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性话语在其发轫之初就把女性身体解放与民族国家话语纠结在一起。在五四知识精英的现代认同中,民族一直是作为男性主体而获得象征意义,女性的性别表征被不断编码,成为男性主体缓解民族焦虑的丰富的话语资源和阐释空间。由此导致的另一种结果是: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体现出对女性性别身分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性别想象与现代认同——《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性话语在其发轫之初就把女性身体解放与民族国家话语纠结在一起。在五四知识精英的现代认同中,民族一直是作为男性主体而获得象征意义,女性的性别表征被不断编码,成为男性主体缓解民族焦虑的丰富的话语资源和阐释空间。由此导致的另一种结果是: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一面往往被忽略,而其与国家利益相关的公共性一面则被凸显出来和刻意强调。《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讨论,男性论者更多地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体现出对女性性别身分的想象。  相似文献   

3.
叶弥对丁玲用革命话语遮蔽女性身体受辱的还原,张爱玲、铁凝对革命中女性身体悲剧的反省和揭示,严歌苓对夏衍用民族观念遮蔽妓女爱国的颠覆。同一母题却出现不同的叙事,既可看到女性话语对男性话语的反叛及女性话语的进步,又可看到男性话语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及女性身体的悲剧。女性身体总是男性欲望化的对象,被革命话语和男性话语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学校是改造国民性、打造身体的重要空间,置于其中的学生身体为充斥学校空间的诸种话语力量所规范和打造。身体可谓是近代教育空间中诸种话语力量的集结点,也成为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的重要切入点。民国时期,女学生的剪发问题为国家话语和男性话语所主导,她们被禁止剪发;"五四"时期,"女性自决"意识觉醒,剪发被符号化为女性对独立的追求,女学生剪发渐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尚话语与国家话语先后主导着女学生剪发问题,女学生剪发渐渐普及,但头发问题依然未摆脱"妇运国家化"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5.
茅盾的小说创作通过对女性形象的书写重构革命理性的秩序,一方面,革命叙述不容许女性的个体感觉和情欲空间的独立存在,这一主题必须与男性话语民族国家话语相互缝合;另一方面,文学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导致了国家叙述与个体叙述的渐行渐远。女性形象自身的女性意识逐渐被遮蔽和涂饰,完成这一转变才能成功地指称革命方向,获取自身在革命序列中的身份角色。茅盾的创作从与主流话语的交锋到最终回归社会和时代认可的主流,最终难逃流行的革命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6.
今天,女性意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话语的关键词。女人们开始从过去被男性话语的遮蔽、扭曲、误解中走出来,要求彰显她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她们不断地改写着传统的两性话语权力关系。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生育节制作为限制人口增长、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尝试在肇端之初便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尽管知识分子提出了"母性自决"这一命题,但由于生育节制的实践面临重重困境,其对于女性身体解放的意义并不突出。女性作为生育的主体,依然不能主导自己的身体,成为男性主导的国族主义话语下的"被解放者"。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家王安忆从自觉的女性意识出发,重新讲述历史,反思历史,试图颠覆男性话语中心的统治,从而揭示出女性在历史中依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凸现她们被男性中心话语所遮蔽的被压抑、被漠视、被剥夺的真实的内心生存感受。并希望唤醒女性的独立意识,建立男女两性之间平等交流、尊重差别、互为补充、和谐共生的新型的健康关系,从而使人类发展实现最终的自由和谐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9.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颠覆和解构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文章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了小说中被置于边缘语境中的女性人物,认为比利为主导的男性话语遮蔽了女性人物真实、自主身份意识,隐含父权制权力对女性身体和话语的双重控制,而多克托罗通过女性形象的重塑,实现了对此权力控制的消解和颠覆,展示了叙述世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女性的身体隐失在男性话语中,失去了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新时期以来,陈染、林白等女作家的创作打破了文学书写的身体禁忌,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独特的身体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自身的解放,对于女性寻回失落在男性话语中的自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男女二元对立的创作思维方式,以及对西方"身体写作"理论的误读与消费文化的侵蚀,女作家们的身体书写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