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蒙古民族来说,家园即是自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使草原文化成为蒙古族的标志。由草原文化所孕育出的浪温情怀也成为蒙古族电挥之不去的烙印。如果失去草原的滋养,电影作品中属于蒙古族独特的精神韵味便随之消逝,饱满滋润的民族诗意也就开始干涸。虽然草原文化笔现代都市文明在激烈的对抗中走向妥协与融合,但源于草原文化那属于蒙古族独有的浪漫气质并不应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金山 《大观周刊》2012,(43):244-244
介绍了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总结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冯艳娟 《大观周刊》2011,(2):150-150
草原野生植物是草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保护草原野生植物,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保护草原野生植物重要性及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现状,并对如何保护草原野生植物从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辽金元时期,文学创作既内含着草原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习俗、审美趣味等因素,又融合了中原文化的精巧,形成了在草原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而有特色的区域性发展阶段,呈现出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冲突、互补与融合的双重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
通过列举大量与蒙古族马文化有关的文献信息,说明了蒙古马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蒙古族马文化文献信息资源是草原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蒙古族马文化文献信息资源又是研究草原文化的重要史料依据.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搏克运动孕育于原始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在北方民间原始舞蹈的哺育下,集草原各少数民族角力、摔跤精华为一身,历经蒙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洗练,演绎形成为彰显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主要体育文化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横跨东西,在祖国版图的正北方.作为一名普通的内蒙古草原的广播记者,和所有的记者同行一样.我一直奔跑在路上.在短短19年的新闻采访实践过程中,我用声音记录着内蒙古的发展变化,用心灵讲述着草原上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0%。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草原呈快速消失之势,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当一片片的草原被垦为耕地时,当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面积迅猛扩张时,草原的生态屏障作用大为削弱,甚至沦为沙尘源头,我国作为草原大国的地位也随之大打折扣。不单从畜牧生产的角度,人们开始从生态安全角度思考如何保护草原。全国近五分之一的耕地垦自草原深秋时节,记者穿行于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境内,…  相似文献   

9.
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北方马鞍形狭长的一带,就是内蒙古大草原。马鞍的一端,连着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马鞍的另一端,伸向遥远的戈壁荒漠。其间绵亘2000多公里,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及荒漠草原4种类型。草原总面积8666.7万公顷,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  相似文献   

10.
贺雄飞:图书策划人,犹太文化研究专家.曾主编"草原部落"黑马文丛、"草原部落"名报名刊精品书系、知识分子文存、文化热点争鸣书系、蓝色书坊小说书系等.其中"黑马文丛"中<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47楼207>等图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推出过余杰、摩罗、孔庆东、朱学勤、秦晖、徐友渔,钱理群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2008年10月成立犹太文化研究室,<经济学的香槟>,<学习是一种信仰>、<犹太式管理>等是其撰写的最新作品.  相似文献   

11.
我当了逃兵     
我最喜欢昭苏麦子泛黄的时节。那时,绿色的草原和金色的麦地辉映着大地,雪峰林立的天山山脉则白雪皑皑,从崇山峻岭中一泻而出的夏塔河划开坦荡如砥的草原,在烟波浩荡中汇入特克斯河。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京津家门口草原的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位于京西北、河北张北坝上草原的核心区域,距北京225公里。草场总面积20万余亩,景区占地面积3000亩,海拔1400米。夏季的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野阔草平,苍茫浩荡;马兰、干枝梅、黄花、金莲花沸沸扬扬,横无际涯,放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张北中都草原度假村的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可谓规模宏  相似文献   

13.
文章浅析了“城市中草原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设与服务两方面研究“城市中草原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创新社区图书馆的建筑形式,拓宽社区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以期依托于城市中的特色资源,为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90年,藏北羌塘草原遭受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从1989年11月初到1990年5月末,150多场大雪覆盖了草原,2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2万多牧民和500多万头牲畜被困在茫茫雪海中。羌塘草原,已失去了往日的诗意,死神笼罩着大地,野狍撕咬着死去的牛羊,牧民在流泪。一当新华社西藏分社得知藏北羌塘草原发生严重的雪灾后,立即组织人员奔赴那曲地区,到雪灾前线采访。8月30日清晨,一组由文字记者张春保、藏族摄  相似文献   

15.
林红 《大观周刊》2011,(14):251-251
生态是文明的载体,是生存安全的底线之一,也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生态安全的问题则表现在植被上。我国的草原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的草原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41%,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亿多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81%。  相似文献   

16.
<正>本书取材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接收、抚养了三千多名南方孤儿,小男孩希吉尔被一户善良的牧民领养并落户草原。天性敏感胆小的希吉尔害怕草原上的一切,没有朋友的他觉得很孤单,草原上的奶奶、额吉和阿爸把希吉尔当作亲生的孩子,用爱和温暖给了希吉尔草原孩子应该有的勇气。希吉尔渐渐消除了对草原的抵触和害怕,还与草原上的小伙伴和动物们都成为了好朋友。草原给了希吉尔无私的爱,也使希吉尔成长为一名勇敢善良的男孩。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摔跤盛行于13世纪的草原,以其勇猛无畏的运动风格成为草原勇士们的热爱。它与赛马、射箭两项运动结合在一起,形成草原部落的"男子三项竞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全国文化界众多名人走进内蒙古,历时两个月,行程数千公里,从河套平原到呼伦贝尔草原,从古墓群中到阴山顶上……访问、考察了内蒙古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底蕴宏厚的人文景观,深入论证了草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内蒙古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杨俊平 《中国广播》2012,(10):65-67
为传播草原文化,广播要找准与草原文化的契合点,丰富节目形态和内容,注重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延伸传播触角,拓展传播形式,让草原文化的核心价值得以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20.
《大观周刊》2006,(33):82-83
在今年年初预测2006年旅游热点的时候,草原旅游本来没有被纳入其中,但年中的时候,却突然刮起了“草原风”,草原游为越采越多的人所喜爱,甚至业内人士也称今年是“草原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