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孩子说话本来是没有什么顾忌的,看到皇帝赤身裸体,他就敢于与人们唱反调:“皇上可什么也没穿呀!”  相似文献   

2.
孩子说话本来是没有什么顾忌的,看到皇帝赤身裸体,他就敢与大人们唱反调:“皇上可什么也没穿呀!”  相似文献   

3.
一寻找那颗“写作的心” 中国古代有个了不起的作家,写了一本了不起的书——《水浒传》。中国有那么多皇帝,都被忘得差不多了,那个叫施耐庵的,却被一代又一代人记住。写作就是这么有力量。施耐庵写到“时迁盗甲”。写不下去了。他没有做过贼,也没有做贼的朋友,更没有看到过贼怎么偷。巧了,一个贼光顾他家,被他发现了。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     
(一)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相似文献   

5.
美欣姐姐:请问美欣姐姐,你能不能为我介绍几种辅导孩子学习的好方法呢?学生家长李海茫开学伊始,家长朋友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了,再好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上不来,家长也会有遗憾的。下面我就为家长朋友介绍一些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首先,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不要马上让他写作业,而是让他回顾一下今天在课堂上老师都讲了些什么,需要注怎样辅导孩子学习意些什么,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先帮孩子解决问题,然后再写作业。其次,在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要马上告诉他,而是要等孩子写完作业后一起解决,这有利于孩子养成一…  相似文献   

6.
纯真真好     
有一天,和伙伴一起去散步。看到一群孩子在嬉戏,忽然想起了小时侯听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愚蠢的皇帝.光着屁股招摇过市.固然可笑.但那些大臣们,和害怕人家说自己是傻瓜的人.也顶礼膜拜皇帝的“美丽”,这就可悲了。这场闹剧之所以能够结束,是因为两个孩子的直言快语:“看啊,皇帝什么都没穿!”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一位朋友谈到这样一件事:孩子写了一段话:“今天早上,我们排好队,参加升旗仪式。红旗升起来时,我的手伸在裤兜里,把山楂上的茸毛抹下来。”老师给他打了个“丙”,还批评他升国旗时态度不严肃。孩子回去之后,咬着笔杆不知写什么才好。最后,他终于硬着头皮写下了这句话:“星期天,我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又鲜艳又美丽。”作文交上去了,内心却惶惶不安,因为事实上他并没有这么做。本子发下来一看,他得到的是“甲”。朋友是笑着说这番话的。我听了以后,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一年级的学生,在参加升旗仪式时,手有些闲不住,便伸进裤兜里拿山…  相似文献   

8.
沙子和石头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正徒步在沙漠中旅行,途中两人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个扇了另一个人一个耳光。那位被扇耳光的朋友很伤心,然而他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手指在沙地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扇了我一个耳光。”他们继续往前走,发现了一片绿洲,他们决定在那里洗个澡。先前被扇耳光的朋友陷进泥沼中,眼看就要被淹死,但他的朋友救了他。从泥沼中救起来后,他在石头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先前打他耳光,后来又救了他的这位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把字写在沙地上,而现在却把字写在石头上呢?”被救起的朋友回答…  相似文献   

9.
一寻找那个"写作才心" 中国古代有个了不起的作家,写了一本了不起的书--<水浒传>.中国有那么多皇帝,都被忘得差不多了.那个叫施耐庵的,却被一代又一代人记住.写作就是这么有力量.施耐庵写到"时迁盗甲".写不下去了.他没有做过贼,也没有做贼的朋友,更没有看到过贼怎么偷.巧了,一个贼光顾他家,被他发现了.  相似文献   

10.
在超市、饭店、候车厅、候诊室等场合排队、等待是免不了的。当妈咪身边带着孩子的时候,常常看到不耐烦的孩子对妈咪叫着:“好了没有,我要回家!”事实上,教会孩子耐心地等待,也是在教他一种生活的艺术。下面教妈咪几个小游戏,再有与孩子一起排队等待的时候,你会发现时光不那么难挨了。●猜物让孩子闭上限睛,从钱包里拿出一样东西来,放到他手心里,让他猜猜是什么。●在孩子背上画画让孩子转过身,用手指在他背上画一样东西,让他猜猜画的是什么,可以画字母、数字或者写一个字。然后,同孩子交换角色。●猜猜我在看什么这个游戏可…  相似文献   

