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脚印比赛     
作文1今天,下课的时候,刘东没有玩塞纸条的把戏,而是玩起了别的。他问我们,谁敢和他比踩脚印,是往墙壁上踩,看谁踩得高。对这种把戏,我是不喜欢的,因为我不喜欢看见墙壁上有脚印。这是因为我爸爸特别不喜欢看见墙壁上有脚印。他这个人别的方面不是很讲卫生,可是看见墙壁上有脚印,他会怒气冲冲地说:“这是哪一个猪做的事?”我们住的公寓里,这样的脚印就很多。我们等电梯的时候,爸爸总会怒气冲冲地看四面墙壁上那些“猪”的脚印,而且有的脚印肯定不是小孩的脚印,是大人的脚印,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难道也觉得往墙壁上踩脚印很好玩吗?我们从来就…  相似文献   

2.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个“留名”,决不是留下“XXX到此一游”之名,而是自己的奋斗史。而奋斗史不是靠嘴说,而是用脚走。正是从这一点上讲,留名,实际上就是留脚印。  相似文献   

3.
脚印     
脚印的存在不是为了铭记光鲜的过往,而是为纯白的未知铺上路基。拥有脚印是一种幸福,可若是沉迷于记忆、囿于记忆直至迷失于记忆,那此时的脚印又成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美点赏析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歌一开始选取一个典型的意象“脚印”,用简练而传神的笔致,定格了一幅意蕴隽永的镜头。流沙中“我的脚印”,“轻轻一抚”,便被“抹平”了。“轻轻”一词,既符合流沙流动的形态,更让人感叹“脚印”失去之轻易。并且,“抹平”不同于“覆盖”,风沙覆盖了石头,抹去风沙,石头还在,而存于流沙之上的“脚印”,它再也不可以复原了,像被冲毁的胶卷。不仅不可以复原而且不留痕迹,圆明园毁了,还有废墟可以瞻仰,流沙抚平了“脚印”,来“一阵风,细沙如水,一切便都归于原始”,连可以探询、追忆的蛛丝马迹都没有了。“不是无人…  相似文献   

5.
脚印考古     
本文是我以“脚印”为话题写作的一篇下水范文。该话题也是黄冈市2004年高三期中调考试题。话题如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果实;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拾脚印,一如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不灭。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可以实写,也可以虚构;可以写过去现在,也可以写未来。  相似文献   

6.
脚印     
脚印□王文莉聂碧云,一个温柔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字。可是她上课说话,回家说谎,经常抓破别人的手脸,连男生都惧她几分,没有人愿意和她做好朋友。12月底,新年联欢会的节目报名单上赫然写着“手风琴独奏———聂碧云”。“她,能行吗?”我决定亲自找她谈一谈。我问她...  相似文献   

7.
脚印     
流沙轻轻一抚便抹平了我的脚印又一阵风,细沙如水一切便都归于原始不是无人到过这里是流沙抹平了太多太多的遗痕历史,只在纸页留下身影这里,一切都被风沙占领长天覆拢黄沙时间深处,喘息着先行者的脚印(选自《人民文学》)脚印@雷抒雁  相似文献   

8.
泄秘的脚印     
《家教世界》2014,(10):28-29
【经典案例】 1978年9月,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里,出现一具女尸。从尸体上满是鲜血以及尸体旁有两块沾满血迹的大石头判断,这个妇女是被谋杀。凶手是谁呢?现场留有一行脚印。 公安局请来了“脚印专家”来破案。 “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印,作出了如下判断:“凶手是个25岁左右的男人,身高1.7米,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他朝南窑村方向走去。”  相似文献   

9.
奇怪的脚印     
吴菀薇 《新读写》2008,(4):19-19
早自修的时候,雯雯走到青青身边,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学校出怪事了!” 青青抬起头,一脸茫然:“一大早的能有什么事?” “刚才我经过健身房,看到几个老师围在那儿,过去一看,雪白的墙上竟有好几个泥脚印!”  相似文献   

