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周刊成功的原因1.人情味互动@新周刊的互动不单纯是为提升微博影响力,其更重要的目的是激发用户参与杂志内容的生产,并最终将互动结果落实到印刷版杂志的版面内.(1)微博互动成为印刷版杂志的内容.例如2009年11月15日,《新周刊》第311期专题封面:"反动词汇:剩女——她们选择了剩下他们",这次专题封面的确定,是通过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征集而来.这是《新周刊》首次利用微博作为平台进行杂志内容的生产.这次互动的形式为直接评论以及私信,其互动过程,不是以《新周刊》官方微博发起,而是以《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的微博与粉丝互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类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凌 《新闻传播》2005,(12):59-60,6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新周刊》分别入选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公信为和最具成长力的杂志:[1]《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南风窗》列广告收入最高的周刊(除时尚类和经营管理类)前三名。  相似文献   

3.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这句广告语,包含了《新周刊》的自我定位与这个时代的关系,指的是杂志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记录、表述这个时代的特征。《新周刊》将改革  相似文献   

4.
期刊览要     
《中国新闻周刊》2001,(32):69-69
广州出版的最新一期《新周刊》刊发封面专题章,题为《婚姻股》。  相似文献   

5.
刘静 《新闻传播》2014,(2):23+25
本文将以《新周刊》为个案,选取《新周刊》品牌建设三个特点,探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周刊》品牌化发展道路以及对我们期刊杂志的借鉴意义。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锐杂志,在经历了十多年不间断的创新和摸索后,其品牌发展及品牌推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新周刊》品牌核心要素的建立及维护,对这个典型媒介品牌进行解读。文章涵盖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新周刊》品牌的内容特色进行分析。第二个部分对《新周刊》特色封面进行解读。最后一个部分针对《新周刊》的市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期刊览要     
最近出版的第105期《新周刊》发表文章,评论中国娱乐业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影视投资的“赌博”特性。文章回顾说,去年在香港设立分部的美国片商哥伦比亚,看中台湾导演李安和香港导演徐克,作出史无前例的决定:投资他们拍摄“原汁原味”的华语片,并拿到海外市场推广和发行。这就是去  相似文献   

7.
郑萍 《新闻知识》2007,(7):62-63
《新周刊》的前身是《七天华讯》。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出版了创刊号第零期。它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新闻纸时代”。主要是靠媒介人的理想做事,并没有太多考虑市场问题。1997年6月起,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名目繁多的视觉传播文本,以特有的视觉建构形式,汇聚成为一道文化景观。其中,杂志封面便是一例。本文选取2003年~2008年出版的《新周刊》封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周刊》的发展历程,动态性地考察《新周刊》封面的视觉传播形态,揭示语言和图像这两类文本在意义产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辨析形象文本的单向印证或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语-图互文方法。对《新周刊》封面的视觉传播学分析同时也例证了有关视觉转向的一个假设,即视觉转向是后现代的一种叙事性象征。  相似文献   

9.
朱仁华 《新闻实践》2005,(10):43-44
前不久,在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汐带领下,笔者赴期刊大省广东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期间,我们一行考察了《家庭》期刊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城市画报》社、《南风窗》杂志社、《少男少女》杂志社、《新周刊》杂志社、《家庭医生》杂志社。尽管考察时间不长,但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新闻时政类期刊主要有创刊于80年代初期的《半月谈》和《瞭望》杂志。1993年以后,《南风窗》(创于80年代中,90年代中以后定位于新闻时政评论)、《视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一大批综合新闻时政类期刊跃然出世,形成了一个新闻时政的刊群,若干年风雨历炼之后,这批刊物已各具风姿,气候大显。  相似文献   

11.
开放与变革:当前我国期刊封面的设计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期刊的封面(包括正封、封底和脊封)设计总体上在呈现多样化、层次化、精品化、风格化等特色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强调艺术性、民族性和新鲜感的趋于成熟的阶段,并且出现了许多有益而大胆的尝试,展现了新时期我国期刊封面设计多姿多彩的活跃景象。尤其是在2001年的第十五届国际期刊设计奖———奥齐奖(OZZIE)评比中,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杂志《新周刊》荣获“最佳封面设计”大奖,与《ESPN》、《CFO》、《ONE》等国际著名杂志共享殊荣。(奥齐奖是国际期刊界对国际杂志设计的专业权威大奖,被称为国际期刊设计中的“奥斯卡奖…  相似文献   

12.
众说     
20年后,最大的媒体是手机肖锋《新周刊》杂志主笔那时获取资讯的手段更直接更便捷,任何家电都会是传媒载体,最快最便捷的载体当属手机。所以,再过20年,中国最大的媒体是手机,最大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央视、人民日报、《新周刊》等,均是它的分支。  相似文献   

13.
翻遍《新周刊》文档,只见编辑手册,未见采访手册之类。杂志办了12年,没有采访手册居然也走到了今天。相信这不是《新周刊》的独有情况。多数刊社即使有这类手册也被弃之不用,而且网上能搜到大把诸如手册、守则之类的文档。在中国的杂志作坊里,采访跟编辑、设计一样,是个熟能生巧的工匠活,没有标准通则,只有苦行实践。  相似文献   

14.
萨梅尔·约翰逊认为“杂志是典型的冲动型购买品。”《新周刊》正是将专题报道通过大标题、图片等呈现在封面上.意图形成杂志的显著卖点。  相似文献   

15.
如果对中国时下的新闻杂志比较熟悉,你可能对《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新锐杂志要顶礼膜拜了,但我要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拜错了对象.不是说这些杂志做得不好,而是它们只是追随者,美国人亨利·卢斯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6.
孙冕 《传媒》2007,(5):12-12
创刊于1996年8月的《新周刊》是一本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合办的时事生活双周刊.全国发行,最高发行量达30.5万册.  相似文献   

17.
自称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新周刊》,在2006年4月1日出版的第224期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如何“贩卖”中国?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的专题文章。文章中,李敖、张颐武、张伟平等9位文化名人接受采访,并分别谈了关于如何展现中国文化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运动的开展,城市杂志得到了迅速发展,当然,城市杂志也通过叙述和想象,再现了城市的多样面孔。文章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城市中国》等媒介杂志,探讨中国的城市杂志如何叙述、形塑和建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0.
9月15日,由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和中国期刊协会共同举办的“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遴选结果公布。《兰台世界》杂志入选2018学术期刊数字影响力百强,是档案行业唯一入选期刊。此次百强名单分为大众类期刊和学术类期刊两类。大众类期刊包括《紫光阁》《中国新闻周刊》《幼儿画报》《新周刊》等,学术类期刊包括《测绘科学》《航空学报》《中国翻译》《中华医学杂志》等。发布会现场,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昌祥、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胡伟等为入选期刊的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