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预习指导课是指教师和学生一起预习,辅以教师和大组长指导的一种预习形式。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严重化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听课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预习,是对一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的自学。预习有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效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课前有效预习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知道难点、重点、疑难点是什么,心中有数,这样上课听讲能更主动,更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到高年级都不懂得如何预习,预习完了,文章上却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使预习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把英语课前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教会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内容的检测评价,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前预习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纵观学生预习作业的反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浓,学生预习的技能、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在预习作业的指引下,通过对预习作业的及时反馈指导和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很多预习任务,但预习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甚至会使学生养成学习敷衍、不认真的坏习惯。这主要还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的习惯。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好方法呢?文章具体谈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一、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1.预习性阅读应该在课前。预习性阅读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能在课前进行恰当地预习性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将提前预习的知识中不懂  相似文献   

8.
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养成“会学”的习惯,我在政治课教学中采取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的做法,即每上新课之前必令学生预习,先教学生自学。学生预习和自学对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好这一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无穷,但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需要极强的毅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具有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一、课前阶段预习又称“尝试”,是在教师引导下,对新的学习内容先进行探究的教学阶段,也是教学中学生自学活动的开始。课前的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很快进入情境,做到听讲时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将所要讲授和学习的内容通知给学生,必要时,可布置预习的范围和具体任务,让学生有意识地锻炼…  相似文献   

10.
<正>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难点所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应该引导学生去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值得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课前引导,有效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不但可以预先了解学习的难点,更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教师都在做的一件事,课前预习就不失为一种好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同时还能养成学生提出独到见解,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不会预习的学生养成常规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习惯,以便将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课前就学好,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有效预习。有效预习需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设计,以指导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指导学习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指导学生预习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和重点,妥善安排预习的时间,注意预习的方法,如读、思、查、批、记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解疑,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生在学校很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课,所以听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课前放手预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要使学生养成遇到困难时主动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这就要求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标明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和字词,可…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一种学习方法,指学生在上课前进行的独立自学和合作自学,是学生在教师上课前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主学习活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应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策略,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通过预习,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探究、处理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从而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的重要性已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日趋明显。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进而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除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以外,更主要的是学生养成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要具有这样的习惯和能力,必须在教师的有意识指导下才能形成。教师的有效方略是: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生物课上,教师应通过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教会学生自读预习。教师应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每节课都要认真训练,慢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都处于发育的基础阶段,理解、接受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大部分小学生没有养成主动预习新知识的习惯,只有靠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预习任务。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导学单"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可以使学生慢慢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一、引导预习,激发探索的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