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二十四桥自晚唐大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出现,这座桥便笼罩着朦胧神秘的色彩。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有机会到扬州,没有不去寻找二十四桥的;没有机会来扬州的亦是魂牵梦绕,心向往之。杜牧诗歌,有两首脍炙人口,流传极广,都给后人留下不解之谜。其一是《杏花村》。杏花村位于何处,至今没有定说;其二便是《寄  相似文献   

2.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朝诗人杜牧咏扬州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著名的二十四桥景区坐落在扬州风光旖旎的瘦西湖畔。毛泽东手书杜牧诗碑立于其中,成为该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这样。高尔基说:“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提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下面谈谈科普文章的开头艺术。开门见山富有文采已故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谈眼镜》,这样开头:“眼镜是玻璃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4.
一、诗歌称“首”和文章标“题”诗人写一首诗,作家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一个题目,这种说法已人人听惯了,但诗何以称“首”?文章为何有标“题”之称?它们始于何时?这却不大为人所理解。近读郭老的《文史论集》,发觉他在解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时,顺便揭开了这个有趣的秘密——“首”的本义是头。我国古代的诗歌原来是不称“首”的,而称为“篇”(如“诗三百篇”)或者“章”(如屈原的《九章》)。诗歌称“首”大抵始于东晋元年。当时有位孙绰,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艺术传统,不管是绘画、书法,还是诗文的创作,大都主张形神兼备,神完气足,传神写照。形似与神似的关系,简单说来,形似是艺术表现的基础,神似是艺术表现的高级境界。严羽《沧浪诗话》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刘大(?)《论文偶记》说:“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苏东坡有几句著名的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谢榛也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诗无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四溟诗话》卷二)足见古代的文论家,在论画与论诗文中,都很重视神似。  相似文献   

6.
“她今年二十出头,正值豆蔻年华.”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笔者认为,不能用“豆蔻年华”来形容二十出头的女青年. 豆蔻是什么?豆蔻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亦称“白豆蔻”“圆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形似芭蕉,叶片细长形;初夏开花,花淡黄色,穗状花序,种子暗棕色.在文学作品中用“豆蔻”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语出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赠别》诗,诗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本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编排上都堪称糟糕之极的书。其书题为《一场情丝一场梦:港台情诗三百首》。花了4元多钱忍痛购买回来,不禁大呼上当。首先,这本所谓的“诗集”里到处充斥着近些年港台流行歌曲的歌词,虽署“诗三百”,实际上仅240首,而其中笔者可辨别是歌词的就有177首之多,占总数的74%。诚然,诗歌入乐,歌词入诗,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古代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都以入乐为主要特点。一些当代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也比较注重歌词的润色,亦有部分歌曲是由诗谱曲而成的。但诗与歌词毕竟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别集各一卷。为《樊川文集》中全部诗歌作注的仅两家,其一即清冯集梧的《樊川诗集注》(简称《冯注》);其二即为人所稀见的佚名的《樊川文集夹注》(简称《夹注》)。《夹注》本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朝鲜刻本,国内仅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此书,但仅后者所藏为完帙。这一刻本卷末牌记云:“正统五年六月日全罗道锦山开刊”,此后有“前通政大夫成均大司成知制教郑坤”所作的跋,云:“小杜诗古称可法,而善本甚罕,世所有者多鱼鲁,学者病之。今监司权公克和与经历李君蓄议之,符下知锦山郡…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歌如潮,诗人如林。诗人们除了依靠自身的天赋外,“苦吟”是他们提高诗艺的一条必由之路。中晚唐诗歌经过盛唐辉煌以后,艺术上向着求变求新发展,技法上趋向精工细琢,苦吟之风炽盛,出现了许多以苦吟出名的诗人,如贾岛因“推敲”而冲撞韩愈车驾、李贺团锦囊觅句而呕心沥血等故事,早已胜炙人口。其实,唐代“苦吟”之风可追溯到盛唐大诗人杜甫,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象,“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新唐书·杜甫传》)。杜甫作诗追求苦吟,其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解闷十二首》之七因而,天才诗人李白,《戏赠杜甫》诗云:“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谑杜甫做诗太苦。 中晚唐苦吟诗人更多,从他们的诗中可见其“苦吟”之状: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相似文献   

10.
兴盛发达的清代扬州出版业□陈建勤扬州为我国古代雕刻出版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唐代中叶,扬州就已有了雕版印刷。当时,私家书坊纷纷刻印白居易、元稹诗歌“卖于市肆之中”(《白氏长庆集》,卷51);又于“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前,“版印历日鬻于市”(《全唐...  相似文献   

