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句名言如是说:“你的错误就在于没有错误。”套用一下,就是:“你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问题。”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言以蔽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是科学真正进步的标志。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始于问题。据他自己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对时间与空间问题感到困惑,总是想不通搞不透,心烦意乱,因而痛下决心弄清它,伟大的相对论最…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应忌语”和“应忌事”谢奎芳教师应忌语十条:一、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应说:“‘犯了错误,知错就改就是好学生。”忌说:“没有用的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二、当学生来请教问题时,应讲:“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师告诉你。”忌说:“上课不听讲,这样简单的...  相似文献   

3.
虞敏燕 《小学校长》2006,(6):38-38,11
“错误”这个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因为在他们每天的作业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形形色色的错误。在错误中寻找到自身知识体系中的缺陷。成了孩子们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之一。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这样的话: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学生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因此,“错误”也是一种“美丽”,“错误”也是一种“成功”。  相似文献   

4.
错误——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问学者,什么是教学?学者答道:“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很显然,学者的话昭示了这样一种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视错为虎,避之惟恐不及,他们追求的是“一帆风顺”,“标准答案”,学生稍有闪失或“出格”,便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远谈不上去开发、挖掘、探讨“错误”了。这一切不禁让人疑惑:错误真的那么可怕吗?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河北自学考试》2014,(4):31-31
1.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当场判断正误。老师:“小林,请你判断一下。”小林:“我认为答案应是‘错误’。”老师:“为什么呢?”小林:“因为前面小燕回答说‘正确’,但你没有让她坐下。”  相似文献   

6.
十岁的儿子做作业时,不认真,错误频出。妈妈数落其粗心,连带的是数落其贪玩、迷恋电视、没有礼貌、不愿与人合作……其不服,顶撞。妈妈气急,当其同学面,斥之:“看看你这些同学,你哪样能跟人家相比?人家的优点你一样没有,怪不得老师不喜欢你,你就没有让老师喜欢的理由!”其痛:“不要讲啦!反正我什么也不行,我是个坏孩子!呜……”待平静下来,妈妈回想孩子一步步的成长,开始拷问自己——  相似文献   

7.
“你在干什么?”试试看,你会用什么口气说这句话?我曾经经常这样问我的学生,下意识中并不是要了解清楚他或她是在做什么,而是以此责备:“你不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我没有做什么。”所答明显非所问,然而,问题不在于作回答的学生,而是在于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而其中,教师的缺点在于.他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6,(4)
我是一只普通的青蛙,刚刚升入天堂。上帝慈祥地问我:“你的下半辈子还没有过完呢,就匆匆来到天堂,你是否觉得遗憾呢?如果有,我可以让你重生。”我沉思了片刻后对上帝说:“敬爱的上帝,谢谢你!但我真的不想重新开始,因为我没有任何遗憾。”“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不想重生的,告诉我,我虔诚的子民,你为什么不想复生呢?”上帝的眼中满是迷惘。“因为我在人间的时候犯了一次错误,同时,也正是这次错误让我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丑陋的,总有一些错误是美丽的,是令人高兴和欣慰的。”上帝愈是不解了,忙追问原因,我于是深吸了一口气,慢慢道出…  相似文献   

10.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1.
因祸得福     
今天,我在家里做作业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仔细一想,原来,我错误的握笔方法已经改了过来,所以爸爸没有训我。我问爸爸:“您怎么不看我的手了?”爸爸说:“你已经改了握笔的方法,我还看什么。”我很高兴,就问爸爸:“我是怎么改正过来的?”爸爸对我说:“这就叫因祸得福。”我问爸爸什么叫“因福得福”,爸爸说:“由于昨天晚上你练武时,晃了手指,现在还疼,这是‘祸’;今天你写作业时,由于手疼,不知不觉地把过去的握笔方法改正了过来,这是‘福’。所以这就叫做‘因祸得福’。”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弄懂了“因祸得福”这个…  相似文献   

