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单位厘米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单位厘米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  相似文献   

4.
吴春菊 《考试周刊》2011,(60):94-95
一、教学目标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安排的后继学习内容,是学生进行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的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长度单位间进率、图形测量与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发展关于“长度”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的第二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根据表象初步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2.运用迁移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测量能力、观察能力与想像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窖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在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测熟悉物品的长度.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建立估测的意识。教学片断:一、引入新课课始,教师提供回形针、固体胶、积木、铅笔等物品,让学生每人任选一样,量一量自己数学书的长边。教师根据学生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需要统一测量工具,从而引出尺子。(师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15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初步培养估测意识。4.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创境设疑,引入新知1.情境导入。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讲台,是老师的好伙伴;我是课桌,是同学们的好伙伴。我们天天陪着同学们一起学习,看到大家在不断地长大、进步,真是太高兴了。可是,我们连自己到底有多长还不知道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测熟悉物品的长度。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材料准备:比铅笔短的信封一个,铅笔、蜡笔及其它笔各一支,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新橡皮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1.猜谜游戏。师生进行猜信封中装着一根什么笔的游戏。学生可能会猜出各种笔,教师不急于作出评价。在学生充分说、猜、想的基础上,揭示谜底。2.估测铅笔的长…  相似文献   

11.
运动和力     
测量的初步知识·考点复习·一、长度的单位1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和等 .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8 9千米 =米 ;(2 ) 2 4分米 =米 ;(3) 46厘米 =米 ;(4) 986 0毫米 =厘米 .3 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应有所了解 .例如 :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约 170;课桌的高度约 0 75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 1 7 ;我们的指甲宽约厘米 ,手掌宽约分米 .二、长度的测量工具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决定 .2 如图 1所示的刻度尺 ,其测量范围是,它的最小刻度是 .图 13 为了给房间的窗户更换…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会测量长度为整厘米数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张婷  冯慧珍 《山东教育》2005,(25):43-44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学生在学习了比长短,初步感知了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时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主题: “桌子有多长”选自北师大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14页。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如估测物体的长度,自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意识,掌握测量的技能,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批改作业时,常常发现有学生写出诸如"一棵大树高5厘米""一张桌子长10厘米""一根香肠长1米"等错误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对长度概念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教学片断一:估测线段有多长教学中,我出示两条长度不同的线段,让学生采用直尺来测量:"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有几厘米?"学生经过测量后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0~5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相似文献   

18.
一、长度单位1.内容与结构。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及线段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认识线段。具体编排结构如下图:2.具体教材分析。(1)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1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并呈现了用手臂(一庹)、用拃用脚量某一物体的长度的图片,渗透了测量的本质:用"单位"去"量"。然后让学生用"拃"作"单位",体会测量的过程,并通过学生和老师同样用拃量同样长度的课桌,所得的测量结果却不一样的活动,使学生体会:虽然都用"拃"作单位来量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2、例3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例4、例5认识米,1米=100厘米例6、例7认识线段,画线段例8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72、73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学会用直尺画定长(整厘米)线段。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述与交流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量、画定长线段。教具准备:米尺、学生用直尺、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卡片(课前发给小组长)。学具准备:每人一根学生用直尺、白纸若干张。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识小组长拿出卡片…  相似文献   

20.
①测量的初步知识 声现象·考点复习·一、长度的单位1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单位是 ,其他常用单位还有、、等 .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12 5千米 =米 ;(2 ) 5 0分米 =米 ;(3) 0 5 3米 =厘米 ;(4 ) 7微米 =分米 .3 给下列的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 .(1)李明的身高为 1 6 5 .(2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 6 .(3)单人课桌的长度为 5 2 5 .(4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的全长为6 772 .二、长度的测量工具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2 在测量长度时 ,所选用的刻度尺不是越精确越好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 ,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