10.
大脚印     
<正>一天夜里,下了场小雨。雨后的空气湿润清新,比利村的小动物们呼朋唤友,出门玩耍。然而,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村头的土路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这下大家慌了。“那个脚印老大老大了,有这么大!”小松鼠在树上跳过来、蹦过去,比画着脚印的大小。“昨天还没有,一定是夜里某个坏家伙偷偷来到了咱们村。”“这可怎么了得,它的脚就这么大,身子……”兔子爷爷想了想,忧虑地说,“应该是个庞然大物。”听兔爷爷这么一说,田鼠大婶都快急哭了:“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11.
滕瑾 《学前教育》2007,(3):35-37
孩子们在沙坑玩时,发现脚印有大有小。就议论起“谁的脚印大”。有的说谁的年龄大谁的脚印就大。有的说谁的个子高谁的脚印就大。还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人个子很高但脚很小。”我说:“说得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是谁的脚印大呢?”他们一听又争论起来,还不时地用脚踩沙来比较脚印的大小。但还是得不到一致认可的答案。最后,有一个孩子说:“要不,我们回去量量脚印。不就知道谁说得对了吗?”看到孩子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决定顺着这个话题展开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2.
脚印     
傍晚时分,天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刘亮,这几天你为什么总是默默无言,好象有什么心事?”唐老师一边举着雨伞紧紧遮住身边的刘亮,一边关切地问道。“老师,我,……我没什么。”平常顽皮而又天真的刘亮此刻却低着头看着自己每一步留下的脚印,吱晤着。“有什么话告诉老师,别闷在肚里。来,靠着老师,别让雨淋着了。”刘亮顺从地靠近了老师,情不自禁地抬起头透过茫茫雨丝,看见雨水正顺着  相似文献   

13.
脚印     
①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一支抗日游击队被敌人发现了。②日本鬼子拼命追赶这支游击队。③敌人找到了游击队留在雪地上的脚印。④脚印通往山林中的破庙,敌人分几路向破庙靠近。⑤鬼子发现破庙里有人,马上开枪。⑥打了一阵,鬼子发现对方是从另一方向追来的日本鬼子。⑦鬼子不明白,脚印都是朝庙里走,怎么不见游击队呢?⑧原来,游击队员把鞋子反绑在脚上,鞋跟朝前,鞋尖朝后。⑨撤出破庙后,雪地上的脚印看上去仍然是向庙里走。⑩愚蠢的鬼子上当了,聪明的游击队员顺利地走出了包围圈。脚印@何薇薇 @唐宁  相似文献   

14.
这篇考场作文选取父亲雪中为“我”送饭的小事.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以“脚印”为线索展开叙述。考生宛如一个画家,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农村慈父的形象。文章基调深情,感情真挚,朴实感人。  相似文献   

15.
脚印     
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你该还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铺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  相似文献   

16.
脚印     
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你该还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  相似文献   

17.
脚印     
赵雪兰 《辅导员》2009,(14):111-111
爸爸的脚印大大的,我的脚印小小的。我喜欢踩着爸爸的脚印跟着爸爸。  相似文献   

18.
梁英 《红领巾》2010,(3):12-12
雨后,泥路上并排“走”着一大一小两双脚印。  相似文献   

19.
脚印     
一步步 ,昂然前进然回道 ,却发现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茫茫天地寥寥篱落凌乱的脚印单调而鲜明踏着青苔野草独自闯荡在坎坷道上一串串脚印那么单调 ,那么鲜明来自望不见的远方行进在匆匆之间一深一浅 ,忐忑却自然一上一下 ,缭乱却真实思绪翻涌脚印 ,一串串像葡萄 ,酸溜溜似琼浆 ,甜爽爽人生五味果  尽散在一串串脚印之中这一串串脚印平平淡淡 ,充充实实歪歪斜斜——又歪得那么可爱斜得那么自然啊 ,脚印匆忙的行程中留下的只是一串串的脚印这——是我的脚印我真实的脚印我站在脚印的帆船里举目了望——深深的长长的脚印带给我一盏明亮的指路灯…  相似文献   

20.
脚印     
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你该还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