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诗经.鄘风.桑中》的主题,学术界歧见纷呈。其中要以《小序》提出、《毛诗正义》申论的刺世说和近代学者提出的爱情诗歌的说法最有影响,无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无法解释该诗歌的某些疑义。本文从"桑中"、"上宫"等词的训释入手,试图对此诗的主题做一新的诠释,认为该诗乃是原始高禖祭祀仪式与野合之风的遗存。  相似文献   

2.
邓春玲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2):44-45,56
《七月》是《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研究者对该诗题旨仍是众说纷纭,因而有继续探讨的必要。《诗经》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的信息,《七月》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认识价值,该诗真实地反映了周代早期豳地农业生产劳动的情况,该文作者对《七月》研究得出结论:该诗为农官所作,是对农民的“同情与赞颂并存”。  相似文献   

3.
今人读古籍,参考古今注释是必要的,但是,应该审慎,切忌盲从.这里质疑三则,请教方家学者.一、“野合”作何解?《史记·孔子世家》云:“(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二字作何解?从汉代以后,孔子成了圣人,学者们对于圣人的父母野合认为是莫大的诋毁,因此对“野合”二字作出种种歪曲的解释.三国魏经学家王肃收集和伪造的《孔子家语》竟然否定“野合”之说而特别说明“乃求婚于颜氏征在,从父命为婚.”这是没有凭据的史料.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对“野合”的解释是“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谓不合礼仪.”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认为“男子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子“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这两种说法成为后世最常见的对“野合”二字的解释,其实乃腐儒之迂见.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婚恋诗所占的篇幅颇丰,它们充分展现了先民们的婚约缔结过程:在《诗经》的时代,周礼所规定的婚姻“六礼”就已通行于贵族及平民阶层,但婚姻仪式又因社会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周代主要的婚姻形式除以一夫一妻为标志的聘娶婚外,还有一夫多妻的媵妾婚、亡夫亲属收娶寡妇的收继婚和野合而婚;与此同时,《诗经》中又不乏弃妇诗,从这些诗篇出发可以分析先民婚姻的事实终结的部分原因,从而窥测整个周代婚姻形态的大端。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期(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不同,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在这部诗歌世界里,展现了久远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关于政治风波、春耕收获、男女情爱的悲欢离合。《蒹葭》与《将仲子》就是其中的两首名篇。对这两首诗的主旨历来解说不一。关于《蒹葭》一诗,《诗经》研究专家余冠英认为,这是一首情诗,《诗小序》认为该诗主旨是刺襄公未能用周礼,《诗沈》认为该诗主旨是求隐士,时下还有人说,《蒹葭》诠释了网络爱情。  相似文献   

6.
深入拓展全面挖掘思路把握──《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新探徐佩耕《孔雀东南飞》作为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保留篇目,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其中,对刘兰芝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所在.传统的教法是从这首诗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着眼,指出该诗是通过焦...  相似文献   

7.
上博简《孔子诗论》简一所载“《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的文字对孔子《诗)教具有重要意义,“乐”应为“《诗》乐”,“文”指“《诗)的文采”。“《诗》志”、“《诗》情”和“《诗)言”构成孔子《诗)教的三大核心内容。孔子籍《诗》培养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情理涵养和辞令谈吐,由“志”——“情”——“言”的过程是君子以《诗》入学由浅至深、由内修至发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原本是《桃花源诗》前面的一个小序。前人论述,大多认为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序采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正因为这样,所以对《桃花源记》主题的认识产生了一个信息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白居易《望月有感》一诗的标题、诗句内容及《白氏长庆集》中的其他诗文,结合唐德宗贞元年间社会动荡的历史事实,论述此诗写作的社会背景,从而得出了该诗系贞元二年秋作者于徐州符离县家中所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论《四个四重奏》的音乐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现代派大诗人T.S.艾略特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表现出与他的前期诗歌杰作《荒原》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音乐手法的运用在艺术上奠定了该诗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目前国内对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尚缺乏研究,本文从音乐结构,诗的音乐节奏、音乐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对该诗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孔子的生身问题,最近有一本研究孔子的专著,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证。该书引司马迁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又引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礼记·檀弓上》的话:“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据此肯定“孔子是个私生子”,又说:“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按:指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  相似文献   

12.
《陌上桑》“采桑女婉拒太守”主题的确立,主要是受到了当时儒家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罗敷形象是民间反对桑林野合的现实主义意愿的集中体现;《陌上桑》是两汉社会风气由开放转向保守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引领篇章,是两汉文学思想发展的关键性标志,罗敷的形象推动了汉《乐府》德美兼备女性形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孔雀东南飞》与东汉时期诗作进行比较,运用训诂学、音韵学的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该诗的某些疑难字句进行考辨,指出诗中的某些错讹以及特定用法,对该诗进行了文字上的疏理。  相似文献   

14.
《诗》学发展至汉初,形成了四个主要的流派,即鲁、齐、韩、毛四家诗。这种分化的出有诸多原因,既有《诗》学传承的内部因素,又有焚(诗》禁语的外部因素。四家诗在汉代不断发展变化,各家内部又不断分化出新的诗派,形成了一祖数宗现象。本结合汉代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诗经》的传授系统以及汉代整体的学术动态来探讨汉代《诗》学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论语》看孔子的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教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以降,诗教便成为一种以今本《诗经》为范本,浸润着礼义德行教化的教育,深为整个社会所看重。本旨在对孔子诗教的形成、功用及特点作简要阐明,以期获得对“孔门诗教”的较深入的认识,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诗经》,对待诗教。  相似文献   

16.
梅风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4):122-124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表面平淡无奇,实则内涵丰富。选择弗罗斯特的《圈套》一诗,从措辞及主题角度对其进行解构主义分析。该诗在探讨现代社会存在问题时体现了语言的不确定因素,并利用语言这一固有特性对宇宙的秩序问题进行了探索。解构了建构该诗主题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善/恶,秩序/混乱,圈套/偶然等;该诗对这些二元观念的含糊不清消减了诗中对现代社会"碎片化"特征的再现,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相似文献   

17.
近读《陶渊明诗文集》,获知晋代家居江西庐山之麓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晚年写过一篇《责子》诗,该诗说出了对儿子们的忧虑,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时正值人们反思“文革”中人性扭曲、人格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女诗人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爱情为题材也反思了这一现象,所以该诗既可以看成一首爱情诗,也可以看成一首哲理诗。在对该诗的赏析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设计新型的教学目标。 在执教中我设计了两个目标: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致橡树》的教学对象是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种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来领悟诗中的情…  相似文献   

19.
先秦婚制和婚俗是产生《诗经》婚恋诗的社会土壤,《诗经》婚恋诗也因而分为贵族婚恋诗和民间情歌两大类。这两类婚恋诗,都从不同的层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先秦婚制和婚俗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婚恋生活的不同影响。通过时《诗经》婚恋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诗》不仅是儒家的经典,而且也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源头,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就曾经引《诗》和论《诗》。庄子的许多思想和重要的观点都可以在《诗》中找到相对应的篇章。一部《庄子》不仅在精神内涵上对《诗》有诸多继承,而且在艺术上,其虚荒诞幻的世界是对《诗》中颂神母题的深化,《诗》中浪漫夸张手法、《诗》之寓言和叠词等表现手法对庄了审言和重言等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