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健身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活动强度不大,健身活动内容对运动技能和运动场地要求较低,在开放性场地健身活动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工作时间较长,缺少健身时间、健身器材和健身运动指导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健身影响较大。为更好促进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健身活动,需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对公众的开放;开展多样化企业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等。  相似文献   

2.
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调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85%的农民工不参加体育活动。农民工实际上已成为农村和城市都不管、远离体育的庞大群体。受民营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民工个人经济收入较低,劳动时间过长,企业体育设施的缺乏等是制约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以及推进全民健身进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缺失,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余暇时间少与业余生活的单调、体育消费少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场地短缺、体育价值观片面和态度消极等是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7,28(6):37-40
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视农民工体育问题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并提出完善政府职能;关注农民工体育需求特征;延伸全民健身体系覆盖范围;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农民工为例,从身体健康状况、闲暇时间安排、对健身功能的认识、体育参与形式和项目、城市体育融入、体育消费等方面了解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情况,探析了其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厦门市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域分布日趋合理;良好的健身环境推进了城市环境与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基本满足了市民体育健身的需求;各区街道和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宣传,为市民更加深刻地了解、更加科学地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发挥了良好作用;有关法规政策为规范体育设施建设、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社区体育设施数字信息化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为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抽样调查统计等方法,对连云港市居民2007年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居民收入对其参加体育活动有重要影响,群体活动的开展与沿海开放城市形象不吻合,体育指导员缺乏,体育消费意识不强,政府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应大力增强市民健身意识,加大体育设施的经济投入,促进连云港市群众体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贫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出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制度贫困、动机贫困、经济贫困和资源贫困。并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城市权益和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与指导,改善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条件;创新就业制度,加大财力投入,保障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权利;注重人文关怀,熏染体育文化,增强农民工体育健身意识,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体育贫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目前宁波市外来女工体育健身的现状,对影响她们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制约女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外来女工健身意识不强;工作强度大闲暇时间少;外来女工单位领导和社会对女工健身关注度不高;外来女工健身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又缺乏科学健身指导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资金、管理、选址等实施状况与影响因素及效益进行调查。发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资金投入不足、社会筹集资金能力不强;资金到位不同步,引发工程进展缓慢;健身工程管理体系、保障机制不完整,管理制度缺失和不完善;经济收入、余暇时间和观念意识等因素制约健身工程效益的凸显;全省健身工程整体覆盖率不高。建议政府管理部门采取的发展策略: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融资渠道;改善资金到位不同步,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健全健身工程管理体系、完善健身工程管理制度;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引导;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全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