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慧  吴志宏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104-104,137
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八手,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并对该机制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注重工程实践对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利用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所具备的优越条件,本文从注重工程实践的角度,联合学生既有知识的固基强本、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获取与综合知识理论的交叉融合等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进行研究,构建了注重工程实践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方案,为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参考,促进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汤艳春 《科教文汇》2014,(36):69-70
注重工程实践对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面对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利用学校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所具备的优越条件,本文从注重工程实践的角度,联合学生既有知识的固基强本、专业知识技能的系统获取与综合知识理论的交叉融合等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进行研究,构建了注重工程实践的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方案,为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参考,促进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专业硕士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文在分析塔里木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合赋能是专业硕士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础保障,构建了基于“一核两翼四驱动”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合发展,提高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目前我国药物分析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以及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思考并提出针对药物分析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跨学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现有的教育过程中,跨学科专业硕士在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学术交流、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兴趣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从而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游赟  颜黎  丁忠佩  邱旭 《科技风》2023,(13):35-37
开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仍存在培养目标有待落实、工程创新实践有待突出的问题。结合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以突出工程实践、强化创新培养为出发点,从思政教育、创新思维、学科融合、联合培养、导师引导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探索,可为同类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许多难题。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人本管理思想主要强调把对人的管理放在管理首位,应充分尊重和激励人,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尊重研究生主体的个性发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搭建各种激励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才能有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广德  杨晓航  卫红 《情报杂志》2002,21(4):101-102
介绍了第四军医大学举办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的历程,论述了培养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的适应力与创新能力,对招收硕士研究和和发挥导师作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大学林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为调查样本,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成果、创新环境、创新交流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改善软件硬件条件、创新学术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