11.
过去,过不去     
有两个朋友,一个很努力,一个很懒散。懒散的常常讥笑努力的白费力气。努力的那个经历了许多人生体验,成就了大事业,可是一不小心却失败了。懒散的看了,便又讥笑他:“你耗费了那么多心血,结果还不是和我一样,两手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谁说我什么也没有?”“那你还拥有什么?”“过去。”努力的回答。“还提过去做什么?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努力的朋友一句话也没有再说,又重新开始经营他的事业。结果,他过去的朋友、同事看他又爬了起来,都跑来帮他的忙,再加上他过去的经验,很快他又成功了。懒散的朋友看他成功了,非常羡慕,跑来问他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点·面     
那天,我和朋友去踏青,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朋友问我,看到了什么?“朵朵白云”,朋友笑了;中午,朋友铺上一块漂亮的桌布,坐下来后他又问我,看到了什么?“好多水果”,朋友笑了;晚上,我们归来,意犹未尽的我还在谈论那和暖的春色。朋友抬头指着天,问我,看到了什么?“繁星点点”,同样,这一次,朋友又笑了。整整一天,朋友都在问我,可每次他又只是笑而不语,我终于忍不住了:“你到底想说什么?”“你说呢?”朋友还是笑。“朵朵白云,你注意到它的蓝天了吗?好多水果,你看到它的桌布了没有?繁星点点,深邃的夜空却又逃出了你的眼睛,小傻瓜”。朋友用手指戳戳…  相似文献   

13.
记得寒假时去拜访一位朋友,进门看见他读一年级的儿子正在伏案“奋笔疾书”。我随手从他身边一大堆作业本中抽出一本“习字本”,一翻,不禁脱口而出:“太潦草了!”我的朋友说:“有什么办法呢?孩子也……。”话还没说完,想不到孩子停住笔,长长地一声叹息.“唉——!”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长叹?  相似文献   

14.
一天晚上,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到朋友家里做客,发现他那上初中的孩子小浩情绪不高,既不想吃饭,也不想写作业。细心的妈妈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以我的职业敏感和对小浩的熟悉,我觉察到孩子肯定有什么心事,于是走到他的面前,亲切地摸着他的头问了句:“小浩,今天怎么啦?有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吗?”  相似文献   

15.
他们怎么管孩子——美日韩幼儿独立性教育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在《观念决定成长》这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朋友去八达岭长城游览,在入口处遇到一位外国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也来游长城。这三个孩子中有两个跟着妈妈走,还有一个孩子躺在婴儿车上睡着了。妈妈要去买门票,于是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门口的检票员说是否可以把孩子放在入口处,得到许可后,转身就去排队买票了。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睡在车上的孩子醒了,他看见妈妈不在,并没有哭,也没有害怕,而是把盖在身上的东西拿开,在旁人的帮忙下,从婴儿车里爬了出来,与另外两个孩子玩了起来,丝毫没有对妈妈的依赖……”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如…  相似文献   

16.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  相似文献   

17.
法国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先生。”“数学精通吗?”“不行。”“你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什么都不知道,先生。”“会计呢?法律如何?”年轻人羞得满脸通红,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上吧。”年轻人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地址。他父亲的朋友欣喜地叫着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字写得很好呀。”年轻人原来很自卑,但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和自信。因为字好,他父亲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 ,到附近几所小学做调查。调查中设计有这样几个问题 :请学生写出自己的愿望、长处和不足。讲完具体要求 ,就让同学们开始作答。一会儿 ,一个大个子男孩儿举手问我 :“我没有什么愿望 ,怎么办呢?”什么 ,一个人怎么会没有愿望 ,尤其是一个正处于幻想时期的孩子?我被他的问题打蒙了 ,心想总不能强迫他写出几个愿望来 ,可又有些不甘心 ,就对他说 :“你再仔细想想。”他停顿了一下 ,坚持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愿望。”“那就写上‘无’吧。”我无可奈何地答道。还没有从疑惑中醒来 ,又一个声音传过来 :“老师 ,我没有长处怎么办?”什么 ,…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36页刊登了李喜晶同志的一篇短文。文章认为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皇帝的新装》的插图不符课文内容。本人有不同的看法。李喜晶同志认为课文里明确写道:“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而插图里皇帝却是穿着背心和短裤的,这与课文内容不符。显然,李喜晶同志在理解这句话时出现了偏差。“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是说皇帝赤身裸体吗?不是的。这句中的“衣服”是指游行大典时人们等着观赏的皇帝那“美丽的新装”,而不是指皇帝穿的背心和短裤之类的内衣。皇帝也根本不会赤身裸体的在他的臣下和两个织工面前穿戴他的新装。所以,插图作者缪印堂同志对此的理解是正确的,这幅插图是符合课文内容的,不存在对它“或者改或者撤”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表现     
妈妈送淘淘上幼儿园,这是他第一次上幼儿园。放学时,妈妈来接淘淘。她走到一楼教室门前,门上写着:“表现好的孩子”,妈妈推门进去,发现里面没有淘淘;她又到二楼教室门前,上面写着:“表现一般的孩子”,她进去发现里面还是没有淘淘;于是她又到三楼,门上写着:“表现差的孩子”,里面又没有淘淘。接着她直奔四楼,看见门上写着:“表现很差的孩子”,里面仍然没有淘淘;最后妈妈又来到五楼,看到教室门上写着:“淘淘”!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