11.
终于布衣而声价重于一时的明代诗人和诗歌理论家谢榛,一生惟诗是乐,驰骋嘉靖、隆庆和万历初年诗坛六十馀年,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和诗论。时至今日,虽历经四百馀年沧桑,仍有诗2542首、曲1阕、句6则、诗话429段、序1篇、评点79条流传下来。这是一笔可观的文化遗产。《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四溟集》提要谓:"榛诗足以传,而论诗之语则多迂谬。"卷  相似文献   

12.
贾岛(779-843)字浪仙,早岁为僧,名无本,幽都(今北京市)人。“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成五个字,撚断数茎须。”素有“苦吟诗人”之桂冠;又有“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之锻炼,有“推敲”大师之美称。今存《长江集》十卷,存诗380首,附诗25首又10句。孙  相似文献   

13.
唐人杜牧的一首诗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金庸名著《倚天屠龙记》中也借明教教徒之口唱出:“怜我世人,烦恼实多。”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烦恼总是如影随形,似乎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摆脱?这么多的烦恼究竟来自何处?  相似文献   

14.
田小华 《军事记者》2010,(10):71-71
唐代诗人贾岛有句流传千古的名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我经常用这首诗鞭策自己。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部集艺术性与史料性、欣赏性与学术性、历史性与现代性等诸位一体的佳作。《扬州八怪》多媒体光盘借助多媒体技术,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了“八怪”诗、书、画、印等方面的艺术,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八怪”以扬州园林为中心的社交和各种艺术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交互阅读欣赏功能,以高科技载体承继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光盘内容分为三大版块:一为“八怪与园林”,运用视频手段展现“八怪”与扬州园林密切相融的画卷;二为“八怪与艺术”,以人物为单元介绍“八怪”的生平及诗、书、画、印的艺术特征,并辟“精品赏析”栏目,将他们流传于世的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蕴挖掘梳理;三为“拍卖  相似文献   

16.
《陈风》中的《宛丘》、《东门之枌》,旧说以为刺陈幽公。陈幽公当周厉王之世。《毛传》:"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东门之枌》,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郑笺》及孔《疏》同毛说。陈幽公的谥号为"幽",意为"动祭无常"。《宛丘》首二句云:"子之荡兮,宛丘之上。"毛释"湯"为"游荡"之"荡"。这是毛立说的主要证据。但根据此诗上下文,"湯"意为舞姿摆动,并无游荡无度之意。遍观各家解释也多如此。因此朱熹《诗序辨说》驳  相似文献   

17.
盛唐前期著名文人张九龄的见存诗歌究竟有多少首,迄今说法不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乔象钟先生谓:“《曲江张先生集》是张九龄为我们遗留下的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十三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张九龄》,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6 月第1版,第73页)。此后,又有一说:“张九龄现存诗二百一十八首,本集收为四卷”(《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 265页)。统计的数目显然前后有异,是否所据版本不同, 亦未见说明。华南师大文学院的陈建森先生曾撰有《<曲江集>版本源流考》一文,惜未提及各种版本的诗歌篇目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兰台内外》2013,(5):11-11
唐朝诗人张谓有一首著名的五言诗《送韦侍御赴上都》,开头两句是"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述说当时朝廷选任"风宪之官"亦即御史的困难。那么,古代选任御史到底有多么困难,以致张谓发出如此之感慨呢?  相似文献   

19.
唐代以前诗歌除《诗经》、《楚辞》、《文选》、《玉台新咏》等总集以及极少几部别集保存一部分外,绝大部分已经散佚了。有些作家的诗,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中,往往已经删节,并非全文;至于像《北堂书钞》等类书以及李善《文选》注之类的书,所引佚文更是只言片语。大规模系统地辑校先唐诗歌,这项工作始于明代。冯惟讷《古诗纪》为其中翘楚。该书“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四库提要》),为后来整理唐代以前诗歌奠定了基础。但草创殊难,真伪错杂其间,牴牾舛漏之处,确实不少,故清初冯舒著《诗纪匡谬》用以拾遗补阙。晚清杨守敬又  相似文献   

20.
且将种菜论英雄语出清代诗人王苹之《秋怀诗十首》其一。诗曰:“秋声跋扈土垣东,促迫村庄万树红。雁群昏黄浮野水,虫吟惨淡讼酸风。诸山未醒重阳酒,乱帙平分一亩宫。细读农书闲把瓮,且将种菜论英雄。”这是一首吟咏秋天萧杀景象和退隐归耕的诗作。“秋声”二句,说秋风从西吹来,在墙东瑟瑟作响,十分嚣张,把村子里的树叶都催红了。“雁群”二句,写大雁归宿、秋虫哀鸣情景。酸风,出李贺《铜雀仙人辞汉歌》:“魏宫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讼酸风,秋虫哀鸣,象在控诉西风。“诸山”句,意谓重阳登高饮酒,醉眼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