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楠楠 《考试周刊》2011,(28):36-37
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及“汉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她的小说多写世俗人生。池莉的最新作品《所以》展示了人的命运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并反映了时代及人生需求的矛盾.读来引人思索人生。  相似文献   

2.
新写实小说在处理题材的态度上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虽然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别,但其创伤方法却有本质上的一致,池莉的小说也不例外,但池莉的近作《来来往往》却有所突破,池莉在这篇小说开始利用对立观念的平衡以消除观念过于直露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她的小说集《紫陌红尘》、《一冬无雪》、《细腰》、《来来往往》里叙写武汉都市的市民生活,呈现一种生活的本真状态。本文尝试从《你以为你是谁》和《不谈爱情》谈谈池莉小说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庄琴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6,(5):I0014-I0015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按媒体基本定位将我国经济类报纸分为五类:1.泛经济型财经媒体.如《经济日报》、《市场报》等,其基本定位是权威的经济专业报纸2证券型财经媒体,如《证券市场》周刊等三大证券媒体.这些媒体更专注于资本市场领域 3.经济专业型财经媒体,如《经济学消息报》等.这类报纸更像是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大众媒体,4.行业依托型财经媒体.如《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产经新闻》等,这类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某个特定的行业有天然联系.利用特定资源为立足之基.5.新财经媒体.如,《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这类媒体运作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专业化、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女性获得了更大、更普遍的自由,另一方面,它也预示着对女性新的、更大的压迫的到来,部分女性再次沦为暴力与绝望的承受。《小姐你早》就是对女性在这一新形势下的人生困境及左冲右突的记录,它无情地瓦解了池莉以往本中所建立起来的平民式的“家”的神话,书写现代都市中姐妹情谊的温暖与力量,从而完成池莉对自我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池莉的《生活秀》发表后,数次获奖,但她认为还“有那么多值得修改和补充的地方”。《生活秀》从2000年发表至2005年,前后修改三次,共修改500多处,不少地方作了多次修改,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两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绸般的;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一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最早把黑夜和女性联系起来的是《易经》。《易经》称“一阴一阳为之道”,白天是阳,黑夜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黑夜和女性就是在“阴”这一层面上连接在了一起。到了八十年代,女诗人翟永明更是在女性主义意义上挖掘二的关系,她把那首《女人》组诗的序言部分命名为“黑夜意识”,以此呼唤女人自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池莉虽然没有在作品中刻意描写黑夜和女人,她笔下的黑夜和女人的关系也没有成为翟永明的“黑夜意识”的积极脚注,因此,我们不能随意用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涵盖,但是,在当代女性主义语境下对池莉小说中黑夜里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较为复杂的思想意蕴进行解读,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概括起来,池莉笔下的“黑夜意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池莉儿童小说《金盏菊与兰花指》中小姑娘这一形象的分析可以发现。运用“新孩子”的“新眼光”现照儿童世界,对儿童世界深切关注,是作家池莉的教育理想,显示出其进步的儿童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池莉,女,1957年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长篇小说《来来往往》《水与火的缠绵》等、散文作品《怎么爱你也不够》《真实的日子》《给你一轮新太阳》《老武汉》等,共计800余万字,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内外发行,在文坛被誉为“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11.
追求生活本原的客观再现,一方面为池莉的创作赢得震撼人心的启示力量,另一方面,其拒绝升华的真实叙写又易招致消级无为的指责。池莉小说中究竟是否存在人物与生存现实的对抗呢?这一直是人们关注和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结合作者的创作心态和文化立场,探询她的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境况,可以作出解答,以证明生命个体反抗生存现实的潜性存在和突出变化。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池莉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观察人生的视角、流利酣畅而又不乏幽默的语言,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营造了一片崭新的天空。在“武汉”这片天空之下,池莉执着地表现着生活,表现着饮食男女的喜怒哀乐,也表现着自己对于人生、人性的探求。  相似文献   

13.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二十多年的创作中,池莉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姿态,然而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持久的,对两性关系的探索是热情的。本文试图从整体上分析池莉小说女性意识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
池莉小说大多是对芸芸众生的世俗性关怀,努力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本本分分地写;注重语言的本真色彩,运用世俗性的平易语言;实实在在地将身边的事情写出,使小说具有自然风韵;不如意的悲哀人生的展示,对命运的妥协与认同,使作品呈现出悲婉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5.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化的显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化转型的新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自登上文坛之初,迟子建就坚持将目光和笔墨投注在故乡,执著地发现黑土地上生命的"美"与"痛",以怡人的温度、氤氲的温情建构起独具一格的个人风格,并在长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将自己的文学信仰与理想贯彻始终。虽然迟子建并未确认自己"启蒙精英"的身份,但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读我们可以发现,她的温暖和温情是有力量的,其意义便在于对人和人性再次启蒙,帮助人们完成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寻觅与构建。  相似文献   

17.
池莉通过自己的作品对传统的男权世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她的第一部原创长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中,又通过女主人公芒芒和高勇的婚恋悲剧以及对其悲剧原因的深入挖掘,告诉读者现实生活中古典之爱陷落的真相。  相似文献   

18.
池莉是一位对中国当代城市普通市民生活的世俗情怀有着深刻感悟的新写实小说家。她的成名作《烦恼人生》就是用一种纯洁生活的态度再现了一个普通工人印加厚一天之内的生活琐事。文章在叙事方式上、肖像和环境的描写上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诸方面都采用了"还原生活"的写实创作手法,将实实在在的生活轨迹艺术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有一种率直的"真"和自然的"实"融会在里边。  相似文献   

19.
爱情历来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同为“新写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的池莉与方方在她们的作品中却将爱情推下了圣坛。但二者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池莉笔下的爱情是一种物质实利和生理需求,而方方追求智慧相当、心灵契合的理想爱情模式,但总是求而不得。她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已归于幻灭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男权文化体系中,李清照的潜意识中开始闪现出"女性精神"觉醒的火花,但由于封建文化(男性话语霸权系统)的超强度包围,李清照只能被迫退回到自我生命抑制的无奈之中。即使因忍受不了这种无奈,而不得不以梦境摹写的方式释放这种无奈,并且决绝地走出误入的再婚婚姻,却仍然走不出女性命运的怪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