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这个“聚焦点”,把改革的难点作为我们报道的重点,这是我们县级广播台、站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农村改革的“难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新报》作为《湖北日报》的农村版,是省委全面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自然具有省委机关报的属性。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三农”报道中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才能真正体现“为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的办报宗旨,当好“农民致富的参谋,基层干部的帮手”。那么,怎样才能唱响“三农”报道的主旋律呢? 一、唱响主旋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三农”工作新形势,理直气壮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新台阶,农产品实…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后几年,我国新闻界对农村改革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有人把这个阶段称之为新闻界农村报道的“黄金时代”。随着农村改革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有关农村的新闻报道也没有再出现大的惊人之举。是不是农村没有什么新创造可报道呢?最近笔者请教了一些农村劳动模范和农村基层干部,他们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农村里,从八十老翁到青少年,都知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农村改革改变了他们家庭的境遇,把他们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僵死的旧体制下,从饥饿、贫困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获得了“第二次解放”。 作为新华社的一名做农村新闻采编工作的记者、编辑,我有幸参加了我国农村第一阶段改革从萌发到完成的整个发展过程的报道工作。时过20年,至今回忆起来仍然非常激动,而且感到几分欣慰。  相似文献   

5.
常听人说,农村改革的摄影报道不如前几年有气势,有深度,更有人感叹,潮头都看不清了,朝哪里深呀。显然,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的深度正在成为我们思想“取景器”里的调焦中心。记者应当怎样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改革摄影报道本身,有所突破与创新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在农村展开的。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原来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场改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改革后农村新的经济体制已经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变革中,人民日报的舆论宣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作为最初参与农村改革宣传报道的记者之一,今天回想起来,许多事情历历在目,感触很多。农村从改良到改革中国农村的改革,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搞农村问题的报道也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从“干校”回到报社,正好遇上周…  相似文献   

7.
“觉醒”这篇报道,年初由省委领导同志推荐给地县领导同志阅读,在全省、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又分别获一等、三等奖。“觉醒”一文为汁么能够获得好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作者开掘得深,打破了宣传报道改革僵死的模式,比较充分地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思想深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九年的光辉历程.改革从农村起步并迅速推向城市.工业是城市生产、建设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丰富多彩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给新闻报道开辟了崭新的活动空间,新闻报道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改革的进展.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年来人民日报关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报道的分析,对我们走过的道路进行认真的反思. 1984年10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人民日报10月21日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  相似文献   

9.
一些经济专家认为,我国农民的收入将由近几年的“高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阶段。我们要选择适当的对策,以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这是发展战略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也是农村报道中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农村经济改革的八年来,前七年(一九七九——一九八五)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六点九,形成了广阔的农村市场,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及其结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我国的改革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领域也同样,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而我们的经济报道长期以来习惯于就生产写生产,从生产领域报道多,从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报道少;从领导角度报道多,从群众角度报道少;从经济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角度报道少。艾丰说:旧模式经济报道的问题出在“把活生生的经济活动‘层层剥皮’,剥至最后只剩下干巴‘骨头’了”。他所说的“层层剥皮”是指把经济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同人的活动,同矛盾的转化过程完全剥离开了。显然,这样的经济报道已不能适应经济改革实践的需要,必须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人们经常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比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用“攻坚”、“突破”、“背水一战”这一类军事术语来形容这项改革之艰难。那么,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国企改革的报道也像啃“硬骨头”一般艰难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成为一个历史性难题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国有企业,没有完整、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供仿照。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增强活力和提高效益,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说,农村改革的摄影报道不如前几年有气势、有深度,更有人感叹,潮头部看不清了,朝哪里深呀。显然,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的深度正在成为我们思想“取景器”里的调焦中心。记者应当怎样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改革摄影报道本身,有所突破与创新呢? 奔流与漩涡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直接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然其深度追求则始自记者在农民群众中的调查研究。刚开始,农村改革摄影报道发展流向并不明朗,报道也显得分散,1979年9月终于以全国最早反映责任制政策兑现的“棉花姑娘的喜悦”为标志,确立了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主流。一时间,来自鲁西北、豫东、淮北、苏北等地的摄影报道形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一年。2001年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中央“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势前进”的要求,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快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抓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这一有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就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并自觉身体力行实践“三个代表”,把它始终落实在具体工作之中。档案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观念,努力改进服务方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一、为经济建设服务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转轨时期,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先后上马,国有企业破产、兼并、改制方兴未艾,农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作为新闻媒介之一的报纸,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报道城区的意识;这无疑是为了紧扣市场这一主旋律,同时,也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似乎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纵观近些年来大小报纸的新闻宣传,感到农村及农业方面的报道显得有些弱化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报道城区莫忘“老区” 在计划经济运行时期,农村是报纸宣传的一块热土。然而,经济  相似文献   

16.
光明日报近期加大力度,刊发了一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报道和文章。该报的宣传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验鲜活实在,有时代特点和可操作性。如7月13日,针对认为经济工作好做、思想工作难做的畏难情绪,报道了湖南省衡南县从为农民解决问题出发,在农村开辟“小课堂”,培养“小人物”,推广“小技术”,建立“小档案”,用活“小漫画”,做好、做活、做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二是老先进有新经验。7月14日,报道了连续5年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的四川省眉山车辆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定位在班组,通过激活“细胞”(…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新闻工作者必须紧紧围绕改革这个主旋律做好文章。我们在从事经济报道十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搞好改革的宣传,记者本身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改革,使自己的思想观念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在宣传中,要用改革的精神报道改革,要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大胆探索,鼓舞人民投身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每年都要发一个“一号文件”。我们把这些文件都收集在一起,逐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指导思想是要“多予、少取、放活”。十六大把“三农”发展作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战略重点,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说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于全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三大”重申了我国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图书馆事业如何改革?我认为,图书馆事业的改革首先应是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改革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肇端,进而发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十三”大又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体制改革,党和政府一直没有提出过方案。文化事业之内的艺术表演团体据说将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图书馆工作呢?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正面报道比喻成新闻工作的主旋律的话,那未,先进人物的报道,应该是这个主旋律的一个强音。改革开放以来,先进人物的报道摆脱了“左”的模式羁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新闻实践中,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新闻界同行:为什么先进人物的报道,常常收不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呢?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无论是改革人物的报道,抑或是其他英雄模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