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摩擦力是一种重要性质的力,在学习摩擦力知识及分析摩擦力方向的练习中,多数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摩擦力受力分析讲解过程中,如果能有一个方便操作的摩擦力演示装置,能够将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直观地显示出来,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正确的思维形成.笔者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带滚轮的演示小车和轻质弹簧配合,经过组合改装,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知识。对于物体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怎样,不少学生模糊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摩擦力的几种“被动变化”不理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大小、方向随外界变化(受力情况)不同而被动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认识摩擦力的几种“被动变化”。  相似文献   

3.
三种性质的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在高考中几乎年年有题,其中弹力、摩擦力属高考热点.考题中重在考查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学运算能力.这部分知识经常与牛顿定律、功和能、气体的性质、电磁学等内容综合考查,以难度较大的题目出现.在学习三种力的知识时,注意正确认识如下几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高中三个基本性质力之一。只有学好摩擦力,才能练好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功“受力分析”。而受力分析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奠基石,因此学好摩擦力至关重要。但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对摩擦力的几个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针对学生感性认识很强,对直观形象的具体事例比较容易接受,喜欢自己动手实验的特点,我采用了具体事例分析和实验探究教学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涉及摩擦力的各类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热点.要正确分析摩撩力.需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做全面的了解.进行综合考虑,当影响摩擦力的一些条件发生“突变”时,摩擦力也可能随之改变.这类“突变”问题归类讨论,有助于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应用二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排除不易分辨的伪力.只有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地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最感困难,许多学生不会判断受力分  相似文献   

7.
物体的受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对象(物体或几个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能区别力和惯性;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的计算;理解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初中物理初步学习了重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受力分析时主要分析出以上这几种力.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必须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刚接触的是力学模块,研究了几种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往往实际问题中,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些力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在这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如果最简单的力学没有学好,学生高中物理就没有入门,最终物理就成了最难的科目,如何能高速有效准确的解决力学最简单的受力分析问题,是学生能真正进入物理学习的门槛,如果能做好以下几点,就能准确解决一般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重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就是要对这些力进行分析.如何使分析结果正确,特别是在受力分析时不能凭空多加力,也不能漏掉力.我们不妨按力的种类分步分析,并在每步中掌握判断有无此力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受力分析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什么样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究教学.学生在初中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对摩擦力有一定的了解,设计探究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更加顺利地进行.下面我们分五个层次对摩擦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解析:此类问题通常的要求是用力的图示法或示意图法表示出物体所受到的一些常见的力,例如重力、压力、浮力、摩擦力、支持力等.对于像例1这样的题目,只要按题中的要求表示出相应的力就可以了,但有些像例2这样的题目,则要求学生得先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后,才能再继续表示出其中的某个力或某些力.在画图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都应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上,箭头的方向要与力的方向一致.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时,若题中未给出标度,  相似文献   

13.
盛树涛 《物理教师》2000,21(2):15-15
受力分析在高中物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力学中还是在电磁学中都有应用,因此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 刚开始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力学中的三种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后,就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这对高一新生来说难度很大,常常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向学生讲授分析方法时,必须由浅入深,脚踏实地,同时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受力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1对生活实例进行受力…  相似文献   

14.
第二单元 力     
梁英 《理科爱好者》2004,(7):i027-i028
本章知识为力学的基础知识,其中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一环.在每年高考试题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本章多个知识点,特别是弹力、摩擦力及力的平衡更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圆周运动的学习中,对向心力的来源分析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头痛的。本文从实例出发,谈谈向心力的来源问题。向心力不是和重力、弹力、摩擦力相并列的一种性质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切不可在物体的相互作用力以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向心力需要实际力来承担。可以由一个实际力来承担,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来承担,还可以是一个力的某一分力来承担。  相似文献   

16.
学习力学时,必须正确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对“梯子”这一类问题的解剖,有助于初学者学会正确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在受力分析时,常用到三种力,即万有引力(主要是重力)、弹性力(主要指正压力和张力)、摩擦力。要熟悉这几个力的特性,分析时,要正确画出所受的力。不能无根据地随意加上一个力;也不能粗心大意而漏掉一个力;更不能把作用在别的物体上的力拉过来。  相似文献   

17.
浅谈摩擦力     
<正>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它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学好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重点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及大小、方向的确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难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大小及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就是要分析出这些力.如何使分析结果正确,特别是同一研究对象条件稍作改变,受力分析时不至于凭空多加力也不随意少力,我们不妨按力的种类进行分步分析,并在每步中掌握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不少学生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摩擦力的关键是:首先在于认识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其次,在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和大小时,应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而不应仅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笔者根据学生理解摩擦力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现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曹国凡 《考试周刊》2011,(28):190-191
力学中受力分析是力学内容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微小形变产生弹力和静摩擦力的分析.是高中生感到特别困难知识点,能否突破这一难点.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很好掌握力学知识。在分析弹力、摩擦力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各力的产生条件.运用假设法或二力平衡分析;二是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分析:三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物体运动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