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晔  夏宁 《现代传播》2002,(2):82-87
自90年代开始,世界媒介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是重要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媒介行业也在经历自身的变革,市场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为入口,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重组的种种特征和矛盾.我们发现,媒介市场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现行的媒介行业政策极大地制约了其市场扩张的能力和范围;而地方性的广播电视集团在行政体系限制下很难走出无法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困境.此外,广播电视集团化带来的经济权利的集中,在目前媒介制度环境中,有利于强化宣传管理,但之于应对WTO之后海外大媒介集团的挑战,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2.
王林 《视听纵横》2004,(6):42-45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传媒产业的竞争也走向国际化。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集团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的进程发展很快。在广电传媒集团化经营的背景下,面对广播电视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超级传媒跨国集团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中国的登陆,广播电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媒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不断创新。为顺应集团化运作和市场  相似文献   

3.
试析广播电视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已经列入第三产业,它是服务性质非常明显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正如全国各大报刊行业一样,向着集团化发展。1998年,许多大报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报业集团。相信不久,广播电视的集团或公司也将出现。一个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办报纸办电台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无论如何办台出报,广播电视内部的分配制度,始终是广播电视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好的内部分配制度,是健全现代广播电视经营机制,深化广播电视改革的重要环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  相似文献   

4.
媒体扫描     
推进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必要路径 蔡尚伟撰文说,当前,集团化是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个焦点问题。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必要性是十分明显的:这是当前发展壮大民族媒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急迫需要。今天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无可选择地与世界传播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必须适应国际传播的大趋势。集团化就是国际传播界的大趋势之一。 与世界媒体发展的潮流相比,与国内报业集团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广播电视集团改革推进缓慢,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集团改革,就应当大力加强自上而下的领导,这是当前组建…  相似文献   

5.
任晓润 《视听界》2006,(6):51-53
近几年,关于中国电视媒体的创新论不绝于耳,而引发争论的最大热点似乎是体制的创新。从热热闹闹的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到“集团化”退潮,所催生的研究文章与争鸣可谓多矣。潮涨潮落,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呼唤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强大,忧虑中国广播电视媒体在全球化、数字化传媒竞争中落伍。目前,集团化之争已经在政策强有力的调控下暂告一段落,政策也给予了媒体更为宽松的自我发展壮大的空间。在这一背景下,节目创新体系的建立应当比脱离各家媒体实际、脱离市场规律进行集团化的体制创新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主流电视媒体构…  相似文献   

6.
鄢晨 《新闻爱好者》2002,(12):35-35
2001年年底,中国广播电视电影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集团化进程在经过许多的论证和实践之后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传媒觊觎我国巨大的媒体市场,目前我国广电行业如果再不改变经营策略,将难以与之抗衡;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之中。因此,被称作“广电业的第二次改革”的集团化进程是势在必行了。广电集团的体制改革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运作规律和经验,从而创造出新的运行机制。在此实践过程中,上级主管部…  相似文献   

7.
加快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是我国“十五”期间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重点就是要大胆实践集团化工程。目前,集团化工程已在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逐步启动。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已于去年12月成立。浙江、山东等地的广播电视机构也已迈出了集团化的第一步(无线电视台与有线电视台合并);一些地市级广播电视机构甚至还早于省级广播电视机构(如江苏的无锡市、辽宁的大连市等)进行集团  相似文献   

8.
以积极应对入世为背景的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从提出到具体实施已有数年.国家的宏观构想是:组建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若干个省级广播影视集团,积极向多媒体、多品种、多功能和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大型传媒集团发展,以应对传播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国际传媒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试析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的政府规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心 《新闻界》2007,(2):94-95
政府规制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委员会对特定行业实施的中观和微观干预。①在广播电视产业领域,必须要有媒介的政府规制,这是由广播电视媒介市场的两个主要经济学特征决定的:一、广电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行业属性,它的自然垄断  相似文献   

