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写的奥妙     
在习作指导中,引导学生领悟“描写”的奥妙,学会运用描写,进入描写的“大雅之堂”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形象的、具体的描写,才能使文章不停留于平面的叙述之中,而能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绘声、绘色的描写使人物、事件、景观等鲜活起来,给人以立体感,有了对生活的比较深刻的感悟和体验的描绘,才能使文章由对生活及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写希腊奥林匹亚的游记。整篇文章论说部分占了大半篇幅,但读起来却毫无学究气,议论、叙述、描写等手法交错,议论时侃侃而谈,观点鲜明但颇具锋芒;叙述时生动传神,描写时有声有色,看似轻描淡写而实质上举重若轻。文章第二自然段,首句是发自内心的议论:“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接着是一段夹叙述类描写,使读者对奥林匹亚的概貌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文势如行云流水,叙述语言优雅而不卖弄;“密树森森”、“清溪浅浅”等描写,使读者对密林、清溪有了形象化的印象。文章中有多种修饰手法的运用,用“苍老”修饰巨石,…  相似文献   

3.
对话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鲁迅先生说,好的对话描写应当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教好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表达准确有条理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之描写人物富有个性化,避免“千人一语”;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力,使之说话简洁生动,清楚明白。对话有两大部分:一是口头对话,二是书面对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六册附录《我国的古典文学》一文中,有几处运用了“形象”的概念。这里的“形象”指文学形象,它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具体性和概括性的统一文学形象首先是具体的、可感的。这就是说,叙事作品所描写的人物、景物等,都可以使人感触到,它们有自己的性格、面貌、衣装、风度、命运,有自己的色彩、形状、声音,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是“惊人的浮雕般的描写”,使人物“仿佛站在你的面前,你想用手去触摸他”(高尔基《论文学》第281页,  相似文献   

5.
细节描写就是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细小的事物或动作,着意加以描写。它是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构成完整艺术形象的细胞。好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而且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于细微处见精神”。好的细节描写一般体现和渗透在几个方面。 1.细节描写渗透在人物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细小、闪光而触目的部分,使形象有不朽的生命。例如:《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脸色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描写的数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关于“生存状态”的数术和“结构必需”的数术。前一种描写体现了数术的力量,成为我们民族心理“集体无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一种描写对小说具有写作方面的意义:用于故事的展开和转换,有吸引读者的作用;有助于深刻理解文本,便于人们的阅读;有利于充分解读小说、发展或者说解构文本,当然也产生问题,主要是使写作模式化,使某些人物的言行过于雕琢。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话题由来] 写事,特别是写活动的文章,可以说不能没有场面描写,而场面描写又离不开“点面结合”。面,就是指一个场景的全貌,包括天气、景物、人物、气氛等等;点,指场景中的个体,也就是具体的某个部分。点面结合,能使读者既对场景有全面的了解,又能够了解某些具体的情况,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同学在描写场面时,要么只写“面”没有“点”,不能给人具体的感受;要么只写“点”没有“面”,让读者感受不到场面的整体气氛。这样的场面描写是不成功的。下面来看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9.
华山武功描写作为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具体体现,主要经历了由“实”至“虚”、由“杂”至“纯”、由“生”至“熟”几个阶段,表现出产生的想象化、形象化、多元化,内涵的人物化、文化化,获得过程的人性化、集大成化,以及场面的诙谐化、立体化、多变化等金庸小说武功描写的共同特点.同时,华山武功描写还表现出与华山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特点,反映出金庸对华山自然与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充分尊重,以及为此作出的自觉努力,从而使华山武功描写具有了华山特色.  相似文献   

10.
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即容貌、衣饰、姿态、神情、肤色、发型、风度等的描写。我们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经验,“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第一印象”等,而这些“第一”便是人物的肖像,肖像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人物塑造。形象逼真的描绘,能使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肖像描写  相似文献   

11.
×××同学问:《一面》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有什么特色和作用? 答: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其一,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文章集中描写鲁迅外貌的文字有三处。这三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此人物形象“模糊”,只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场面的体会□林清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写记叙活动的作文时要特别注意场面的描写。因为有了场面的描写,才能既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又交代了环境,有助于烘托气氛,突出中心,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3.
《作文大王》2010,(6):24-25
最近,在城市的南郊新建了一座“人物作文医院”。豆豆很好奇,决定去参观一番。哇!里面有“动作描写科”“语言描写科”“外貌描写科”……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抗战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必须为建国时期的人们树立效仿的榜样,同时又不能与塑造英雄人物的原则相抵牾,因此作家在处理爱情描写的问题上受到了“质”和“时间”的严格限制。这种限制的直接后果就是作品中爱情描写的“量”受到重重的监控,当时的作家们精心设计了“佳人主动,英雄装傻”、“三角关系”等模式,巧妙地使爱情描写在“量”上尽可能得到扩张。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描写”?这无疑是写作基本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一般的《写作》教科书是这样解释的:“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然而它却在写作学界颇为流行。 我们说它错,首先这则定义的概括方式就不妥当。描绘,就是描写。用“描绘”解释“描写”,近乎于用“描写”解释“描写”。看着上边这则定义,使人想起法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的话:“有人谎谬到如此程  相似文献   

16.
描写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及自身价值进行艺术表达,使人对相关的人和事获得具体、形象的感受。一、动作、语言描写的个性比亚里士多德说过:“性格的生命在于动作。”在小说《药》中同是描写“拿钱”的动作,华大妈是“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来的,从藏钱位置,掏钱时间,看出攒钱之难,如拿家珍;而康大叔在刑场外“抓住洋钱,捏一捏”扬长而去。作者用“抓”字,写出其野蛮、凶恶的举止,又用一个“捏”字,表现其动作的熟练。作者通过对“掏”、“抓”、“捏”不同行为的描写,使动作独具个性,惟妙惟肖,神思得兼。在…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文中的佳作往往都有让人难以忘怀的细节描写,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中的细节是人物的血肉,成功的描写会使人物形象十分饱满,使文章的语言于朴实中具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柳杰 《现代语文》2014,(12):63-64
描写,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表现方法。“行文如绘”“体物写志”“拟诸形容”说的都是描写,描写的长处在于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使读者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得到特别真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王平同学问:“《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有许多描写,这些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作用是一样的吗?”不一样,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说明服务的。首先,说明文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点为目的,记叙文则以记人叙事为目的。说明文中描写的作用,使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显得更清楚,更明白,以利读者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记叙文借助描写,使所描述的景物显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以感染读者,引  相似文献   

20.
“词语变用”,又叫“词语移用”。这种把说明、描写甲事物的词“变用”来说明、描写乙事物,不仅能使词语的表情达意更为准确、贴切、形象,而且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新鲜感。因此,有人就把这种“变用”的词语称之为时髦语言,或者叫做“新名词”。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