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教     
《母婴世界》2013,(6):146-147
首先,家长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玩电脑和手机游戏?两岁的宝宝怎么会玩手机和电脑游戏?家长教会孩子上电脑和玩手机游戏的目的是什么?家长给孩子做的榜样又如何?其次,家长能保证在孩子面前不上网玩游戏,孩子就不会玩了。还有。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远离手机电脑。家长多陪孩子玩现实生活中的幼儿游戏,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就会改变,家长榜样的力量最重要,坚持两周后,宝宝玩手机、上电脑的欲望就会慢慢的淡化,好习惯就会养成。  相似文献   

2.
小手真灵巧准备:画有简单图案的纸、针(或其他物品,下同)。游戏方法:家长先用针在纸上沿着图案的轮廓扎出针眼,然后让宝宝顺着针眼撕出图案。比如,家长对宝宝说:"宝宝,这里有个大萝卜,小兔子爱吃萝卜,我们帮它把萝卜撕出来吧。"宝宝撕完后,家长要表扬他。  相似文献   

3.
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宠物,或者大活宝。为了逗孩子玩,家长随心所欲地和孩子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如三口之家中,妈妈对儿子说:“宝宝,爸爸不听话,你打他!”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他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  相似文献   

5.
金利波 《父母必读》2009,(1):124-124
宝宝不肯把玩具给小伙伴玩,你担心别人会说他太小气,不愿意和他玩。也许,你还会感觉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6.
《家长》2022,(2)
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一个孩子想和另一个孩子一起玩,只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玩很开心".但家长的想法往往并不简单,并不只是满足于孩子"开心",而可能是根据家长的喜好要求孩子"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向朋友学习,取长补短",等等,这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时,不能单纯地享受友谊和交往的快乐,可能让孩子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7.
我家儿子长着胖乎乎的小脸,很是惹人喜爱。许多朋友见了都要和他逗着玩,朋友故意向他索要食物时,我家儿子总是什么人都给,朋友们都夸我家儿子真大方。许多朋友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便向朋友们道出了我的教子方式:我常做馋嘴妈妈。我在孩子幼小时就主动向儿子索要他手中的食物,当儿子用那胖乎乎的小手还不灵巧地把食物递给我吃时,我就一个劲地夸宝宝,我也会递给宝宝我的食物,慢慢地儿子学会了和我分享他的食物。有时在我不经意时,儿子也会递上他的食物,有时还固执地非要我们吃不可,常常逗得我们一家哈哈大笑,而我,…  相似文献   

8.
宝宝要不要学习科学知识?能不能学习科学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科学是神秘而深奥的,它距离宝宝的生活太遥远了,等他长大些再学吧!而今天请来的几位妈妈却对培养宝宝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很感兴趣,她们的做法或许会改变一部分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片面认识。场景一:雨儿是个小“问题家”,他和妈妈外出玩时会有问不完的问题:“妈妈,为什么小鸭会游泳而小鸡却不会游泳呢?“”天上的云彩为什么会走,它会不会到地上来玩呢?”……场景二:南南是个喜欢观察的孩子,这不,整整一个上午他都蹲在院子里看小蚂蚁是怎样搬家的,怎样把比它体重重…  相似文献   

9.
一位日本妈妈从自己的两个孩子身上寻找灵感,总结出13条培养天才宝宝的"绝密大法",感兴趣的家长不妨学习、借鉴一下。⒈给宝宝换尿不湿时,一定要和他说话。⒉每天和宝宝玩5次以上躲猫猫游戏,直到宝宝没有兴趣了为止。在玩的时候,家长  相似文献   

10.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  相似文献   

11.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 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 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 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 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  相似文献   

