木桶理论"宣传过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它使不少教育工作者形成了"补短教育"的观念,使教育教学工作走入了"补短拉齐"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孙娜 《教书育人》2011,(1):62-63
时常擦亮学生这面反光镜,进行自我反省俗话说:知不足而后进。能否知己之短,是衡量班主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缺乏自知之明、不知自身短处甚至以短为长的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教育的问题中难免会自以为是,从而偏离正确的轨道,以致给学生造成伤害。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常会提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学生工作要求,建设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学生工作队伍刻不容缓.文章应用"木桶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学生工作存在的短板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学工队伍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木桶效应"是经济管理学中的一条理论原理。这一原理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启示。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更要关注那些学困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这样班级的整体实力才会稳中有升,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才会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濮实 《当代学生》2014,(6):24-25
正很小的时候听老师讲过"木桶原理,短板效应"。意思是说,一个木桶由若干条木板围成,如果每块木板长度不等,那么这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则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有多长。相应,一个人的素质由若干优点和缺点组合而成,这个人总体水平有多高往往取决于他在自己最不擅长的那一方面能做多好。也就是说,无论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管理学中的新木桶原理对学生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利用新木桶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学生个体的某种能力、素质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新木桶理论,给出了解决学生素质教育中主要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管理学有一个木桶原理:木桶的底面确定后.木桶容纳水的多少取决于木桶桶板的长度,如果桶板的长度不一.那么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桶板。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气氛的好坏有时不是由多数听课认真、思维活跃的学生决定的,而是由少数有不良心理问题的学生决定的。好的课堂气氛有时被个别“捣乱”的学生破坏,好的教学设计会因为个别学生的不良举动受到干扰或中断。有些学生在班主任的课堂上慑于班主任的权威。不良行为不敢表露,但在其他任课教师的课堂上表露无余。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的有效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一市场营销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防止偏科。这为从小学到高中的补课提供了理论支持,"恶补"成了中国教育的一大特殊景观。旷日持久的补课,除了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之外,并没有造就出什么卓尔不凡的创造性人才,因人才的培养压根儿就与补课无缘。补课的过程无非是训练解题技巧,使人的思维更加模式化,即使门门功课考了满分,与真正的人才又有什么关联?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常会提到"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将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木桶原理"的本义来看,在一定的条件下,显然有其合理性。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往往会受到短板效应的影响,某一最薄弱的环节会使一切努力付之东流,这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木桶原理"是不是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呢?是不是每个学生的发展也都决定于他自身"最短的那块木板"——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呢?是不是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紧紧盯住学生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并千方百计使它加长呢?  相似文献   

15.
管理学中有个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把一所学校比作一只"木桶’,那么,"木桶理论"能给校长管理学校以诸多的启示。启示一:学校应提升教师的整性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秦志平 《教育艺术》2007,(12):56-57
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一块,相信很多人已耳熟能详.但是,著名作家成君忆的一部管理学著作《水煮三国》中"箍水桶"的学问,却更令人耳目一新.书中,将"木桶理论",加以引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相似文献   

17.
"木桶原理"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几乎人人皆知: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将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木桶原理"的本义来看,在一定条件下,显然有其合理性,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往往会  相似文献   

18.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黑人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晚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摆放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 "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从井里挑来一桶桶的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回家睡觉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传统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与"以点带面"教学法进行结合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木桶原理"可以更好地照顾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以点带面"教学法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基础知识相对较强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将"木桶原理"与"以点带面"教学法结合可以更为全面地照顾班级中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得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和学习氛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木桶原理"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几乎人人皆知: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将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木桶原理"的本义来看,在一定条件下,显然有其合理性,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往往会受到短板效应的影响,某一最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