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是明代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主要内容有: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1405郑和下西洋》;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航海暨海洋知识竞赛、讲座、夏令营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主办;分别由上海市、福建省和江苏省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5,(10):7-8
2005-13J《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热爱祖国 睦邻友好 科学航海,2005-14T《南通博物苑》,……  相似文献   

3.
5、郑和下西洋纪念日是哪天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与此同时,我国港口、涉海设施、航海在各地的船舶挂满旗,当日上午9时,中国籍民用船舶和中国航运公司经营管理的非中国籍船舶鸣笛1分钟。  相似文献   

4.
风景线     
江苏太仓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配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发行,江苏太仓市邮政局启用“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风景戳日戳1枚。风景日戳主图为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楼前的“锚泊瀛涯”雕塑。1985年7月11日,为纪念郑和首航580周年,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将“天妃宫”后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28日发行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的最大特点就是还原历史,特别是3-1中的郑和就是一位友好使者形像。  相似文献   

6.
8月8日《中国远洋运输》我国海域辽阔,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优异的航海技术和业绩。郑和七下西洋,其宝船之庞大,技术之高超,航区之广远创造了辉煌的航海成就。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航海业在外国的控制与掠夺下,历尽屈辱,萎缩不前。  相似文献   

7.
郑和与南京     
2005年6月28日,市邮政局配合2005-13《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首发式在江苏南京举行,启用9种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8.
新邮报道     
《上海集邮》2005,(6):5-5
中国邮政2005.6.12005-12T安徒生童话-1皇帝的新装60分-2海的女儿80分-3拇指姑娘80分-4卖火柴的小女孩80分-5丑小鸭80分33×44mm10枚(2套)/张不干胶10枚(2套)/张[D]熊亮2005.6.28SB(29)2005安徒生童话(小本票)面值3.80元售价6元560万[D]王虎鸣2005-13J影京香港邮政2005.5.12)郑和下西洋600周年-1郑和像80分-2睦邻友好80分-3科学航海80分30×50mm9枚(3套)/张[D]崔彦伟2005-13JM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小型张)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元30×50mm/138×80mm香港金鱼Ⅱ五花珍珠鳞1.40HK$红白燕尾2.40HK$淡紫蛋凤3.00HK$蓝文鱼5.00HK$45×28mm25枚/…  相似文献   

9.
前任英国皇家潜艇司令、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运用他的航海知识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提出惊人的学说:中国明朝郑和率领的船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环绕地球航行的队伍,早在15世纪中叶之前,中国航海家便已经发现世界的许多地方,他们比哥伦布先发现了新大陆,比麦哲伦早100年便环球航行,也比英国的库克更早达到澳洲,并一度航海到南极附近。  相似文献   

10.
2005-13-1“郑和像”取自明刻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第二十一回中的郑和绣像。第四十六回则详细描绘了他“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领簇新蟒龙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的衣着装扮。邮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28日,为配合国家邮政局《郑和下西洋 600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一套2 枚丝织首日封,使珂Sz系列的总数达到44套63枚。 丝织首日封是由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发行的系列 邮品,从1989年9月28日发行PFSZ1《孔子诞生二千  相似文献   

12.
叶伟奇 《收藏》2010,(4):132-133
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见图),受到当时各国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扬子晚报》曾刊登一则消息:南京博物院的葛晓康在经过8年潜心研究之后,提出“南京宏觉寺塔是明代太监郑和遗骨的归葬处”这一新的看法。郑和死后归葬于何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4.
随着6月28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的发行,2005年上半年纪特邮票的发行也划上了句号。半年来,国家邮政局共计发行了纪念、特种邮票13套,其中纪念邮票5套,特种邮票8套。纵观这些新邮票,无论是发行的套数,还是种类,给人总的感觉是安排得比较均衡、协调。笔者就邮票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研究和剖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越 《收藏》2007,(4):50-52
郑和七次远航的壮举距今已600多年,当初被郑和船队以及他的后继者们带出国门销往世界的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特殊品种“外销瓷”,开始悄然走俏。这些外销瓷中尤以从海底沉船中被打捞出来的“海捞瓷”最为人关注,一批又一批曾被深埋海底的古代珍宝重见天日,引起全世界的惊叹。  相似文献   

16.
郑和宝船和郑和古船模型竞赛 关于郑和宝船,《明史郑和传》记有:“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史西洋,将士卒2.78万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用现代尺度测算,郑和大号宝船总长125米,吃水为8.0米,船宽48米。郑和第一次远航,就动用了船舶200多艘,其中大型和中型宝船多达62艘。这样庞大的船队是难以置信的。  相似文献   

17.
摩纳哥亲王雷涅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头发灰白的老人了,但他做起航海运动来,就象年轻人那样兴致勃勃,他经常自豪地说:“我是地中海人,我热爱大海”。雷涅亲王为了进行航海运动曾经买了九艘船或舰艇,可见他的航海运动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了的。航海运动是很艰苦的,不是要在海上颠簸数日,而且随时有在海上出现意外的危险。有一次亲王的一艘名叫“阿必卡二号”的船,因为乘八十人,负载过量,在荷兰的一个小港湾中险些烧毁、沉入大海,但亲王没有因为怕在海上出现意外而停止航海活动。相反,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海上历险,他更加热爱航海运动了,他拿出巨额现金来更新自己的航海工具。他今年新购买的一艘快艇,引起了新闻和舆论界的极大兴趣。这  相似文献   

18.
2014年6月13日上午,我应邀陪同“创新奇才”——中国杂技团的王建民总工来到北京电视台600平米演播室,参加BTV青年频道《北京客》节目《杂技造梦师》的录制。这是《北京客》第二次录制王建民总工的节目,可见他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在当今的青年观众中受到欢迎和追捧。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体育》2009,(7):46-47
狄维士有一股不容置疑的说服他人的力量,这完全得益于他身经百战和演讲生涯。他的演说《销售美国》的录音带曾获多种奖项并一度脱销,此外他的两本著作《相信》和《悲悯的资本主义》都被拍成了教育电影。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莫桑比克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30周年和郑和到达莫桑比克岛600周年,莫桑比克邮政6月25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套2枚。第1枚:两国国旗、中国长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和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外交部大厦(中国援建)、大熊猫和长颈鹿。(见封面彩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