12.
认同     
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关键词叫“认同”,准确地讲,即为师生间的“情感认同”。 有人曾说:“没有情感的支持,理性也将毫无力量”。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教师对于某些学生苦口婆心,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却不为所动,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关上了那道接受的阀门,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态度:我既然否定你这个人了,那么你说的什么我都不愿意听,不管有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多次出现“结构化”一词。结构化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结构化教学的实质在于关联,“没有关联就没有学习,学习是因关联而存在的”。郭华教授也曾指出:“课程内容结构化了,你才能够用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当你这样来进行教学的时候,实际上学生就进来了,  相似文献   

14.
“挤兑”和“挤对”意思大不一样,可常见有使用错误的情况。请看下面例句:①他们就利用自己掌握油源的优势,想方设法的挤兑民营加油站,我不给你供油,所以要么你就把加油站卖给我,要么你就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5.
“老师刚说过。沙沙玩的是凋落的花儿,不是摘的花儿;小朋友都知道花儿好看不能摘的道理,为什么还要……”看着站在面前一脸沮丧的四个小家伙,我真是气都不打一处来。没等我说完,萱、瑾、成先后泣不成声,承认了错误。我仔细想了想,说:“嗯,刚才唐老师说沙沙时你们没听见,第一次就原谅你们,下次不可以这样!沙沙,你为什么还摘呢?”“我没有摘,这不是我摘的。”沙沙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全然不顾刚才她正在“作案”时跟我打了个照面,居然当面说谎。于是,我当场就指出:“老师明明看见你摘的,你也知道老师看见你的噢!”她无话可说,垂下了头。“萱萱他们跟老师说实话,承认了错误,还是好孩子,老师就原谅他们了。”过了老半天,她终于嘟囔出一句话来:“我下次再也不摘了。”这个小姑娘心眼还真多。  相似文献   

16.
八爪鱼: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定哪一天你的爱机就会因为诸如病毒、程序错误等原因而罢工。束手无策时你可能会选择重装系统或恢复系统,可装完系统后想上网、听音乐、看新闻时却发现原来的ADSL拨号连接图标不见了。难道还要再请电信或网通的工作人员辛苦一次吗?再说他们也不一定会立刻上门服务哦!还是让我们自力更生一次吧!“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嘿嘿,那就开始吧!  相似文献   

17.
错误提示笔     
张函弛 《新作文》2011,(10):15-15
错误提示笔和普通笔的模样差不多,只不过在笔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小红点,那是扫描器,在它内部装有高科技芯片。当你写错字时,错误提示笔会发出声音:“写错了,写错了。”如果你不改正,它的叫声会越来越口向亮。当你的字写的不漂亮或不认真的时候,笔会响起来:“不好看,认不得,快改正,快改正。”假如你一直不改,错误提示笔就不会出水了,无奈之下,你只有把字改好。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必须予以否定;在作业、考试中,对学生的错误也必须予以否定。否定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知道错在哪里,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而且要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产生进一步学好知识的动力。如果这样否定“这个问题我不知讲过多少遍了,你究竟有没有长耳朵?”或者这样否定:“你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错了,真笨!”其结果必然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达不到否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知心姐姐:我一直为曾犯过的一次错误深深自责,而且已经不能自拔了。请问,我该怎么办?何平何平同学:很庆幸,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难得的。俗语说“认识错误等于改正了错误的一半”,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根据你日前对此事的态度,我提以下几点建议:⒈人的一生会面对数不清的考验与挫折,会遇到很多的迷茫(mímánɡ)与困惑(huò),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人难免会出错,会有过失,一生不犯一次错误的人是没有的,所以不必陷(xiàn)在犯过的错误里,吸取了教训就可以了。⒉犯了错误,自责是对的,但不能深陷…  相似文献   

20.
并非戏言     
《师道》2014,(1):64-64
父亲看完儿子的成绩单后说:“有一点我可以相信,看你这种成绩,就知道你考试没有作弊。”儿子:“不是没有作弊,是作弊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