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的一切过程要有助于学生形成这种学习方式。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学习方式的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低年级阶段则表现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所谓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讨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提出相应的问题时,要讲究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充分对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正确、直观地进行问题的探究。文章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应用探究方法,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运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八年级第二章《物态的变化》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为例,简单谈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一、精选案例,激发兴趣 案例是教师在课堂上惯用的教学素材,也是探究式教学的开始,高质量的案例是教学理念与生活资源的完美融合,包含了足够的教学信息,能够有效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为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事先不知道的结果,从中获得知识技能,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物理学习中探究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感悟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挥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是语文改革的一种新理念。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以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谈谈其运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探究式学习方式正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比较普遍地应用,原因在于探究式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特点,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对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宋孝贤 《考试周刊》2012,(78):23-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填鸭式”满堂灌,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记忆而轻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课本知识,严重忽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统一,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内化。下面谈点体会。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1.激发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探究式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分析和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切磋学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