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物理解题方法很多,但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有些问题理论推导或计算非常烦琐,还有一些问题即便是教师讲解多遍,学生还是弄不清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借助于简易的实验做一做,不仅清楚明了,而且说服力强.把实验整合到习题教学之中,这不仅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规律,而且也实践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同时利用实践检验真理,这正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SOLO分层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这一理论不仅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比格斯和他的同事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做过大量的实验,使该理论与历史、  相似文献   

3.
试论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东北师范大学郑长龙,梁慧姝实验不仅是一种验证性的实践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探究性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即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有效...  相似文献   

4.
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实验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健康的实验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学生成功地完成中学阶段的化学实验操作,学好化学,而且能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从事科研和生产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战胜实验怯场心理青少年求知欲旺,好奇心强,这是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做好化学实验的十分重要的自然心理.但有相当数量特别是初三刚接触化学的学生常常因部分化学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或有些实验(例如氢氧爆呜实验)对人感官刺激较大而…  相似文献   

5.
田莉 《师道》2014,(5):21-23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在理论上讲得似乎都很清楚,但是实践中却并不清楚.甚至是问题多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以为对理论的看法决定着实践的功效。我们将发展语文素养的理论看作是超越实践和驾驭实践的武器。然而教育的任何科学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理论只是在实践完结时才有了自己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几乎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有些不仅讲了,而且还是课堂中讲了很多遍的题,但学生却依然不会做.我们也都听到过来自学生的抱怨:我们一天到晚的做题目、做练习,但考试成绩却一直得不到提高;也有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但自己提笔做题,稍微有点闲难的问题就做不出来了……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应该是方方面面的.  相似文献   

7.
周建永 《考试周刊》2011,(91):174-175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备受关注,怎能切实可行地开展教学工作呢?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农村实验器材相对缺少的现实下,我们要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这样不仅能弥补中学物理实验仪器缺乏的现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建立和物理理论的验证都与实践密切相关。利用身边器材做实验,不仅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课外自己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市开始使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简称“司南版”)。新教材不仅增加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与内容相关的插图,而且增加了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小实验,对老师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许多小制作、小实验看上去理论浅显,实验过程简单,但如果动手去验证,却并非如此。有些小实验做几遍都难以成功,也找不到失败的原因.与同事交流,发现有不少老师只是让学生课外动手做一做,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 布朗运动是建立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实验基础,它对于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理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该实验并不能直接观察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用显微镜观察花粉微粒在液体中的无规则运动,从花粉微粒无规则运动现象着手,分析其运动的原因,从而得出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到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去认识事物,而且可以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的实验既能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规范操作技能及勇于实践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结合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原理,保留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部分,恰当地引进投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使多种媒体的作用发挥恰到好处,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几年来,我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观介绍如下。一.投影仪的使用一优化课堂教学不可少的媒体1.利用投影仪加培养皿做化学实验,帮助突破教学难点.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可以给学生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及理解反应原理。这是应坚持运用的实验引导探索法,但是有些实验学生难于观察,几年来,我们将能见度低的实验方法改进,其中在投影仪上做实…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身边常出现有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教师走进教室里时学生总有一种热切的期待?而为什么有些老师一进教室时学生就感到厌烦?又为什么有些教师并未让学生加班加点,也不搞“题海战术”,但学生成绩仍能不断提高?又为什么有些教师即使接的是“差班”,但不久这班成绩也会超过其他班呢?实践表明:情感和认识是相互影响的。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意志的活动过程。它对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不仅起着调节作用,而且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正因为这一点,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发挥了情感教育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如何发挥情感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组合梁弯曲应力测定实验装置的改进情况。以不同材料的组合梁取代整体梁进行实验,不仅增加了实验内容,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的能力。实践表明,这项改进兼具思想性和吸引力,教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课程领域,先后出现了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这四种课程理论。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科为基点的,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生为基点的。从西方课程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理论始终在学科和学生这两个基点上来回摆动。但是,这种摆动不仅呈现出一种波浪形向前发展的轨迹,而且凸现出课程理论上的一种心理学趋向。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基点融合是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5.
坚持理论—实践—创新三元结合,支持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以我校开展的图像去噪方法设计实验开放性实验为例,介绍了数学实验室如何开展创新型实验,分析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该创新实验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物理教师》2000,(10):5-5
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自己多做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而且要尽可能使所做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理论课。实验中必须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只有有目的地做实验,才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往在做物理实验时,有些学生由于对实验重视不够,目的不太清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一次实验下来,所获知识甚微。针对此现象,我们开设了实验预习课。多年来的实践效果甚佳。一、聘任小教师是搞好实验预习课的有效方法 上好预习课,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针对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把它们解决在预习课中,这样才能使实验教学达到学生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8.
1当前自然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日笔者听了12节不同层次(中心小学村级完小、初小)自然课,发现自然实验课教中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a.不做实验。听课中有7节应使用仪器行实验的(该校有这方面的自然教学器材),教师却一讲到底。在教学中,既不做演示实验也不引导学生做学生实验。重结论轻过程。b.做实验但成功率低。听课中有3节课师做了实验,但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教师把实仪器发给了学生,忽视实验过程的具体指导,学生盲目动手,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操作,去察、去思考。有些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是失的,教师置之不理,把参考资…  相似文献   

19.
酸、碱、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必须让每个学生亲手做一做有关的化学实验。用试管做这几个实验就非常麻烦,不仅需要的试管多,而且浪费药品,不利于每个学生操作。如果改用井穴板做这几个实验就省事多了。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课的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包括实验)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