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清友 《预测》1992,11(3):2-4
1 微观经济预测相对发展缓慢的原因自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预测科学,尤其是经济预测科学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繁盛时期,在经济预测中,宏观经济预测发展最快,国家成立了一系列专门机构如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政府各部门的预测机构等,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型课题研究,如“2000年的中国”、“中国人才需求预测和教育规划”等。许多预测研究成果开始在我国宏观经济重  相似文献   

2.
80年底我参加了北京地区首届技术经济预测学习班,学习了一个月,发表了一份预测实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深感预测科学的重要,同时也感到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应用预测科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下面谈谈在预测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相结合以我国锅炉制造工业为例,我们进行了预测分析。锅炉制造工业自解放以来从无到有,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达六万多蒸吨,累积产量六十四万蒸吨,其中工业锅炉占三分之二,电站锅炉占三分之一。三十年来发展是不平衡的,59年猛增,到61年以后因比例失调而下降,62年调整以后又回升,十年动乱初又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未来研究会拟定于1983年11月底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预测理论与技术方法》学术讨论会。交流预测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于实践的研究成果;交流为公元二○○○年的国家、地区或部门的发展战略服务的预测案例的研究经验和体会。推动我国基础未来研究和应用未来研究的发展,提高预测科学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国内外有关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作了预测。如美国“综合长期战略委员会”预测:到20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380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最新完成的分析预测指出:中国的经济实力在2000年和2020年,人均GNP分别为763美元(1980年价格)和1724美元。到2050年,人均GNP可望达到3800美元。我们通过分析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及今后可能的发展速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判断如下: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国预测研究析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丰  陈玉祥 《预测》1991,10(2):1-6
1 80年代我国预测科学的发展历程预测科学在我国是伴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管理科学在我国传播、应用和发展的先头分支学科之一。自1979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一方面,原来的国家计划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经济规  相似文献   

6.
2021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恢复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文章系统分析和预测了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预计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将呈波浪形下降趋势。基于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学、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情景分析等,为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构建了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在对2021年中国全年经济发展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对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作出了预测: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将基本恢复正常,全年增速为5.5%左右。文章基于经济形势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科学有序防疫,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进一步提振消费,科学灵活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力     
霍俊 《预测》2003,22(2):1-2
霍俊先生是我国预测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也是《预测》杂志的创始人。长期以来 ,霍俊先生一直致力于我国预测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回想起上个世纪 80年代初 ,霍俊先生牵头具体组织《2 0 0 0年的中国》大型预测研究项目 ,涉及能源、交通、农业、钢铁等 10 0多个行业和部门 ,为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无论从领域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上 ,其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今天我们已经跨入了 2 1世纪 ,当年的许多预测早已变成了现实 ;而今 ,人类历史发展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霍俊先生特将其近期思考的一些问题拟成本文 ,供大家参考讨论。在此 ,我们诚挚地对霍俊先生的这一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也是所有从事预测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贲克平 《学会》2001,(3):6-7
公元2000年,中国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走过整20个年头,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江西省举办研讨会,以对本学科和有关重大生态经济问题的攻关,隆重庆贺生态经济科学在我国诞辰20周年.  相似文献   

9.
预测科学在我国正以迅猛的速向前发展,尤其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要十分重视经济信息和预测,这一决定发表后,更大大地推动了预测工作的发展。近几年来,进行预测研究与预测实践的人数成倍地增长,公开发表的预测文章大量地增加,这是十分令人可喜的现象。与此同时,也向我  相似文献   

10.
李丰  寿志勤 《预测》1994,13(3):49-54
经济景气调查系统研究李丰,寿志勤,许昭明(机械工业部经济运行分析中心230009)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期,经济预测研究是十分困难的。为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者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预测与分析工具,是这一时期预测科学和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到本世纪末要比1980年翻两番。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如何安排钢铁工业的生产和建设?这最好是先对我国1985~2000年钢需求量进行预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上即将走的路,很可能是许多经济上比我国发达的国家已经走过的。因此,本文先分析、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钢消费量变化规律,再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一、钢消费量变化规律钢铁的用途很广,影响钢消费量的多少和增减速度  相似文献   

12.
到公元2000年,中国的农业状况如何? 回答这个问题,应当先对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作一概述,再介绍一下为实现发展目标所需采取的措施、模式和速度,然后才能对公元2000年可能形成的局面作出大体上的预测和描述。当然,对这样一个比较复杂、包含着很多可变因素的题目,只能作些初步的探讨和轮廓的论述。目标 1982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根据这个总的要求,我们认为,到公元2000年,中国农业应该达到如下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G2000048700)”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于2000年立项。项目的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主持单位为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涛博士。先后有21个单位的13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研究,是一次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研究。研究目标:紧紧围绕影响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化问题,解决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中的一系列科学问题,为国家制订西部开发的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就沙漠化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历史过程、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动力学过程及其调控、沙漠化的…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来源于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反过来也 推动科学研究向前发展。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的高 科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各级 政府的重视和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下,我国的 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已 经站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本文仅就 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现代化的困难 及其对策,作一比较全面的论述。        重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数学科学 数学对数、字、形和逻辑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数学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预测管理和生 产中去。数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5.
<正> 科学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已经生存十多个年头了。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政策研究方面的管理科学。我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的研究,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政策下发展起来的。十年改革,国家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四化建设的管理、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认识与管理,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邓小平南巡讲话,对这些问题作了更加肯定的答复。他认为,我国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就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明确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离开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就不能增长得这样快。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是中科院成立的一个非法人研究单元,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等科研与教育机构中预测研究的优势力量联合组成,依托单位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心的宗旨: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预测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央领导和政府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建议和资料;通过解决实际重要预测问题发展出新的预测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做出原创性的重要成果,推动和发展预测科学。中心的定位: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  相似文献   

17.
施发启 《预测》2000,19(3):12-14,5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的关键一年。因此,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倍受国内外关注。本文在分析和预测今年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宏观调控政策建议。1 对2000年经济增长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对于2000年经济的走势,目前社会各界看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2000年经济增长将明显快于1999年,只要宏观措施得当,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8.5%。根据是,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形势将明显好转。第二种…  相似文献   

18.
1987年9月22日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发表了《1994——2015年日本科学技术发展预测报告》。该项研究报告对物质、材料、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情报科学、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十七个领域的1071个研究方向作出了长期预测。这项研究工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德尔菲法。参加这次调查的专家学者达2000余人。  相似文献   

19.
预测,存在于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之中。“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测。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建立在气象预测的基础上的。至于日常生活中的预计、推测等,更是随处可见,但是把预测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建立起一套理论(预测分析)和总结出各种实用方法(预测技术),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它的发展在国外非常迅速。由于预测科学广泛地运用于经济、科技、贸易、管理等各个领域,所以许多国家几乎是集中了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及大批人材,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领导部门、企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开始认识到预测科学对发展技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运用预测科学来指导经济建设。我国医药部门也开始搞了些调研、预测工作。如北京市医药公司,结合生产销售搞了一些市场调研、预测、也收到了一定效果。(见本刊创刊号第23页一编,者)又如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结合我国医疗需要,在调查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材培养教育现况的基础上对今后三年内需要增加医疗器械专业人员的人数作了预测。他们根据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