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力奎 《天中学刊》2010,25(1):111-113
由于清朝政府重视对私学教育的管理,造成了地方上私学普遍发达的现象。私学包括私人创办的蒙养性质的私塾、蒙馆,名儒大师聚徒讲学的经馆以及民办、民办官助的义学。私学规模较大,设置广泛,办学经费主要靠私学的创办人来筹措。私塾在教学上注重因材施教,有浓厚的学术气氛。私塾的教师被称为“塾师”、“蒙师”,一般要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私学招收生徒的范围较之官学要宽广,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2.
李斯在私学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统一文字.编写识字教材《仓颉篇》。李斯的雄才大略受益于私学.但从维护统治者利益出发,作为重要决策人物的李斯却向秦始皇建议禁止一切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成为秦王朝的一项基本文化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古代考试制度是在“举贤授能”和分科试策与官学和私学相互共存的社会基础上建立的,这一特点,直接决定着古代考试制度的自学考试性质。 自孔子聚徒讲学,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分授弟子,打破学在官府的旧制以来,古代私学一直与古代官学并行不悖,直到近代学校的兴起,以私塾形式表现出来的私学也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尽管随着各个历史阶段时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不同而使私学的表现形式、传授内容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我国古代私学一直绵延  相似文献   

4.
私学的发展与家学密不可分,先秦私学的发展也受到当时宗族教育的影响。从“诸子百家”名称的来源来说,早期私学中的师生关系大多是模拟宗法关系所致。宗族教育影响私学有三个方面:一是私学领袖本身有自己的宗族背景;二是私学教学内容和宗族教育内容有相似性;三是私学门徒择学也与其宗族教育有关。以鲁国三桓即季孙、孟孙、叔孙为例,可以看出,其宗族教育对孔门私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孔子改革教育,创私学,培养多才多艺的人材,教学生爱人,使百性安居乐业。改革世袭官制,选贤任能,和平外交。修“六经”,为中华民族统一文化思想意识奠定基础。孔子的“改革开放”思想与实践经验,对于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为政的时间不长,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创办的“私学”,虽未必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私学”,但可说是当  相似文献   

7.
作认为孔子创办私学的原因,一是复杂动荡的局势为私学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土壤;二是孔子从政失败,壮志难酬,转而创办私学,通过广收弟子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的私学有“有教夫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培养君子等特色,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先秦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先秦私学的特点及意义。认为先秦私学的意义上主要体面以下五点:一是先秦私学使“学校”和“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出来;二是先秦私学极大地提高了民族的文化素质;三是先秦私学促成了“百家争鸣”,形成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罩先秦私学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并由此,知识或学术也获得了独立;五是先秦私学深刻地影响响应了当时的政治,并形成了和千年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色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南朝政权更迭频繁,私学并没有因此受到阻碍,其发展规模虽无法同汉晋私学相提并论,但在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史上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南朝私学得以发展不仅源于私学发展传统的惯性,而且与南朝的选官制度有一定的联系,更与统治者的倡导与支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两汉是中国封建教育和学术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阶段。教育上,不仅官方学校正式确立和发展起来,民间私学也承前启后,迅速恢复进而兴盛。学术上,随着“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以研究、诠释儒家经典为内容的经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汉初法制未备,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义以折衷是非”①,天下人纷纷学经,经学遂于散布在民间的私学中传播开来。私学,是指由私人或私家团体兴办,且不靠官府费用维持其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早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墨两家;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秦代虽禁而未绝,但发展受挫;到了汉代,又逐渐恢复和发展,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