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反思是一种思维,只有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自我提高的一种很好途径。教学反思的任务就在于把实践者从不合理的信念和误解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连金萍 《考试周刊》2012,(38):181-18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反思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可以有效地使教师拥有进取心、勇气等,它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在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的类型和途径,以及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走出教学反思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最早将教学和反思结合在一起的是教育家杜威,他在1910年《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发现教学的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于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对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教师的水平上。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岳慧丽 《甘肃教育》2010,(11):22-22
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的过程,即审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肯定成功之处,否定、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注重教学反思,因为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断提高。所以,反思是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可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1 引言"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6.
秦祖栋 《考试周刊》2015,(28):118-119
教学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教学的升华。没有反思,教学就没有意义,教学只能在原地徘徊,教师的课堂即缺乏活力,个人即缺乏课堂的魅力,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低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新旧教材,在教学观点方法、资源利用方面进行比较,得出教学中要反思,从而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提高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分析和继承的过程。有效的反思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一种再创造的学习。也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还是发现的源泉,是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能力的极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会仅仅是一种重复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师"既要重视教学活动前的‘前设计’,又要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交流和创新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更要看好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基于反思的‘后设计’。这种‘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才是新课程教学的走向。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堂,就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和把握,会使教师多了一种直接而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多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课堂学习的数学旅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反思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目标设定的整体性;反思教学组织的主体性;反思教学方法的整和性;反思教学功能的完善与发展性;反思教学评价的激励性,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将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过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的内容,环节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学反思内容教师的反思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对于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反思,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二)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三)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来指导以后的活动。二、教学反思的环节(一)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和教学体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4.
反思是一种手段,它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良好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的、理性的和自觉的决策,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本就如何运用“反思”这一手段从课后反思、教学机智、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切入,阐明了“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程竹怀 《辽宁教育》2013,(4X):71-72
<正>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时下在新一轮的教改热潮中,许多学校开始大力倡导并开展反思型教学研讨活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所谓的反思活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的一些反思型教研活动的弊端在哪里,如何改进与提高,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认清和解决的问题。一、反思型教学研讨的通病以课堂教学反思为例,很多教师的"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些通病。1."完成任务"型。一些教育管理者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目标和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量化考核,与奖惩挂钩。有些教育管理者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或应付上级检查,展示本单位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对相关反思文章的篇数、字数甚至格式都做了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教师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基于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景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就有可能促进其专理论依据。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思教学理念;(2)反思教学过程;(3)反思教学得失;(4)教学再设计。教学反思的形式,从教学流程来看,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从参与主体来看,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从反思对象来看,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在实际的教学反思实践中,不少教师在认识和操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进了误区。教师可以通过札记法等八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7,(14):200-201
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做到专业化,而专业化得有效途径就是教学反思。没有反思,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才能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反思性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在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效率低,与教学投入不成正比。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构建实效性的教学反思体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中一种内省活动,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不断地提高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2008年度河南省优质课评比中,评选条件首次提出了对参赛课进行反思。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受益匪浅,并获得了河南省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本论文以教学反思的形式,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学生的状况进行了反思,力争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