12.
Best淘经验     
正软软的"阅读"很多妈妈总问我们,亲子阅读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呀?其实答案特别简单,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就什么时候开始。当然,宝宝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可能妈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宝宝磨合、熟悉,几个月后,你就会变得轻松一些,也知道该怎么和宝宝一起玩了,此时,柔软的布书可以成为亲子阅读的第一本书。如何"读"布书?1布书其实更像是宝宝的玩具。他还没到能看懂、听懂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宝宝比较安静的时候,把他抱在怀里,给他打开布书,一页页地一起玩,可以拉出小镜子照一照、捏捏响纸等。宝宝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4,(7):108-109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从独自玩耍到越来越喜欢和喜欢的玩伴在一起,在大人的帮助下,他将慢慢学会结交新朋友。友情萌生,这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当你看见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家庭圈子和别的小朋友尽情地玩,而别的小朋友也喜欢和他一起玩时,你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正如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培养和鼓励一  相似文献   

14.
常常有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做了错事后,会咬牙切齿地说:“这一次饶过你,下一次再这样,我非揍死你不可!”而等到孩子再次犯了错误后,家长还是那一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看出了家长的弱点,不但改不了错误,反而变本加厉。我的一个外甥就是这样,他上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游戏机,以至于不思学习,经常旷课,偷拿家里的钱,甚至哄骗父母,以学校收费为名,把要到的钱拿去玩游戏机。父母对他毫无办法。在一次交谈中,我问他:“你最初是怎样迷上游戏机的?”他向我作了“坦白交待”:“开始我并不敢去玩,恐怕被爸妈知道。后来试着玩…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儿子贝桑1岁半,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虽然一口稚气的阿拉伯语让我们没法进行语言沟通,但我还是被这位可爱的小主人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朋友告诉我,虽然贝桑有很多玩具,可是天天面对这些玩具,即使再多他也会烦的……妈妈们是否也在为如何与宝宝一起玩而费尽心思呢?我们今天的话题便是:和宝宝一起玩的学问。凯茜:其实,玩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是打球、下棋才叫玩。年龄越小的宝宝,他可以玩的范围就越大,可以说,他生命中的一切收获都来自于玩。你看到过宝宝在“美滋滋”地吃自己的手指头、脚趾头吗?你一定觉得…  相似文献   

16.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生命并非演习,而…  相似文献   

17.
亲子游戏     
正游戏名称:大吊车游戏目的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游戏材料适宜长度的短棒几根。游戏玩法宝宝双手握紧短棒的中间,家长抓住短棒的两端,然后轻轻把孩子向上提起,宝宝双脚离开地面。在家里玩时,家长可以把宝宝原地提起来后数数,或者提起来走动,看宝宝能坚持多长时间。几个家庭一起玩时,可设定起点终点,家长提起宝宝从起点同  相似文献   

18.
家长有良好的愿望,并不等于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容易进入这样几个误区:唠叨没壳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总是不停地唠叨:“别玩了,快抓紧时间写作业吧!”……这种车轱辘话,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它会导致孩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有的家长总是数落孩子的不是:“你怎么这么笨!”、“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家长误以为多说说孩子的短处,也是在教育孩子,刺激一下孩子,会让他急起直追。其实错了,孩子听了这些有伤自尊心的话,只会感到屈辱和愤怒,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1.训练孩子手部和腿部的大肌肉群,提高动作协调的能力,促进运动神经发展。2.鼓励孩子大胆穿行物体,体会爬行带来的乐趣。准备废旧纸板箱2~3个、宽胶带纸、毛毯、毛绒玩具等。玩法1.将纸板箱去除底盖部分,用宽胶带纸将首尾相连的纸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隧道”,将这个“隧道”放在屋子中间。2.在“隧道”里面的底部垫上一条毛毯,把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放在隧道中间设置成简单的障碍(同时引起孩子的兴趣)。3.父母在“隧道”的一个出口向“隧道”另一头的宝宝呼唤,让他循声爬向你(假如宝宝有些不愿爬动,可以用一个玩具引…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常常听到孩子向家长告状:“他打我。”“他骂我。”“他不和我玩,还抢我的小手帕。”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讲明道理,教育他待人谦让随和,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有的家长则是无表示,不敢去正视这一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的不计较和谦让责怪为无能,甚至对孩子教唆说:“他打你,你不能打他吗”孩子在园受欺侮,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呢我认为,首先,年轻父母对这种现象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在园打闹、吵嘴是一个普遍现象。你看,刚刚还在吵吵打打的小朋友,眨眼之间又会高高兴兴地玩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