10.
向志强 《传媒》2006,(7):42-43
自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媒介集团化之风在我国就一直没有减弱过,在短短的十年内,组建了各类媒介集团百余家之多.媒介产业大规模集团化之后,随之而来关注的焦点就是媒介集团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的安排.作为媒介资源重组与整合的工具和手段,媒介组织结构是媒介集团化的前提和基础,对媒介集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媒介产业集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组织结构制度安排的尝试与实践.那么,我国媒介集团组织结构的制度安排效果如何?怎样才能更适合我国媒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克秋 《新闻前哨》2003,(10):42-43,78
报业集团化经营,是在媒介产业化和市场化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方面,媒体资源的相对集中和集团架构下各事业部专门化分工,为集团广告中心的整合营销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集团对广告和媒体经营成果的综合考核,往往形成集团内部的利益权衡。作为利润构成的第一要素,广告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目前已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但为什么广播电视的改革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集团化只是一种市场经济的竞争手段甚或是目的吗?显然不是,它有着更深远的现实意义。本就是从一个业界人士还不太注目的角度,从国家化安全的视角切入,对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的发展提出了作的看法,认为维护国家化安全应是广播电视集团发展的最终目标,由此对广播电视集团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卫星、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资本跨国流动的频繁,世界传媒集团化、传播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促进了世界传媒业的大发展。组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集团是我国顺应国际传媒发展趋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优化内部结构而采取的重大举措。1999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2000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集团。2001年,我国最大的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此外,上海、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四川、重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广电系统正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改革。其标志就是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部分省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这种集团化的进程,证明了中国广播电视业已经将广播电视作为传媒产业来经营。面对这种形势,江西省广电局制定了“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政策。为县级广播电视产业加入集团做了最好的承诺。笔者认为,在这种集团化的环境下,县级广播电视应该抓住时机,积极构建广播电视产业的三大强势。一、实行县乡联网,加快发展有线电视用户。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县级广播电视有了长足发展。县…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看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安全要求我国广播电视改革走集团化之路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集团化是其重要趋向。中国管理高层也曾下文,要求各省级广播电视集团尽快组建。中国广电业的这一举措当然有着多种原因,但对全球化环境下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国家文化安全,是作为主权国家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异文化的冲击下所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机制。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在早期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就存在于被殖民国家,不过当时对一个国家来说更重要的当然是主权的安全。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原来的…  相似文献   

16.
现在正处于世纪之交。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嘀哒作响的倒计时钟声已清晰可闻。上万人的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正在向21世纪迈进。对世纪的广播电视传媒及其主持人将是什么样子的?主持人应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挑战?本文即是笔者为此而作的粗浅的前瞻性思考。节目制作社会化──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对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传播将实现数字化,并纳入信息高速公路。经济的全球化和集团化,将推动传播业的全球化和集团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1世纪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将以高科技为先导,以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世界四大传媒集团之一的贝塔斯曼终止其在中国地区的图书零售业务.对中国传媒市场政策的不适应、对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缺乏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地理的"水土不服",是贝塔斯曼败走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传媒集团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的兴衰为中国媒介集团日后征战海外市场提供了警示与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李岚 《新闻界》2002,(1):56-58
2001年12月7日,中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成立。这个拥有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国家级广电媒体的大型传媒“航空母舰”的出现,使中国传媒集团化的进程达到高潮。目前,除了已经宣布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浙江无线、有线、教育三家省级电视台统一合并的浙江电视台、山东广电集团、上海文广集团、北京广电集团以外,广东、江苏等有一定实力的地区,也将组建广播电视集团。中国广播电视业集团化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版行业的市场化,在最近几年的明显表征是集团化。实际上,市场化是与集团化相伴而生的,其结果之一是:建国以来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出版业版图逐渐被改写,一方面教育类的出版机构和在京的行业类出版机构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各地的出版集团也纷纷涌现。这是两种不同的市场取向。  相似文献   

20.
常砚溪 《新闻窗》2011,(1):73-7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纸质媒介为了与影像媒介争夺市场争夺受众,已经开始体验市场竞争的残酷。在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具有比电视媒介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我国的报业很早就开始从市场、产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首先,我围报业已经开始形成了规模化、制度化和集团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